倍可親

舌尖上的日本有托兒更有可口零食

作者:風雨人生路  於 2014-6-20 16: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不久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央視播出,引起了一波熱潮。在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上有不少國外網民對該片點了dislike(不喜歡),原因竟然是「吃不到」。中國網民在流著口水看美食的時候,不忘吐槽世界村裡的其他國家。有網民認真貼圖分析,《舌尖上的英國》:土豆魚塊,全劇終。《舌尖上的美國》:麥當勞套餐,全劇終。《舌尖上的日本》:生魚片,全劇終。

姑且不論英美,位於東亞的日本其實也是個很「好吃」的國家。電視上的美食節目輪番轟炸,一有報道說哪裡有新店開張,味道不錯,大家就蜂擁而至。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就刻意製造噱頭,花錢僱人當「托兒」。曾經有報道說,有個日本老頭就是個專業的「托兒」,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店裡,時不時的誇讚一下菜品,讓路過的顧客感覺這家店「有人氣」。或者站在店門口排隊,說也奇怪,這老頭在店門口一站,就會有人陸陸續續跟著排隊。就這樣炒火了好幾家店。這些「托兒」工資可不低,比西裝革履拎著公文包上班的白領收入還高。當然這碗飯也不是隨便就能吃的,除了練就一張「老饕」般的可信賴的臉以外,還得身體好,因為有時候在店裡一坐就是一天,還得始終精神抖擻不打瞌睡。更重要的是,必須要挑一個說的過去的店,別人吃了也說好,免得砸了自己的招牌,得不償失。

先不提生魚片、壽司等傳統的日本料理。說說日本糕點零食。日本傳統糕點稱作「和果子」。以甜香糯軟、精緻可口為特色。種類繁多,比如年糕、小饅頭、米粉糰子、大福、最中、羊羹、鯛魚燒、落雁、金平糖、小煎餅等等。京都產的和果子最負盛名,聖護院的八橋,鶴屋的柚餅都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八橋曾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獲得了銀獎,是一種糯米作成的麵皮加肉桂烤制的脆餅。還有一種紅豆生八橋,就是不烤的八橋,又軟又糯,加入紅豆餡做成三角餅狀。也有包成橢圓形的,糯米層較厚,叫做八橋饅頭。傳統和果子很甜,單咬一口大概會驚呼甜掉了牙。可是想一想,約上三五友人,靜坐在櫻花樹下,捧著素雅淡麗的茶杯,再配上微苦的抹茶,這和果子的甜就不再膩人,而是甜進心裡去了。和果子一般保質期很短,最好在當地、當時品嘗。

奶油烘烤點心成了現代和果子的一大類型。日本總會把所有的東西都做出「日式感覺」,延續和果子的傳統,依然精緻可口,「秀色可餐」。「東京香蕉」並不是香蕉,而是類似瑞士卷一樣的點心,黃皮蛋糕外殼,奶油內心,做成香蕉的形狀。咬一口,鬆軟酥甜,吃了還想吃,根本停不下來。個頭小,一口一個,不知不覺就能吃掉一盒。「八光堂菠蘿包」,每天到下午就賣的精光。放在冷櫃里,保持菠蘿包外殼的硬挺,內里奶油不化。買的時候,售貨員都會問你「什麼時候吃」,你要是帶走超過半小時以後吃,就在包裝盒裡放一點保冷的材料,保證你吃的時候還能體會到甜潤香滑的口感。

就算是外國點心,也有日本特色。雀巢的七巧餅乾,到了日本就有了「抹茶味」,韓國樂天的咬棒,到了日本就有了「櫻花芯」,連星巴克在日本都出了「櫻花杯」。日本俳句里講究「季語」,和果子也有「季節限定」。如今正是「櫻花季」,日本各地都根據本地櫻花開放時間擺出了「櫻花限定果子」。鯛魚燒有了櫻花色,壽司有了櫻花捲,連貓狗糧都出了專用櫻花餅乾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3: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