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廣東新聞廢「粵」改「普」-------公權力再度介入語言

作者:奧之細道  於 2014-7-13 09: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35評論

關鍵詞:廣東電視台, 廣東新聞, 廣州話, 粵語, 上街

 「掉哪媽,又嚟搞過?」四年前,觸發粵港民眾聯手上街抗爭的廢粵語行動悄悄再現。多年來以廣州話播出的廣東電視台新聞頻道「正點報道」,上月底突然改為普通話播報,原主播大換班。傳從91日起,該台新聞頻道所有欄目將全部改普通話播出。當局對此次廢粵行動不作任何預先公告。事件令廣東觀眾網民大感愕然,批評當局「溫水煮青蛙」,最終消滅粵語!有網民譏稱:「是不是習近平怕聽到 '習總變 '雜種'?」

    廣東電視台新聞頻道現有五個欄目,包括《正點報道》、《新聞最前線》、《廣東早晨》、《查娛飯後》及《新聞故事》;其中前兩者為廣州話播出,尤其《正點報道》為頻道主打,從早上9時至下午5時逢正點播出半小時,自創辦以來一直用廣州話。

   事情勾起我對四年前有關粵語存廢之爭的回憶。

   201075日,廣州市政協開會,常委會提交的一份提案,引發了粵語存廢之爭與保衛粵語的行動。

    這份提案把廣州電視道或新聞頻道改以普通話為基本播音用道,或在其道和新聞頻道的主段中用普通播出

    提案一出,炎熱的廣州頓時象炸開了鍋,廣州市政員韓當天即微博稱:告急!嶺南文化垂危!!短短几個小條微博便有上千條評論和數千條轉載

    79日,當地媒體再添一把火,以《同聲同氣祖孫倆鴨講為題報道了廣州越秀區信南路小學一事,述了老廣州祖孫語言不通、新廣州人想學粵而無境的經歷

   711日下午與712日下午,一批廣州本土「80來到市中心人民公園,以方式歌,不少中老年觀眾也跟著唱起來,曲畢,「80青年掌相廣州「80青年擔憂本土文化的失落,成為粵語保衛戰一道斑斕

   711日晚8,南方電視今日最新置投票真的岌岌可危不到半小,五千多眾投票

   廣州電視台在市政協建議出台后,連續幾天在主要段新連續道並稱:一出,就受到不少市民的疑,得在一定程度上扼了廣州方言和嶺南文化的延廣州電視台主播王燕連發微博:一種言代表一種文化,是廣州人都要撐粵

   儘管廣州市政協一再回應解釋,說明提案是建道和主要道的主要段改普通播音,如中午12至下午2、晚上710。並不是要一刀切地取消粵播音,只是想增加普通播音但群情依然激奮,不依不饒,語淪的呼聲沸沸揚揚。不僅廣州人存亡高度敏感,甚至很多外地人也加入到保的行

    論還波及整個粵港澳地區,以及粵移民多的加拿大和澳大利等地。其波及范之廣,度之高,用市政一位官:幾乎超以往任何一次建或者提案。

   一些著名人士也為「保衛粵語」的行動推波助瀾。如著名媒體人陳揚發表微博稱:語淪陷。廣州TV將出天坑!被消失的方言後面必定是被弱化的文化。大家在用遙控器投票之前先用鼠投票,也敬生活在廣州的外地籍廣州新街坊投票。唇亡寒!今天可能被移走的是廣州人的母,明天您的母也不會平安。《新周刊》行主封新城在微博沒有方言的城市是可恥的。條微博成了轉發率最高的評論之一。主持人阿丘:不會方言的當代人是應該的。衛視著名主持人楊錦麟也在微博:「不可思,下一步會不會也取消粵?作文化大省,道就知道這樣釜底抽薪?」中國工程院院士南山亦表言,更涉及廣文化、廣人喜怒哀的感情,我不成用普通取而代之。

   廣州市政提案委副主任可光萬萬沒有想到,因為這份建,他會成網友人肉搜索的象,被冠以碎粵神的稱號。

   正如陳揚所說:「唇亡寒!今天可能被移走的是廣州人的母,明天您的母也不會平安」。粵之爭已超出廣州和廣,引上海等方言區等地其方言境的討論7月底,《人民日》文化版也開《關注大城市說話專欄,探式微的古老方言何去何從

   語言首先是附著於地域,有其地域性狀即自然物化之空、地理形、物質標志的。作為語言的地域變種的方言(dialect)是內側的,它是和人們所屬的地域社會有著更緊密連帶感的語言。而國家標準語(standard  language)是外側的,它是國家權力直接地、有意識地介入的產物。這裡的癥結就在於,在語言特別是方言的問題上,公權力應該在多大的程度上介入,應該介入到什麼範圍,該不該干預和引領,在中央集權的計劃經濟變為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地域經濟愈來愈顯示其主導的地位,地方共同體的語言的威信(prestige)也愈來愈得到提高的現階段,用公權力來主宰或引導地域方言的流向,顯然是失當的。

   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有著九大方言及幾十個少數民族語言的大國,語言的多樣性,提倡各種語言文化之間的平等,是十分重要的。語言是地域的,是資源的,還是權利的,護語言的自然生,保持言的生平衡也是綠色保護的重要方面。語言環境宜越來越寬鬆而不是越來越收緊。

  廣東新聞廢「粵」改「普」,也看出執政者的腦袋裡,還是"語言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的陳年定式,這未免令人十分失望。更何況,語言選擇的權利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公權力的干涉和介入,從根本上說是對人權的無視。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1

拍磚
3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5 個評論)

回復 卿心依舊溫柔 2014-7-13 10:58
身為廣東人,我跟孩子們,跟家人,都一律講中文(普通話)。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3 11:29
卿心依舊溫柔: 身為廣東人,我跟孩子們,跟家人,都一律講中文(普通話)。
我到廣州和香港時都用粵語,磕磕巴巴的也能通呢.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4-7-13 12:43
我不懂粵語,但我喜歡聽粵語的流行歌曲。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3 12:54
sissycampbell: 我不懂粵語,但我喜歡聽粵語的流行歌曲。
粵劇特好聽,悠揚纏綿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4-7-13 12:56
奧之細道: 粵劇特好聽,悠揚纏綿
我也喜歡有字幕的越劇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3 12:59
sissycampbell: 我也喜歡有字幕的越劇    
你老家的越劇也很好聽的,未成曲調先有情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4-7-13 13:11
奧之細道: 你老家的越劇也很好聽的,未成曲調先有情
是,當年我老媽最喜歡越劇和評彈。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3 13:17
評彈音樂源於江南的絲竹調,唱詞更是了得。當年馬如飛的《珍珠塔》講陳采娥見方卿時下樓梯,下七節樓梯能講七天
回復 黃笑吾 2014-7-13 13:43
中國該消滅方言了, 是愚昧的產物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3 13:58
黃笑吾: 中國該消滅方言了, 是愚昧的產物
是啊,執政者也這麼想
回復 nn1111 2014-7-13 14:39
黃笑吾: 中國該消滅方言了, 是愚昧的產物
連點基本常識都沒有
回復 亦云 2014-7-13 20:32
粵語 比 英語 都難懂
早年在中科院野外試驗站遇到一批來自香港的大學生觀光團 粵語我不懂 普通話香港學生不懂 最後 唯有 英語 才可以跟他們交流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3 20:43
亦云: 粵語 比 英語 都難懂
早年在中科院野外試驗站遇到一批來自香港的大學生觀光團 粵語我不懂 普通話香港學生不懂 最後 唯有 英語 才可以跟他們交流
差不多是這樣,我在東京留學時打工的店裡有一香港女生,我們也是用日語交談來著
回復 Serena2015 2014-7-13 21:57
方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以開放心態學習方言有百利而無一害。國語、粵語可以並存而非必定互斥。我是廣東人,因為從少學習,所以國語、英語亦相當流利。粵語源於中原,保存了很多在普通話已失傳的古代用字和發音,曾引起我對中文古文的興趣(我是理工科的)。曾經在眾多員工的跨國公司任職,我的語言能力,對我的工作幫助很大,經常同時以兩、三種語言主持同一個工作會議。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3 22:06
Serena2015: 方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以開放心態學習方言有百利而無一害。國語、粵語可以並存而非必定互斥。我是廣東人,因為從少學習,所以國語、英語亦相當流利。粵語源於中原
多謝點評。在現今結構日趨複合、多層的地域社會中,共同體的多語言的使用和個體的多語言使用以及人們從單一母語的脫出,是正在發生著的必然趨勢。
回復 irongeek 2014-7-13 23:07
粵語是最後的堡壘,獨立王國。
其他地區都是方言和國語并行。
回復 南昌羅漢 2014-7-14 01:23
終於拿起了斬殺地方方言文化的屠刀!我早料到會有這麼一天,「防民甚於防川」,但是我們都沒有想到他們會「防民口甚於防川」。這是身為21世紀的中國人的悲哀。
回復 安良 2014-7-14 03:31
每方每水每鎮每村都有不同方言,網噴大都有自己祖族方言,為何只針對廣東?你看星光大道,還別地方方言贊頂,這些反粵網噴是否有雙重標準及地域歧視,況粵語大量考證乃古漢語遺下而普通話反是清入關后的雜配種漢滿語,這些反粵語網噴,你們的父母有幾許能操「純正」普通話?
在反越戰爭前普通話「還」是不太普遍,起碼,革命領袖及開國元帥大將們有那一個能說現時所流行的「普通話」?如今地域歧視太過了
回復 奧之細道 2014-7-14 07:08
irongeek: 粵語是最後的堡壘,獨立王國。
其他地區都是方言和國語并行。
粵語是幾大方言中最為強勢的方言,90年代中期開始的「南語北上」、「第二次北伐」,把普通話都整成了弱勢語言。
回復 黃笑吾 2014-7-14 08:33
nn1111: 連點基本常識都沒有
  
12下一頁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23 06: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