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廣為流傳的9常委名單中,常委數量由七變九,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又俠入常,似乎符合張又俠獨領軍權,威風八面的現實,給人很大的迷惑。但仔細看來,此名單明顯是習派的一廂情願,不可能被元老派與軍方接受。首先看一下名單如下:
習近平 中央軍委主席,國家主席。
丁薛祥 總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
陳吉寧 國務院總理。
李強 改任全國人大委員長。
蔡奇 政協主席。
尹力 書記處書記、中辦主任。
張國清 中央紀委書記。
張又俠 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入常。
袁家軍 常務副總理。
為什麼說這個名單是習派的一廂情願呢?
首先,此種組合習近平不但未被消弱,而且更加有利。
習近平讓出總書記,仍留在常委會,丁薛祥任總書記,可以看出習近平的權力未受損傷,把總書記交給自己的心腹丁薛祥,等於和以前一樣,黨政軍一把抓,丁薛祥登上總書記寶座,雖是虛位,但畢竟是一把手,而且把自己被塞進了軍委會,成了軍委副主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無人可比,更加死心塌地地跟隨老習干大事。習變個戲法,毫毛未少一個,還多了一個軍內幫手,在軍委與軍頭博弈,更加有利,高興的睡覺都得樂醒了。
第二,趙、王、李三人離開,一點都不可惜。
趙樂際 、王滬寧 、李希三人本來就是雜牌軍,只不過甘做奴才,暫時使用。俗話說「三條腿的蟬難找,兩條腿的奴才有的是」,這三個人退下,絲毫不受影響,陳吉寧、尹力、張國清、袁家軍都是習近平提拔、受恩深重的人,而且都有把柄在手裡攥著,不怕他們不聽招呼。所慮者,只剩下一個軍頭張又俠。
第三,讓老軍頭張又俠入常,就像把烈馬套上籠頭,八對一,
而且經常議政,所議之事都是老軍頭不熟悉的政務瑣事,老軍頭不在行,年歲又大,開會時間一長,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這就給了老習做手腳的機會,到時大家一起上,七嘴八舌,連懵帶唬,不怕他不蒙圈上當。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把老軍頭廢去武功,回家歇著,重新奪得主動權。
這種組合明面上找一些年輕面孔變陣年輕化,明著尊重老軍頭,但其實質卻是請君入甕的毒計,人海戰術消耗之,使張又俠身體和能力都吃不消,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對常委位置開始厭煩,萌生退意。總之這個組合對習來講是太滿意了,胡溫和軍頭們要是得到這麼個結果,也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白鬧騰一場。當然,胡溫老軍頭不可能接受這個結果,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所以我說老習一廂情願,就是這個緣故。
老軍頭不是一般人,絕不會上當同意這個組合;而且他也不會去入常。因為對一般人入常,升為正國級,威風八面,祖墳冒煙,但對張又俠來講,不會有絲毫吸引力。大將軍指揮千軍萬馬,掌握舉國軍事力量,隨時可以興兵討伐,挾天子以令諸侯,改變國家體制,一言定邦,不可能屈尊處理政務瑣事;區區一個宰相之位,怎能看得上眼?所以,任何常委組合名單,都不應包括張上將大名;如果包括了,那就一定是假的組閣名單。
最近偶爾發現一個油管新人,賬戶名稱【山河東夫——中共倒台的預言者見證者」】。他透露了另一個9常委名單,有些意思,如下:
汪洋 總書記
胡春華 總理
韓正 人大委員長
劉源 中紀委書記
劉鶴 全國政協主席
李強 書記處書記
蔡奇 中央政法委書記
張國清 中辦主任
陳敏爾 國務院常務副總理
首先,汪洋做總書記,我覺得並不妥。
他是江派暗樁,這一點頗犯忌。劉源、張又俠以國家大義、皇室正統自居,江垂簾聽政時期壓制這些人,貪腐治軍治國,掏空國庫,並將紅二代之中的佼佼者薄熙來判刑入獄。對此紅二代痛心疾首。而汪洋靠諂媚江家外戚升遷,且同時在薄案中甘當馬前卒,落井下石,所以紅二代中對汪洋嗤之以鼻者頗多。當然汪洋本人心思靈動,最能察言觀色,擇主而侍,紅二大敵當前,急需用人,在胡溫撮合下,化敵為友,舉賢不避仇,也是可能的。
第二,最重要一點
前邊說過,當前中共急需解決江澤民遺留的歷史問題,改變江習以來貪腐治國,罔顧下層人民死活的荒唐政策,肅清其流毒,給改革開放正名。劉源當年就是在江系軍委圍剿下不得已解甲歸田,因而鬱結在胸,國讎家恨,一旦大權在手,定要殄滅江氏滿門。所以劉源當中紀委書記,必然用這把刀對付江家和江系元老大員,掀起真正的反腐風暴,在解決政治問題的同時,為國家財政收繳如山財富,取之於賊,用之於民,用之于軍。與此同時,將十幾年黨政軍反腐運動中的冤假錯案,一一甄別,予以平反,
第三,韓正是上海幫的無害分子,形象周正,良心未泯
留下韓正,把王滬寧、丁薛祥這些佞臣趕回家,安撫一下上海幫廣大幹部,在對江家下手之前,也算對上海幫公示,廣大上海的幹部是好的,中央的矛頭指向腐敗頭目,極少數禍國殃民的首惡分子。
第四,劉鶴出山,而且升任常委,憑的是紅二代身份
經濟專家,與習近平只是工作關係。最關鍵是美國人對他印象好,提拔他,對中美關係有利。
第五,我覺得李強、蔡奇的留任,
特別是都擔任重要職務,一個管媒體,一個管政法,似乎依然大權在握,令人有些擔心。對這一點有些疑問。
第六,張國清僅以中辦主任入常,似乎單薄一些
除了蔡奇以外,以前沒有先例。這個人雖然軍工出身,但與江綿恆沒有關係,不像馬興瑞、袁家軍等都曾陪太子讀書,受過江家恩惠,比較清白。只因清華出來,被陳希羅織,與習並無太深關係。因此張國慶入常,沒什麼太多好說的。
第七,陳敏爾入常
據說他反戈一擊,臨陣投向反習陣營,因而被特意提拔,以表鼓勵,繳槍不殺,優待俘虜,立功者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