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張又俠戰略布局:拱衛首都 合圍東部戰區

作者:法道濟  於 2025-7-5 03: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近來中共高層政局撲朔迷離,各種傳言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難辨真假。儘管中共領導體制前途未卜,但有一點顯而易見:自2024年中以來,習近平鮮少參與軍隊活動,與軍方漸行漸遠。自去年三中全會後,各大戰區頻繁調動,苗華、何衛東相繼落馬,出身福建31集團軍的幾乎所有高級將領均被免職。原七人中央軍委現僅剩張又俠、劉振立、張升民三人在位,其餘皆已「消失」。顯然,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已掌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指揮權,這是不爭的事實。他通過人事布局和以陸軍為主導的治軍方略,形成了以「陸軍為王」為核心的掌軍路線圖,顛覆了傳統的政工治軍模式,重塑了軍隊權力結構。

    一、紅二代掌軍:張又俠的獨特地位

    張又俠是軍中唯一握有實權的紅二代,其戰場出身和職業軍人履歷賦予他極高的威信。與依賴政治關係的劉源、劉亞洲等紅二代將領不同,張又俠從基層連排長做起,歷經對越自衛反擊戰等實戰考驗,逐步晉陞至瀋陽軍區司令員。他在14集團軍40師119團團長任上,率部攻克老山,戰功卓著,積累了深厚的軍中威望。江澤民時期,紅二代多被安排在科研或虛職崗位,難以染指野戰部隊,而張又俠憑藉真刀真槍的資歷打破這一限制,成為軍改后唯一掌控陸軍主力的紅二代。他的崛起標誌著軍隊權力向職業軍人傾斜,這種戰場淬鍊的背景使他深受職業軍官的忠誠擁戴,為其「陸軍為王」的掌軍路線奠定了基礎。

    二、軍權鏈條與陸軍為王:通過陸軍司令掌控戰區

    張又俠的掌軍路線以陸軍為核心,依託習近平軍改后「陸軍平時管訓,戰區戰時主戰」的原則,通過陸軍司令部直接掌控各戰區的主戰力量,形成從陸軍總部到戰區的陸軍鏈條,顛覆了鄧小平、江澤民及習近平時期依賴政工體系和總政治部掌控軍權的傳統模式。他以職業軍人為主體,培植親信將領,構建了覆蓋北部、中部、南部戰區的權力網路,確立了「陸軍為王」的治軍特色。

    1. 陸軍司令李橋銘:掌軍主脈的核心

    在習近平軍改框架下,和平時期陸軍軍權由陸軍部與戰區共同管理,陸軍負責部隊訓練與管理,戰區則側重戰時指揮。身為張又俠的親信,李橋銘擔任陸軍司令,成為張又俠掌控陸軍軍權的樞紐。李橋銘與張又俠淵源深厚,可能早在老山戰役相識,接手張又俠在瀋陽軍區的「子弟兵」,以愛兵如子的作風贏得軍心。作為陸軍司令,李橋銘直接負責全國陸軍部隊的訓練與管理,主導訓練改革和戰備提升,確保張又俠的戰略意圖貫穿陸軍體系。

    通過李橋銘,張又俠將陸軍總部的影響力延伸至各戰區的主戰力量。2024年戰區換將之初,習近平親信、陸軍政委秦樹桐傳出被捕消息。秦樹桐與李橋銘關係緊張,互相拆台,張又俠藉機出手,顯示他支持李橋銘,聯手清除異己,鞏固陸軍部的核心權力,確保陸軍司令成為其掌軍主脈的支點。

    2. 親信將領卡位:覆蓋三大戰區

    張又俠通過李橋銘,協調陸軍總部與戰區的關係,將親信安插在北部、中部、南部戰區的關鍵崗位,形成從陸軍到戰區的陸軍鏈條。這些將領多與其在14集團軍或16集團軍共事,忠誠度極高,共同構築了張又俠的軍中根基,包括:

    吳亞男:南部戰區司令,出身16集團軍,長期在瀋陽軍區與張又俠共事。2025年7月,他從聯總副參謀長調任南部戰區司令,取代習近平嫡系王秀斌,標誌著張又俠通過陸軍鏈條掌控南部戰區的主戰力量。

    黃銘:北部戰區司令,曾任16集團軍機械化師師長,在張又俠麾下成長,歷任41集團軍、81集團軍軍長。2025年7月從中部戰區司令調任北部戰區,接替被邊緣化的王強,進一步強化陸軍在北部戰區的支配地位。

    徐德清:中部戰區政委,14集團軍出身,與張又俠師出同門。目前中部戰區司令空缺,徐德清抓總,掌控北京周邊戰略要地,成為張又俠陸軍鏈條的重要節點。

    鄭旋:北部戰區政委,曾在14集團軍和13集團軍任職,與張又俠履歷高度重合,確保北部戰區政委與司令在陸軍戰略上的協同。

    此外,中央警衛局局長周洪許也是張又俠的親信。兩人同出14集團軍40師,周洪許曾擔任該師炮團團長,是軍事業務的尖子,深得張又俠賞識。在張又俠的提攜下,周洪許晉陞中央警衛局局長,掌管中南海安全的重要職責。近期有傳聞稱周洪許已升任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若屬實,則進一步鞏固了張又俠對軍委核心機構的掌控。

    三、三大戰區拱衛中央 合圍東部戰區

    2025年7月底至8月初,張又俠通過一系列戰區主官調整,精準布局親信,徹底掌控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戰區,一舉奠定軍中主導地位,成為真正的強權鐵腕大佬。他不僅安插嫡系吳亞男、黃銘、徐德清執掌戰區帥印,還成功解除習近平親信王秀斌和王強的兵權,形成拱衛中央、對東部戰區戰略合圍的總體戰略態勢。

    1. 三大戰區親信布局

    張又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調整戰區主官,確保陸軍鏈條覆蓋戰略要地:

    南部戰區:吳亞男上將從聯總副參謀長調任南部戰區司令,取代習近平嫡系王秀斌。吳亞男出身原瀋陽軍區16集團軍裝甲師長,長期在張又俠麾下效力。他上任后肩負平息南海衝突、緩和與美軍事緊張的重任。原司令王秀斌與海軍司令(兼南海艦隊司令)李鵬程挑起黃岩島衝突,引發美國海軍重返亞太的戰略壓力。吳亞男到任后迅速南下,抓捕李鵬程,收縮軍力,展開與美方的談判,親赴檀香山美國海軍總部,成功穩定劍拔弩張的南海局勢,實現了張又俠緩和與美軍事衝突的戰略部署。

    北部戰區:黃銘上將從中部戰區司令調任北部戰區司令,接替習近平空降的空軍上將王強。黃銘曾任16集團軍主力師長,在張又俠指導下成長,戰功顯赫。當前,俄烏戰爭吃緊,俄羅斯與朝鮮動作頻頻,東北邊境局勢緊張。張又俠換掉與陸軍將領不合的空軍將領王強,派悍將黃銘坐鎮北部戰區,為潛在的軍事摩擦甚至戰爭做準備,凸顯其對東北戰略的重視。

    中部戰區:中部戰區司令空缺,張又俠令親信徐德清上將暫時執掌帥印。徐德清出身14集團軍,與張又俠師出同門,忠誠度毋庸置疑。他掌控北京周邊戰略要地,確保張又俠對首都防務的絕對控制。

    2. 戰略合圍東部戰區

    通過上述調整,北部戰區(黃銘、鄭旋)、中部戰區(徐德清)、南部戰區(吳亞男)均由張又俠親信掌控。這三大戰區涵蓋八個重裝集團軍,戰車、裝甲車、坦克等達數十萬輛,占絕對優勢的海空力量,其兵力近百萬之眾,形成對習近平親信林向陽統領的東部戰區的戰略合圍。東部戰區一直由習近平的福建親信將領把控,是對台作戰的前線,擁有三個裝備精良的集團軍,兵力超三十萬。但在張又俠的部署下,其北、西、南三面均受到北部、中部、南部戰區的擠壓,局限於東南一隅,戰略空間狹窄。若林向陽欲起兵進京勤王,將被三大戰區合力圍堵,不能取道湖北河南從中路進京,也無法突破山東、河北等重兵布防,進入京畿要地,成功希望渺茫。因此,在重壓之下,林向陽不敢輕舉妄動。張又俠以鐵腕手段和嚴密部署,確保軍中主導地位無人能撼,最大程度消弭了內戰風險。出於對林向陽在東部戰區威望和習近平支持的顧慮,張又俠暫未直接對其採取行動,顯示其謹慎的戰略考量。

    四、張又俠整肅軍隊,野戰軍接管首都防務

    2025年夏季以來,中共軍隊內部持續傳出大規模清洗消息。據傳,多達九十名將領被抓捕,上將落馬殆盡后,中將和少將也未能倖免。火箭軍政委徐西盛、海軍司令胡中明等高級將領接連「消失」,被指與清除苗華餘毒有關。與此同時,南部戰區政委王文權、空軍司令喬相記等人相繼落馬,南部戰區現已完全由吳亞男掌控,消除了南海不穩定因素。近日更有消息稱,原中央警衛局局長周洪許被任命為中央軍委辦公廳主任,顯示張又俠已全面掌控軍隊高層關鍵職位,其地位不可動搖。從近期視頻和報道來看,北京街頭頻現軍人站崗巡邏,甚至出現軍車封鎖路口和街道的場景。2025年6月6日,海外時評人士援引俄羅斯對外情報局簡報稱,張又俠已下令封鎖北京,親自帶隊持槍巡防,象徵軍隊已接管首都城防,全面掌控北京局勢。據悉,張又俠的野戰軍團已將北京重重包圍,原中央警衛局、特勤局、武警及公安特警等武裝力量均已被軍隊接管。

    五、結語:張又俠鐵腕崛起

    張又俠以紅二代身份和職業軍人背景,通過「陸軍為王」的治軍方略,構建了一條以陸軍司令李橋銘為核心、覆蓋北部、中部、南部三大戰區的陸軍鏈條,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政工治軍模式。他的掌軍路線圖以精準的人事布局和鐵腕整肅為核心,通過安插親信吳亞男、黃銘、徐德清、鄭旋掌控三大戰區,解除習近平嫡系王秀斌、王強、秦樹桐等人的兵權,並以強大軍事力量為依託,牢牢控制首都局勢。2025年夏季的大規模軍內清洗和北京的嚴密軍事封鎖,進一步彰顯張又俠對軍隊和首都的絕對掌控。他通過陸軍大兵團拱衛中央的部署,不僅消弭了東部戰區林向陽的潛在威脅,也向黨內和外界宣示了軍方的主導地位。在習近平與軍隊疏離、軍委主席職務名存實亡的背景下,張又俠的掌軍路線圖已重塑軍隊權力結構,成為中共政局中無可撼動的強權核心。然而,台海、南海等地緣壓力和黨內博弈的暗流,仍為其路線圖的未來增添變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03: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