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輿論預測中共政局發展,往往不顧現實,追求離奇效果,以吸引眼球、提高點擊率為原則,結果嚴重偏離現實。其根本問題在於忽視中共統治主線,脫離既有的人事軌道,忽略鄧江胡習幾代領導人的法統線索。最近海外流傳的幾個中共接班人的預測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到底什麼是中共法統正軌?我認為它是中共各代領導人的人事脈絡,其中蘊含統一的潛規則。鄧江胡習各代領導人一脈相承,每位領導人都繼承了前人的衣缽。但後續接班人通常不會來自前任的相同派系。例如,江系產生了習派,而習派不太可能將政權再交還江系繼承人。此外,每一代領導人確立的接班人,通常源於其自身派系,除非出現特殊情況被打斷,如胡耀邦、趙紫陽等中途去世者除外,一般情況下,現任領導人的選擇接班人的意願都得到充分尊重。中共歷代領導人都重視這一法統秩序,遵守潛規則。因此,以此來衡量最近流行的四中全會接班人選方案,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
胡春華接班:復辟團派的空想
胡春華接班,接任總書記和軍委主席的猜想最為牽強。因為團派作為政治派系早已不復存在,胡春華無論在個人魅力、政績,還是政治根基和影響力等方面,均不具備接任下屆領導人的資格和能力。團派在江澤民時代被邊緣化,早已喪失威信,影響力降為零,這在中共黨內已廣為人知。儘管胡錦濤團派形象清新親民,但其政治影響力喪失,派系瓦解已成定局。這個問題海外輿論都很熟悉,不多贅述。
推測團派胡春華接班的傳言可能源於某些海外華人媒體,其目的是利用人們對團派的同情和好感,打擊江系殘餘和曾慶紅勢力,擾亂大外宣視線,試圖影響中共政局,實現自己的政治訴求。但根據上述中共接班的法統規則,胡春華接班被視為胡錦濤團派的復辟。其可行性暫且不論,這種設想本身就違反法統,現實中不可能發生,其虛假性顯而易見。
丁薛祥、陳吉寧雙接班:複雜的傳言
第二種猜想是丁薛祥、陳吉寧雙接班的傳言。此說法背景複雜,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丁薛祥橫跨江系和習近平兩大勢力,具有雙重身份。在二十大習近平連任成功后,丁薛祥進入常委,擔任第一副總理,但其政治上遭到『之江新軍』和『閩江舊部』等習近平鐵杆親信的大肆攻擊。這種攻擊的基礎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也就是說,丁薛祥即使再忠於習近平,功勞再大,也難以被習近平心腹派系接受。他始終是外人,江系標籤難以抹去,始終被視為政治異己分子。
從政治現實看,如果曾慶紅、張又俠一再推舉丁薛祥接班,必將引發習近平親信的恐慌和反對。蔡奇、李強、黃坤明、王小洪、何立峰等人手握重權,即使曾慶紅、張又俠掌握軍隊,面對習氏高層的頑強抵抗,也會遭遇極大阻力。況且曾慶紅、張又俠與丁薛祥並無特殊關係,沒有必要全力支持他。與其推舉江系候選人,不如順勢在習近平的圈子裡尋找人選,更為容易和順利。
從中共接班人的法統規則衡量,丁薛祥上位打斷了習近平接班統緒,也違反政治慣例,不會被黨內接受。再說江澤民在世時影響力巨大,但其身後,黨內普遍視其為腐敗問題的根源。在其執政時期,貪腐盛行,財富外流,200萬億美元的民脂民膏被轉移國外,國民經濟被掏空,最終導致習時代國事衰敗。對此,普通民眾可能不甚明了,仍將江澤民視為救世主,但在黨員幹部中,江的本質早已被看透。江派重新掌權難以獲得黨內共識,推行必將引發強烈反對,導致更大危機。
陳吉寧接班:不成熟的設想
第三種猜想是陳吉寧接班。這種安排同樣不成熟。從正規渠道得到的信息顯示,陳吉寧政治上有兩方面特點。其一,他在蔡奇手下擔任五年北京市長,蔡奇對其作風和為人應有深入了解。二十大上,陳吉寧被任命為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表明蔡奇欣賞陳吉寧的俯首帖耳,於是他通過了蔡奇的長期考驗,成為排名在習李蔡之後的接班人選。其二,他形象肉頭肉腦,憨態可掬,馴服懦弱,書生氣質明顯,與胡錦濤相似,是理想的傀儡後備人選。
前一段時間,李顯龍到上海與陳吉寧見面,不排除習近平當初推出陳吉寧作為第一領導人接班候選,希望各派接受。但此舉必將遭到黨內強烈反對。首先反對的可能正是二號人物李強。作為總理,黨內僅次於習近平的領導人,李強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成績無人可比,突然被陳吉寧截胡,廢長立幼,必然表達強烈不滿。對此,習近平可能也覺得對不起李強。同時,陳吉寧政績平平,默默無聞,其上位不僅會引發習身邊親信的不滿,其他元老及外圍勢力也會表達反對,習近平可能面臨強大阻力。
習近平推出陳吉寧的本意,是想將其作為傀儡,在蔡奇監督下充當前台木偶,自己退居幕後,效仿江澤民的垂簾聽政,繼續行使權力。但江澤民的垂簾聽政以軍權為依託,而習近平目前軍權旁落,手中無兵,再搞垂簾聽政恐難實現。同時,陳吉寧能否上位,習近平一人無法決定,還需曾慶紅、元老及軍方的同意。若他們反對,陳吉寧接班的設想難以實現。
結論:李強接班的可能性
根據中共法統潛規則,結合當前局勢,上述接班預測均存在問題。若習近平選擇退位,唯一可行方案是將權力交給李強,或讓陳吉寧擔任總理,組成新一代領導班子。這種搭配可能性最大,既能延續習派統治,又能平衡各派政治勢力,最大程度符合中共接班規則。
李強為人溫和,沒有強烈的極端政治傾向,尤其在經濟管理方面頗有建樹。他繼承江氏抓科技龍頭、科技治國的理念,鼓勵扶持阿里巴巴,保護馬雲,引進特斯拉先進工廠,併發揮浙商和浙江科技優勢,開發出Deepseek人工智慧系統,受到國際關注,支撐了習近平經濟半邊天。這些經濟成就遠超其他政治人物,其地位不可動搖。李強接班,不僅習近平,曾慶紅、張又俠及其他元老也無異議,黨內各派也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