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關於中國政治傳言,只要涉及胡溫,例如說胡錦濤還在掌權,和溫家寶聯手對抗習近平,張又俠也是聽其指揮等等,我一律把這種傳聞列為海外大V編造的政治故事而加以忽略。我一直認為,胡錦濤是個心理不健全的人,其性格出奇的軟弱,受多大的委屈,也是打落牙和血吞,逆來順受,幾乎不知反抗為何物。很明顯其成長缺少家庭溫暖,心理發育不正常,帶有自閉症、孤獨症傾向,民間說法就是「三腳踹不出一個屁」。當年鄧小平指定他接班,是看中了他軟弱可欺的性格特點,特意把他交給江澤民,作為傀儡備用,當作老江垂簾聽政的工具。這是三十年前的事,到現在絕大多數人仍然認為鄧隔代指定胡是一種為國舉賢的行為,絕少有人識破這其中鄧江兩人的包藏禍心。胡錦濤按照老百姓的看法,是個好人,私心不重,樂於助人。但官場不管這些,胡錦濤的這些弱點,恰恰被執政者的充分利用,正好成了實現政治野心的墊腳石。胡錦濤的傀儡悲慘噩夢從此開始。
鄧小平不愧能預知未來20年的發展。江澤民精心編織了一張垂簾聽政的大網,利用九龍治水,七個常委牽制住胡溫,使政令不出中南海,疲於奔命,一事無成,十年胡溫,江把胡錦濤玩弄於股掌之上,直到2012年習近平接班。在這一年,18大召開之前的9月份,江澤民採取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江出示了令計劃與徐才厚的密談記錄(徐才厚告密),等於公布了令計劃「篡黨奪權」的證據,從而迫使胡錦濤停職反省,其三大心腹秘書令計劃、陳世炬、吳志銘被調離發配,胡錦濤則被軟禁在中南海,失去了人身自由。江澤民幕後主導,中共召開了18大,把習近平扶上馬,派王岐山主掌反腐大權。胡溫時代徹底終結。
江澤民的政變,其目的在於摧毀胡錦濤的政治威望,消除其第四代領導人的參政資格,從此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和第五代領導人直接對話,直接交接,忽略了胡錦濤這個過渡人物;把本是第四代向第五代領導人交接,變成了第三代與第五代的移交權力,第四代胡錦濤的存在都被否定,使得政治檯面上,只剩江、習二人,其他人或者被拿下,或者被強大的反腐聲勢嚇住,被剝奪發言權,從此上不得檯面。江澤民的一系列老辣手段,不但省去了極多麻煩,也消除了任何政治風險,為習近平快速上位鋪平了道路。
郭文貴爆料中經常提到胡錦濤,說他們夫婦根本不敢在屋子裡說話,怕有竊聽器,有什麼話到戶外去說,盡量壓低聲音,不被人偷聽。胡錦濤在極其壓抑的氣氛中苟活,眨眼間胡溫下台十年了,習近平主導20大,有求於胡錦濤支持他連任。由於不愉快過去了許多年,當年迫害他的江澤民已經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習近平需借胡「背書」,所以對胡態度一度轉為恭敬,胡錦濤逐漸消除芥蒂,與習近平敞開了心扉,採取了合作的態度,配合習近平的連任動作。
不想習近平大奸似忠,在江曾的幫助下連任基本已成定局,已經不需要胡錦濤的幫忙了。為了解除江派對自己親近胡錦濤的疑慮,也為了找個對象立威,顯示自己的強硬手腕,於是就把矛頭對準了昔日的政壇傀儡胡錦濤。一改以往遵禮有加的假象,在大庭廣眾之下突然翻臉,喝令把胡錦濤趕出會議大廳。在眾目睽睽之下,已經八十多歲,滿頭白髮的胡錦濤被人架離了會場,承受著如此奇恥大辱,眼睛里充滿了驚恐絕望的目光。習近平就此完美詮釋了中國自古以來的政治信條: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對失敗者要無情打擊,簡而言之就是痛打落水狗。
試想,胡錦濤最先懊悔的,恐怕就是二十大前配合習近平的一系列政治亮相。他以為苦盡甘來、翻身有望,於是解除防備,毫無保留地配合對方,結果卻落入了精心布設的政治陷阱。在身敗名裂十年之後,再遭橫禍,徹底跌入深淵,成了全國人民面前的政治小丑。在這種情況下,胡錦濤必然陷入深深的自責;尤其不能原諒自己一再誤判形勢,沒有意識到自己終生難逃傀儡,政治囚徒的身份,不能察覺對方的險惡用心,結果再次受騙上當,自取其辱;這樣的打擊下,胡錦濤恐怕連活著都會感覺了無生趣,還會有從政意願嗎?
退一萬步講, 即便他還有一點東山再起的念頭,可他的政治威信早被摧毀,儘管值得同情,但沒人願意成為他的手下。他已是廢人,政治上被判死刑,毫無復活可能。誰願意跟著一個廢人從政?沒有追隨者,說話沒人聽,還談什麼東山再起?誰還會買他的賬?
那些仍幻想胡錦濤活躍在政治一線的海外自媒體,不妨設身處地想一想:以他的處境,還有可能繼續參與高層政治?習近平一旦出手,冷酷無情的他還能把魔掌再縮回去嗎?會讓胡行動自由,出入享受應有的政治待遇?肯定是嚴加控制,形同軟禁,出門會客都得有人盯著。所以我的觀點很清楚:凡是炒作胡錦濤復出的,都是閱歷淺薄、不諳世事的政治門外漢。
這次擔任中組部部長的石泰峰,根本不可能是團派。我認為他是曾慶紅的暗樁,就是因為曾慶紅作為江澤民人事主管,雄才大略,有識人之明。他從1999到2002年,任職中組部部長三年時間,培養提拔並儲存了大批幹部。如趙樂際、王滬寧、韓正、陳文清、石泰峰、陳全國、王勇,老一些的吳官正、張德江、劉雲山、張高麗、孟建柱、黃奇帆、郭聲琨、等等。這些人都有著沉穩、政治定力強的特點。石泰峰在2001年被提拔為中央黨校副校長,正是在曾慶紅任職中央組織部長期間的事。
中組部長在中共體制內舉足輕重,是實現黨管幹部的關鍵一環。一般來講,正省部級的許可權在總書記,中組部部長做不了主;但是副省部級的提拔和調配,其命運基本上由組織部長掌控。根據中央黨校的情況,在石泰峰擔任副校長前後,三任校長先後由胡錦濤、曾慶紅、習近平擔任。石的提拔,應該是胡錦濤提議,由曾慶紅以組織部長身份負責搞定,這也就是為什麼坊間熱議的歷史,胡錦濤去江蘇泰州祭祖,當時任江蘇省長的石泰峰親自前去陪同問候,可見他與胡錦濤還是有一點淵源。但官場講究派系,追根尋源,曾慶紅的身份和政治魅力所決定,石泰峰應該以中組部部長的曾慶紅作為自己的派系宗主,而不是地位軟弱的胡錦濤,儘管胡的德行令人肅然起敬。至於後來的習近平,基本上作為下屬恭恭敬敬,做好自己的工作,給習近平留下一個好印象,僅此而已。後來的晉陞,與其說是習近平的提拔,不如說是曾慶紅特意的長遠安排更為恰當。
還有人說石泰峰做江蘇省長時,李強是省委書記,有此淵源,認為石泰峰是李強的人。這個有點勉強。因為石泰峰在李強手下做省長,只當了一年,便被吳政隆取代,調走寧夏。按照這種情況推斷,幹了很短時間就被迅速調走,常常意味著不合拍,說穿了就是李強對石泰峰的省長不滿意,因此才換人。其後吳政隆跟著李強到了國務院,擔任秘書長,說明二人水乳交融,配合默契,這也為當年石泰峰因李強的不滿意而遠走寧夏,提供了證據,可見石李二人的芥蒂不是空穴來風。說個題外話,從此可以推測,如果李強要接班,組織部長應該找個李強認可的人;現在由石泰峰接手,李強就與人事大權相對隔絕,側面說明李強接班還很遙遠。
至於曾慶紅推舉石泰峰的目的,無非是大變在即,用一個穩當可靠的圓熟老吏,去理清習近平執政十幾年,留下的派系林立的混亂官場。計有之江新軍、閩江舊部、陝西幫、山東幫、航天系、清華棒、後宮派系、江派餘孽等等。如果習近平在位,能夠控制自如,令各幫派互相爭鬥,彼此牽制,但亂中有序,都忠於習幫主,對統治有利。但如習總退位,新主上台,面對各幫派林立的局面,一定會感覺威脅,尾大不掉,進而必定把清理派系,清除異己作為頭等大事。這就是為什麼元老派非得找這麼一個早已應該退休的老傢伙來當組織部長的主要考慮。石泰峰肩負重要使命,既要消除山頭,打散小團伙,又要平衡派系關係,穩定大局,避免引起反彈,以達成上峰的目標。歷史上類似情況並非首次,例如當年六四后,鄧小平把默默無聞的,即將退休的山東省紀委書記張全景任命為中組部長一樣,為的是越是大亂之後,越要抓住人事這個根本,調配幹部,賞罰分明,安定人心,安全度過危險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