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進入8月份以來從中國媒體上消失,各方紛紛猜測其動向的情況下,海內外日益瘋狂的炒作,傳言其生病、被政變甚至已死亡;目前最流行的說法,是說習近平可能被迫辭職,由丁薛祥接任總書記,張又俠出任中央軍委主席,韓正任國家主席等等。很明顯,這個新班子名單排除了習近平的之江新軍和閩江舊部的李強和蔡奇,把丁薛祥視為接替習近平,擔任中共第一人的當然人選。丁薛祥有何德能,他是個什麼背景和情況?
2002年,中共十六大后,江澤民雖然卸任黨內職務,但通過垂簾聽政繼續對中共政局施加深遠影響。此時,江繫上海幫成為中共權力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丁薛祥在上海的政治生涯也因此受到了江系勢力的直接提攜和扶持。
在這個時期,丁薛祥不僅在上海市的黨政系統內不斷升遷,還通過與江系核心人物的聯繫,逐漸獲得了更廣泛的政治資源。他在上海市委辦公廳的工作使他與上海幫的重要成員密切合作,進一步鞏固了其在江系中的地位。丁薛祥的職位逐漸上升,2006年,丁薛祥成為上海市委副秘書長,輔佐當時因陳良宇被抓,暫時任代理市委書記的韓正。在習近平2007年調任上海市委書記時,丁薛祥作為市委副秘書長,為習近平提供了關鍵的支持和良好服務,獲得了習近平的好感。最終在2013年調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兼總書記辦公室主任。
江澤民的戰略布局與丁薛祥的角色
丁薛祥的政治生涯自始至終帶有鮮明的江繫上海幫色彩,然而他最終成為習近平的重要幕僚,這種轉變的背景和過程值得深入探討。這一過程不僅反映了他個人的政治智慧,也揭示了江澤民與習近平之間複雜的權力博弈。
習近平掌權之初,雖然名義上是最高領導人,但實際上他和前任胡錦濤一樣,在許多方面受到江澤民的鉗制。在江澤民通過垂簾聽政控制政局的情況下,習近平無法完全自主決定身邊人的安排。丁薛祥的進入中南海,就帶有江系勢力的深刻烙印。這一時期,江澤民通過對中共高層的布局,使習近平必須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進行妥協,這也影響了習近平對身邊人選的決定。
在習近平2013年上台之初,被江澤民派到習近平身邊,任中辦副主任兼總書記辦公室主任,顯然是江澤民精心安排的一部分,這一安排不僅是江澤民對習近平的監控措施,也顯示了江澤民對丁薛祥的信任。並將丁薛祥安排在習近平身邊,以保持對新領導層的控制。這一舉動顯示了江澤民對習近平的權力布局的精心安排。江澤民通過丁薛祥確保了對習近平的影響力,防止出現令計劃式的「家賊」問題,確保習近平的決策不會被外部力量干擾,同時防止福建浙江的「外鄉人」包圍習近平。
中央辦公廳主任一直是中共高層中的關鍵職位,丁薛祥的崛起和未來的角色與這一職位息息相關。在習近平之前的胡錦濤時代,中央辦公廳主任的職位由胡錦濤的親信令計劃擔任。令計劃為胡錦濤死心塌地服務,尤其是在胡執政後期,幫助胡錦濤策劃擺脫江澤民控制的政治步驟。因此,令計劃被江澤民視為眼中釘。最終,在中共十八大之前,江澤民成功將令計劃趕出中辦。此後江澤民一直認為在用人上,最大的失誤之一就是重用了令計劃,這使他對中辦主任這一職位格外重視。丁薛祥在習近平身邊工作的目的之一,也是為未來接掌這一關鍵職位做好準備。果然,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上,丁薛祥接替栗戰書,正式出任中央辦公廳主任,完成了從江繫上海幫「卧底」到中共大管家的轉變。
從江派卧底到核心幕僚
習近平在完成第一任期后,已經對中共的權力結構有了深刻理解。江澤民對習近平的「扶上馬送一程」進入了最後階段,通過幾年的了解與磨合,雙方實現了江習一體的政治融合,這種角色轉變也反映了中共權力結構的複雜性和高層政治的不可預測性。
與此同時,丁薛祥進入習近平核心圈之後,逐步在習近平身邊積累了極高的信任度和影響力,他的政治靈活性和對江派勢力的深刻了解,使他能夠在中共高層權力鬥爭中遊刃有餘,成為習近平的重要助手和核心幕僚,逐漸淡化了江澤民的「卧底」色彩。
20大以後的因派系問題被邊緣化
在習近平的權力逐步穩固的過程中,丁薛祥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他不僅在黨務工作中扮演了核心角色,還在重大決策中為習近平提供了重要支持。然而,丁薛祥的背景始終是江系,這一背景在習近平最終掌握中共最高權力后,逐漸成為了負面因素,影響了他在中共高層中的位置和作用。
在中共二十大之後,習近平建立了自己的權力王國,奠定了以之江新軍和閩江舊部為基礎的權力架構。丁薛祥的角色從表面上的親信,逐漸轉變為一個身居高位但缺少實權的尷尬境地。雖然丁薛祥升任常委,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這看似是升職,但實際上卻是明升暗降。在這個過程中,丁薛祥面臨著習近平親信李強的壓制,並逐漸被邊緣化。儘管他在常委中繼續擔任要職,但他在權力爭奪和內部排擠中處境艱難,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丁薛祥的政治生涯展現了中共權力鬥爭中的複雜性。從江繫上海幫的成員到習近平的核心幕僚,他的經歷反映了江澤民對習近平早期的深遠影響,也揭示了中共內部派系鬥爭的深刻邏輯。在習近平完成第一任期后,儘管丁薛祥順利進入常委,但面臨的權力挑戰和邊緣化問題也顯示了中共高層權力結構的複雜與微妙。
結語
當前北戴河會議期間,關於習近平可能被元老政敵圍攻的消息不斷傳出,甚至有流言稱丁薛祥可能被推舉為總書記,取代習近平的位置。儘管這些流言尚未得到證實,但丁薛祥作為曾經的江派代表,具有改革開放的背景和相對年輕的年齡,使得他在接班人討論中成為一個重要的候選人。丁薛祥在中共高層中的特殊角色和背景,確實使得他成為這一討論中的重要選項。這些傳言反映了當前政治局勢的複雜性和變動性,也提示我們對中共內部權力結構的持續關注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