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以來,所有王朝開國時官民比都很低,財政壓力小,百姓安居樂業;然而,好景不長,幾十年後機構膨脹數倍,政府不得不加緊收刮百姓,國力日漸衰退。這究竟是何原因?
1.開國時機構簡潔是因為:大一統王朝的建立,必然是在局部獲得優勢,並積累力量。這個局部在全國的分量通常在三分之一以下(全國僅存兩個勢力的情況,也難以超過50%)。故而,即使原來的官民比很高,統一之初的比值也會大幅降低(只會從戰敗方招募少量官員),從而大幅降低政府財政負擔。
2.機構不斷膨脹的根源在於:
2.1.因統一大幅降低官民比的同時,同樣(近似)多的官員管理的土地和人口成倍增加,官員的負擔加重,各級政府有擴張編製的內在要求,這使得低官民比的優勢逐漸減弱。
2.2.任何一個能夠一統全國的勢力,必然建立極具誘惑的激賞制度(通俗說就是封官許願),全國統一后,是該還願的時候了,這導致政府官員數量大幅上升。
3.機構膨脹速度的影響因素:
3.1.激賞制度設計合理性。一個偉大的設計者,不只考慮到當前的收益,也會權衡將來的負擔。比如設計時就規定好終止激賞的條件,避免將來出現紛爭尾大不掉。
3.2.中央權力的集中度。所有的制度都具有慣性,一種激賞制度大規模實施后,必然形成得利集團,中央權力越分散,這個集團對中央決策的綁架能力越強。如果權力集中於一人,其可以審時度勢,在適當時候重新設計激賞制度;反之,權力由數人、數十人掌握,則得利集團可以收買部分人,任何重新設計制度的企圖都難以施行。以此觀察歐美的福利制度,其成功改革的難度有多大,不可估量(議會的權力是高度分散的)。
4.政府的壽命與機構膨脹的速度關聯度很高,官民比過高,稅負重,民不聊生,則必然天下大亂。
5.共產黨政府機構膨脹的因果律:
5.1.九十年前的因:當中共成立之時,條件艱苦,為了收住幹部的心,建立起以子女工作包分配為核心的激賞制度,另一方面也有以家人為人質之嫌。這一制度可使幹部集中心思搞革命,又避免前線幹部投敵(是否殺過投敵幹部家屬,只有文件全面解密后才知道)。
5.2.結下的果:①.建國初,以解放區的幹部數量統治全國人民,官民比不可能太高,但工作負擔加重使得官員數量迅速擴充;②.激賞制度繼續有效,官員子女一律包分配,官員普遍有幾個子女,每經過一代人,官員數量增加二倍以上,還有退休官員的支出,社會負擔大幅提升,雖然中央搞過多次機構精簡,卻從沒任何效果;③.由於中央權力分散,自毛澤東、鄧小平后,無人有能力重新設計制度,雖然公務員已經實現了國考,但實際效果差強人意,官二代不斷湧現,政府無力控制,至於太子黨,則根本不敢限制其權力。
6.國民黨也有類似的激賞制度,如默認官員拉關係解決子女問題等。但效果不同:
6.1.官員得花費相當多的精力去辦私事,用在公事上的時間就少了,效果遠沒有共產黨的組織包干好。
6.2.結果方面,由於沒有得到法律的認可,在政府穩定后,在民意支持下可隨時收回這些權力,得利集團不敢明著干預政府決策。即此制度具有臨時性。
全書下載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961590.html或http://pan.baidu.com/s/1sjjPfFf
國外分享地址:http://www.slideshare.net/clouda2013/ss-31813872(要登錄賬號才能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