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東西方的文化差異,中國和西方社會的政權基礎完全不同。
契約精神在歐美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順位繼承人的原因,君主獲得他國統治權的例子非常多,比如英格蘭對蘇格蘭的統治,這在中國人的眼裡是絕對無法想象的。但不論歐美還是中國,只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違規者照樣能得到政權,但這不是常態化的。
相反,中國的政權基礎一直建立在力量之上,歷代皇帝在離任前必須為繼承人建立一個強大的支持力量,否則其它皇子要反,大臣也可能奪權。「槍杆子里出政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中國文化的真實寫照。依照契約繼承權力之事從未有之,也不可能短期改變。這並不說明哪種文化更好,只是各有偏好,中國人喜歡把事情做實了,連意外都不許發生,所以追求的是最根本的東西——力量(《權力之源》)。
基於文化的差異,要想保證國家政權的穩定,僅僅依靠憲法是無法保證政權的代際傳承的,一支穩定、可靠、強大的支持力量是中國政權的必然基礎,台灣政黨(大陸更是如此)輪替時大量提拔將領給下任使絆子亦如是。實際上,台灣的民主制度並不穩固,只是在外部秩序(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環境)的壓迫下不得不接受而已,但大陸受外部秩序束縛小得多,民主制度將非常不穩定。「三權分立」看起來很美,但是不屬於中國!
註:其實在秦統一中國以前,中國社會也是非常重視契約的,所以才能實行分封制度。可是春秋戰國時代,數百年的戰爭,讓人們看到契約的不可靠,從而奠定了實力的絕對重要性,長期戰爭的記憶是無法抹去的,中國人不可能再回到那個時代了。東晉王朝借鑒曹魏的滅亡搞分封制度,但人心早變,終致八王之亂,禍害無數生靈。西方人能繼續走下去,是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因分封發生大規模戰爭,是歷史鑄就了中西方的分歧。
全書下載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961590.html或http://pan.baidu.com/s/1sjjPfFf
國外分享地址:http://www.slideshare.net/clouda2013/ss-31813872(要登錄賬號才能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