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雖然我這裡談的是一個華人社區,但是也就是華人文化中通病。即是鐮刀黨的參透全世界的基本路數,也構成了他們的社會基礎。 他們嚷著「為華裔」,其實質就是極左派分裂美國的身份政治,變形的DEI。實質就是對抗MAGA。 華人的最大利益就是MAGA。
老錢:誰能代表華人?(三) (2/4/25,發於2/8/25)
但是,我就堅持一句話,給我看Meeting Minutes。如果仍然不給我Meeting minutes,我只能再繼續發聲。不能眼睜睜讓這麼大的一個華人社區,隨隨便便地就被人「代表」了去。
從這兩篇公開發表的報導可以看出,把大家用討論成立「華人大會」的名義召集起來,宣揚了他們的綱領,計劃和主張以後,讓大家自由漫談。但是,沒有進行認真討論,更沒有表決的民主過程。
然後就最後來一句: 「。。。館長熱情洋溢地就華人社區組織建設和發展方向的諸多議題做了歸納,分享了自己多年探索的可行性族群組織模式併發起在亞城華人社區聯合實踐的倡議,得到與會代表一致的認同和支持」。
這就是有意模糊聯誼大會和社區大事決策討論表決的區別。根本就不想徵求社區的意見,但是又要打著華人社區的旗號。把他們幾個人的決定,包裝成為「得到與會代表一致的認同和支持」。就這一句話,就夢裡懵懂地把「成立華人大會」變成為一個社區的討論一致同意的結論。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多少人認真讀過這兩個報道和理解其中的綱領,更不說讀過那個烏托邦似的,揚揚撒撒,是是而非的,長篇大論的《族群經濟人制度》。。。
就這樣,根本沒有討論,更不會辯論,也沒有表決過程。讓這些出席聯歡大會的各界「社會賢達名流」在不知不覺中,被他們幾個人就「代表」了。
而且,他們已經去註冊好了。有朋友將SOS網站的截圖送給了我。見下圖。
(圖1,已經註冊了)
由於華人社區的習慣,沒有人會來較真。過後,也沒有多少人會認真去讀那些報導。明白的人氣憤不平,但是也不願意出頭得罪人。在這個「團長群」里,有一位女士僅僅是就此提出疑問,立刻就被踢出去了。於是,這個社區就被他們代表去了。
下一步就是2/15的「慶祝酒會」了。
久而久之就變成理所當然了。
其實,這就叫「瞞天過海」,就是「盜用社區民意」。
下一次,再有那個州要提案什麼「禁止敵對國公民或實體。。。」什麼的,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打著「喬治亞華人大會」旗號,以維護「華人權益」理由,和這個「族裔政治經濟體」的名義去反對抗議遊行了。
再來說說這個報道里說到的,也是本文一開始提到的「團長群」,即「亞城社團團長微信群」。
其實,早在2015年,華人支持Jay Lin競選JC市議員的時侯,因為很多社區組織都積極參與了。為了更有效率,我就發起了一個「聯席會議群」。。。後來JayLin競選成功了后,也就不了了之了。我太清楚「華人社區」了。
當前的這個「團長群」是後來又組織的吧;並有約定,每三個月輪換了一次群主。。。最後被一個人霸住數年不放手。。。又是一地雞毛。。。我也淡出這個江湖多年了。Who cares。
無論叫什麼,「團長群」,「大法官」群,「籌備組」。。。whatever。有關整個華人社區的事務,這個「團長群」有bylaw嗎?再簡單點,既然要進行這樣宏大的「開啟社區共建的歷史新進程!」,最起碼也得要有meeting minutes。有民主平等透明的討論和表決吧。
正如報道里說的,「。。。先生致開幕詞,並宣布即日起將亞城社團團長微信群群主交給青青生態園董事長,Fan』s會館館長f先生」。。。
所以,這個「群主」的「大位」又「轉交」到了當前的「f先生」;也就是我這位朋友手裡了。
我又要問了,這些會議,「權力轉移」,有民主討論,有投票嗎?有meeting minutes嗎?
沒有投票表決,就是「私相授受」吧。
其實,如上說的,這個所謂的「團長群」里,有多少民主平等呢?這個新任「群主」,我的朋友也是聽不得一點不同聲音。他自己說的:「Li在群里質疑,這個組織為什麼註冊?」,立刻就將她踢出去了。我要是在裡面,也早就被踢出了。
這也是我們「羅剎海」里過來的人的通病。我也能想象得出,「團長群」里其他「團長」們的不滿。我身在行外都能感覺到。我也在其他群被踢過。
這個群里主要的「團長」們,都是代表亞城重要的華人組織團體。每一個組織都是認認真真地按照「Robert』s Rules of Order」建立了Bylaw和理事會的。而且我是參與過其中幾個的。怎麼到了這個華人社區要「譜寫歷史」的偉大時刻,就看不到民主表決的過程和記錄了呢?
所以每次通電話,我都要堅持,「給我看meeting minutes」。這麼偉大的「開啟社區歷史新進程」的社區公共事務,誰都可以提出這個要求。我等著答應給的meeting minutes。我每要,每答應。但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不!樓梯都沒有響過,儘管答應得很爽快。
其實,這就一套虛構民意,控制民意,玩弄民意的「瞞天過海」的統治術,我太熟悉了。
只要看看核心人物經常去彼岸出席慶祝,「滿懷激情,眼含熱淚」,回來還要到處炫耀。。。每到各種各樣的「生日大典」,就要在社交平台上大肆慶祝。。。在這樣被封為「僑領」的領導下,就是來控制海外華人社區,怎麼可能大撒把,真讓這個華人社區來真的呢。
我就是一句話,請立刻拿出meeting minutes,證明你們每一步都是公開,民主,平等,透明的。。。
我不放心這個老朋友,他固然有他的問題,我更警惕的是他背後的力量。我更怕他被人當槍耍了。其實,我一直想找機會和他促膝長談,勸勸他。
在這個社區,我沒有一個私仇。個人相處,讓別人不悅了,我寧可不管對錯地道歉相讓,不傷朋友。但是在公共利益上重大原則上,我就不能退讓了,不得已只好得罪了。 我寧可用文字完整充分表達。從來不喜歡在網上辯論去爭個輸贏,何況是手機上方寸之地。因為,爭論不可能說服對方的。除非坐到一起,平心靜氣地,言無不盡地,促膝長談。
所以每次在電話結束時,我都會表達:朋友之間可以政見截然不同。十五六年的朋友了,只要你願意,我們仍然是朋友。他說,沒問題。回頭請你喝酒。我欣然應之。
我們每次都這樣結束。希望保持君子之交,和而不同。
(且聽下回4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