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二十四回(8) 稍縱即逝的機會

作者:裴殷裴殷  於 2020-4-30 19: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西遊漫注連播|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第二十四回(8) 稍縱即逝的機會

 

(8)稍縱即逝的機會

清風明月兩個小傢伙,師父真真切切的叮囑了他們兩個,防著唐師父的三個徒弟。這兩個小傢伙,也親眼見到那三個嘴臉凶頑、性情粗糙,也知道應當提防他們三個,而且也的確在孫悟空他們三個走開了的當兒,審慎確認了唐三藏的身份,才取了人蔘果獻上的。
可是他那道房,與那廚房緊緊的間壁,這邊悄悄的言語,那邊即便聽見。兩個小道童,在這裡不知道呆了幾百年了,竟然會不知道他們跟三藏說話、他們自個兒言語,在隔壁的廚房聽不見?理論上,是不存在他們不知道的可能。如果連這點智商都沒有,別說做神仙,做俗人都算低級的了。
可是這不合理的事情的確就發生了。似乎就是為了讓隔壁那廂的長耳朵聽見一樣,八戒正在廚房裡做飯,先前聽見說,取金擊子,拿丹盤,他已在心;又聽見他說,唐僧不認得是人蔘果,即拿在房裡自吃,八戒這嘴巴里忍不住口水嘩嘩的。八戒這反映,讓我想起來《貓和老鼠》中一個場景,湯姆貓故意在老鼠洞前表演吃棒棒糖,一點一點的拉呀、舔呀,饞得那小老鼠站在邊上,跟著湯姆貓同時在那裡咂吧嘴、流口水……
然後八戒就再也沒心思燒火煮飯了,一遍又一遍的跑到屋子門口去瞧猴哥,他這一輩子,再也沒有今天這一刻如此的熱盼那該死的孫猴子了。等到一瞧見孫悟空牽馬回來,八戒就急翹翹的亂揮手招呼孫悟空。然後,有趣的對話就開始了。先是孫悟空戳著豬八戒的腦殼滔滔不絕的指指點點,到得最後,是八戒戳著悟空的腦殼滔滔不絕的指指點點,並且孫悟空也生平頭一遭,對這獃子如此的順溜,只顧一個勁兒的點頭稱是:「我曉得,我曉得。」為了一個吃字,八戒和悟空空前的一致起來。
本來么,悟空和八戒都是喜歡吃的。嘴巴饞這方面,本來就悟空比八戒更厲害,悟空就是在天上吃出來的名堂、吃出來的禍殃。悟空就像進自家後院摘果子一樣的,就跑人家後院去了。取了之後,由於不懂取人蔘果的方法,敲落了一隻果子,就被大地給收去了。於是當時孫悟空就急眼了,認為是這裡的土地神跟自己搶呢。
他就捻著訣,念一口「唵」字咒,拘得那花園土地前來,對行者施禮道:「大聖,呼喚小神,有何吩咐?」然後孫悟空,就對土地神,語重心長的、動之以情的、曉之以理的、耐心細緻的、講解他做賊的倫理道德,行者道:「你不知老孫是蓋天下有名的賊頭。我當年偷蟠桃、盜御酒、竊靈丹,也不曾有人敢與我分用;怎麼今日偷他一個果子,你就抽了我的頭分去了!這果子是樹上結的,空中過鳥也該有分,老孫就吃他一個,有何大害?怎麼剛打下來,你就撈了去?」
看見沒,這修行了這麼多年的孫大聖,就為了一隻從來沒見過的果子,就完全失去了一個修行人的體面,又回到五六百年前在蟠桃園的思想境界……
唐三藏不知道修行正果的機要,誤會兩個童子獻吃嬰兒,該得的至寶被棄如蔽履。八戒不知果子摘了就應該儘快吃,誤會兩個童子貪吃。悟空不知道果子敲落就不能落地,誤會土地神偷吃。悟空八戒沙僧不知至寶的吃法,結果吃了也白吃。這些都說明了,修行機遇的難遇與難得。
這個窘境,正是修行人幾乎天天都會遇到的感受。出現一種狀態、感受、或遇見一件事情,不知道如何把握,對於不符合自己觀念的,管他是對是錯,一概的排斥,卻不懂得去問詢、更不懂得去靜靜的觀察與深究下去。或者就像孫悟空他們那樣,以凡俗人心去對待高境界的事情,以凡俗人的手段去對待修鍊的收穫,結果是有了非凡的大能,也完全不會運用,不懂得如何運用,抱著金飯碗四處討飯去了,還整天埋怨師父沒給自己能力。
修行人,每當往前走一層境界,都有很多新出現的事物,看上去,跟之前遇到的沒有任何分別,可是裡面卻是全新的。當你抱著舊有的認識去認識他的時候,那真的就以為是舊有的了。所以,很多人固步自封,就是這樣子造成的。當然,修行中還有很多應該永久堅持的,而就連這些,時日久了,你再跟過去對比起來,裡面也天差地別、別有洞天。

https://xymz-mp3.net/media/hb.html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1: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