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6)
驢唇對馬嘴
(6)驢唇對馬嘴
且說三藏師徒來到人家地盤。三藏離鞍下馬,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庄觀洞天。」看到這幾個字,三藏馬上判斷出來,這裡真箇是一座觀宇。是呀,這麼大的字兒,當然能馬上判斷出來。看到了是同行家,老豬和老沙都哼哼唧唧的表示欣慰。唯獨咱們的猴哥,心裡有點彆扭,僅僅對八戒要求進去人家裡的提議表示贊同。
走著走著,來到人家大門口又見那二門上有一對春聯: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看到這對聯如此海口,猴哥一向耐性缺缺,馬上就忍不住了,行者笑道:「這道士說大話唬人。我老孫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時,在那太上老君門首,也不曾見有此話說。」
為什麼悟空這麼不平衡?尤其是後面遇到兩個道童說的大話,把孫悟空的氣管兒簡直給沖爆了。因為猴哥家裡的門牌上也同樣是標著洞天福地的標誌的。他家標牌上寫的是「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但是以猴哥高貴的出身、英明的遠見、神武的表現,當初也沒能搞懂怎麼才能做到長生不老、與天同壽。後來飄洋過海的四處尋法,直到遇到了菩提祖師,才算獲得長生的秘要,但是,還因為沒有人身給老天爺給留了個罩門,最終在佛祖的手心裡,被壓下五行山,然後還要繼續修行,才能奔上真正長生不老的大路。
所以嘛,悟空一瞧見人家也是洞天福地,首先想到的是能跟自己一比高下的怪物,一想到能跟自己比個高低,他心裡就已經有點不忿兒了。然後忽然又看見人家毫不掩飾的堂堂正正的自稱神仙、道人。他當時就感到火大,對方居然沒出場就把自己比下去了!
還有更讓悟空耿耿於懷的。悟空自己也是天生地養的,但是人家的大堂里光明正大的懸掛著「天地」二字。怎麼似乎好像明明就是處處要跟孫悟空攀比一樣……所以他心裡就老大不服氣了。
然而對方的家長、兄弟們都走了個空空蕩蕩,於是孫悟空就抓著兩個小童子的話尾巴兒,狠狠的自我平衡起來,沒羞沒臊的跟兩個毛孩子鬥嘴,並且想藉機擺顯一下自己的正宗身份:「這個臊道童!人也不認得,你在那個面前搗鬼,扯甚麼空心架子!那彌羅宮有誰是太乙天仙?請你這潑牛蹄子去講甚麼!」
要論說正宗,其實大家本來出身都是正宗。要說不正宗,這不修成正果,誰也不再是什麼正宗。關於這個問題,三藏卻是因為內斂慣了,反是最為清醒的。他說:「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了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肉。他師既是不在,攪擾他做甚?你去山門前放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糧,借他鍋灶,做頓飯吃,待臨行,送他幾文柴錢,便罷了。各依執事,讓我在此歇息歇息,飯畢就行。」鷺鷥不吃鷺鷥肉,大家都是沒修成的,不達到最終目的的時候,說什麼你長我短的?爭一時之長短,逞一時口才之強、舌頭之長、就只圖個嘴上過癮,沒啥意思嘛。
因為三藏這一番話說到了點子上,馬上孫悟空就順溜了。然後這清風明月就暗暗的讚歎唐三藏有風範、有涵養。
三藏把三個徒弟擺順溜了,可是他自己卻轉眼又不順溜了。人家清風明月敲了兩個人蔘果來,接在盤中,徑至前殿奉獻道:「唐師父,我五庄觀土僻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為解渴。」聽見了吧,雖然道人家吃肉喝酒也不足為怪,但是人家首先說的很清楚,是按照當地習俗,給三藏兩個素的水果嘗嘗。人家是完全尊重三藏的信仰習慣的。人家首先就聲明清楚,是素的。並且人家在首先的首先,就刻意低調的降低這素果的稀奇程度,啊,我們這窮鄉僻壤,啊,我們這物產貧瘠,啊,我們這土裡土氣,他們不敢讓三藏知道這果子是無價之寶,生怕三藏推託、或者一激動就激動咋呼起來、甚至范進中舉般的失心瘋。
但是,他們的好心和小心,效果很失敗,三藏根本就一個字兒也不相信,三藏只看到那是兩個小孩子,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信人家說的話:這明明是兩個手腳會動的小娃娃,那兩個小道童,看起來童真可愛、沒想到居然讓我吃活小兒!都說老道狠,看來真不是虛傳啊。沒奈何,明月只好如實道來這果的真名:「老師,此物叫做『人蔘果』,吃一個兒不妨。」人家以為,說出人蔘果的大名,這三藏作為一個修行人,應該聽說過,馬上知道這是無價之寶。就算沒聽說過,以一個修行人的悟性,應該聞聽之後渾身一震……聽了他話,三藏果然渾身一震——是給氣得。三藏伸出哆嗦的手指,顫抖著指著明月的鼻子說:「胡說!胡說!他那父母懷胎,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方生下。未及三日,怎麼就把他拿來當果子?」
三藏腦筋的意外故障,看傻了清風,實在是給三藏攪糊了思想,沒奈何只好反反覆復的喃喃的說:「實是樹上結的,實是樹上結的,……」清風的老實話,被三藏看作是做賊心虛,結果就找來了更猛烈的、更理壯氣粗斥責:「亂談!亂談!樹上又會結出人來?拿過去,不當人子!」
吃驚、無奈、委屈之下,哥兒倆只好悶到自己房間里,一吃了之!
隨你點播:
https://xymzmp3.wixsite.com/xymz/copy-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