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8)
菩薩設局
(8)菩薩設局
這賈夫人發怒,唐三藏中招,唯唯諾諾嘟嘟囔囔的要拉徒弟們墊背。他叫道:「悟空,你在這裡罷?」行者一聽就覺得這師父不厚道,也不清醒,心想,你們這考驗關我啥事嘛,就推脫道:「我從小兒不曉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這裡罷。」悟空把皮球踢給了早就想接球的八戒。
八戒一看悟空哥哥這麼默契,心中狂喜,卻又想要體面,就言不由衷的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從長計較。」
三藏偏偏看不破八戒這赤裸裸的小扭捏,竟然真的把機會丟給了沙悟凈,道:「你兩個不肯,便教悟凈在這裡罷?」沙僧看見唐師父如此莫名其妙、不成體統、沒有尊嚴,就很堅決的拒絕說:「你看師父說的話。弟子蒙菩薩勸化,受了戒行,等候師父;自蒙師父收了我,又承教誨;跟著師父還不上兩月,更不曾進得半分功果,怎敢圖此富貴!寧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幹此欺心之事。」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其他人都無此心,八戒心中有這個期待、而且還要求多多益善,這考驗當然就打包加量的送給了他。故事把那好色之徒那愚昧的狡詐、弱智的聰明,一併勾畫的入骨傳神。
但是這一次,難得是四個神仙親臨設關,機關重重之精妙,空前絕後,希望各位好好的研究研究,才不枉菩薩們一番苦心,也才不枉人世間有過《西遊記》這樣的神作。
卻說這第一層,當然是色關的考驗。看過西遊記的人大部分都知道的啦。第二層呢,就是對唐三藏和豬八戒色關之外的執著之考驗。三藏考的是面子和對徒弟的責任感,毅然決然的零分了。八戒考的是對師父的信、對修行的決心,也是毅然決然的零分了。這一考,把三藏與八戒從今而後所有魔難的原因的根本,都給考出來了,全都暴露出來了,一覽無餘。相對而言,孫悟空和沙悟凈,就沒有關於能不能修下去的考驗;對比之下,三藏和八戒,則經常面臨修和不修的考驗、選擇、魔難。三藏這個把問題推諉給徒弟們,實在是很大的一個問題,這意味著,他會為了人情的自保而選擇自行解體,這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將來總有一天他會知道的。
你看八戒在色字當頭的時候,如何的丟搭師父,八戒道:「娘,你上復令愛,不要這等揀漢。想我那唐僧,人才雖俊,其實不中用。……」「不用商量:他又不是我的生身父母,干與不幹,都在於我。」
第三層呢?不是考驗,卻是利用這修行人的執著來布局。首先,利用八戒的呆,來誘發孫悟空的劣;利用孫悟空的劣,嚇唬白龍馬飛奔,把三藏按時送入考場。利用唐三藏的迷惑於人情和愛面子,把考驗的試題擺在每一個徒弟面前。
你說這菩薩,為什麼要利用修行人的缺點執著,來布局呢?是不是有點陰險呢?你說這修行的故事,在外人、局外人看來就是難於理解。那跟你說吧,什麼叫修行?就是讓你不斷的認識自己的缺點和執著,但是在你根本就拒絕認識、或者認識不到的時候,你肯定是依然故我的用執著做事,可是執著做的事兒,往往都是造業、造下罪業的。不讓你干你也要乾的。
那既然你依然會因為執著而幹些歪事兒,還不如借用你的執著,來干點正經事兒呢。並且,如果菩薩用你的執著做點正經事,還不會造業,也不是犯罪,還讓你立了一功,你說,用用你的缺點,不好嗎?
今天是時間不太夠,所以就不多詳細的說了,但是要點都列寫清楚了,您自己對照小說分析分析就什麼都豁然開朗了。但是如果您能分析明白,那可就太了不得了,這凡俗互動、上下互相影響的天機,那你真的就看明白了,這可就是歷朝歷代修行人所說的觀天象的能力啊。不但是觀天象的能力,如果一個妖邪之物要侵襲人類,它一樣要遵循這種一層一層的傳遞關係的,這是三界的構造決定的,由不得它另闢蹊徑的玩花活兒。
還有,這關,三藏和八戒,三藏過得磕磕絆絆,八戒則是狼狽不堪。但是菩薩顯然沒有因此就認為他們不行啊,也沒有因為豬八戒如此的貪婪好色,而對豬八戒下定論不讓他修下去啊!神仙們只是提醒和勉勵他們「從此靜心須改過,若生怠慢路途難!」你就知道,神看人,跟人看人,兩碼兒事。
面對考驗,三藏這種被動式的修行、過分的內斂,跟他修行的指南《多心經》有關,多心經是佛門修行最好的經,可是畢竟有漏,真的是成也心經、遺憾也心經。這個遺憾,可是個你作為修行人,永遠無法擺脫的悲哀。心經有漏乃是三界的構造出了問題,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現在我們所處身的這個世界所謂客觀規律,正是這出了問題之後的扭曲的構造帶來的。你我的很多怪異的感受、想法、也都是這扭曲的構造形成的。
(第二十三回完)
https://www.facebook.com/yin.pei.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