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二十三回(3) 有影子從你心頭悄飄過

作者:裴殷裴殷  於 2020-4-17 18: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西遊漫注連播|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第二十三回(3) 有影子從你心頭悄飄過

 

 

(3)有影子從你心頭悄飄過

你看那八戒,在人世間可是稱得上精明睿智、強於算計,如果做生意,最終肯定能進政協;如果進了黨政機構,保證不是個省油的燈。但是,他在根本就沒有心眼的孫悟空這裡,孫悟空反而顯得比油條還油條、比泥鰍還泥鰍,讓我們的八戒哥哥一撲一個空,一抓一手油。多少人精研三國、深研紅樓、並且把西遊也給掘地三尺的細細的翻了個遍,卻沒發現,孫悟空說話,跟豬八戒說話,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孫悟空的話,包括他的行為,投影到豬八戒這個層面上、或者投影到人世間的一般層面上,似乎是有著這樣的心計、那樣的考校,並且會在人心中激起這樣的憧憬、與那樣的憤懣。然而,那只是投影,孫悟空的境界,不在這個層面。一方面是不知道一些事情其實只是投影,一方面,不知道一些隱隱默默而過的影子、飄忽而過的跡象,卻是山雨欲來的徵兆。
「可憐數行雁,點點遠排空。」這最後一句,又是說的什麼呢?那還不是很明顯的,正是說這領頭雁唐三藏帶領的取經團隊的倦怠之狀。他這一倦怠,可好,馬上就出事了,先是八戒磨磨唧唧的發痴,再是悟空無緣無故的發癲,一向不迷不惑的猴哥,忽然癲狂起來,要給八戒點顏色看看。
為什麼說豬八戒發痴,你看他,聽孫悟空介紹說這白馬乃是龍子所變化的。這豬八戒居然像沒見過世面的小朋友一樣,好奇的問:「哥啊,我聞得古人云:『龍能噴雲噯霧,播土揚沙;有巴山㨝嶺的手段,有翻江攪海的神通。』怎麼他今日這等慢慢而走?」你想想,這豬八戒當年是什麼身份?他可是天河裡的天蓬大元帥啊,什麼世面沒見過,什麼天龍水龍土龍沒見過?什麼神通變化沒見過?所以,他的問,非常的不合他的閱歷和身份。
為什麼說孫悟空發癲,行者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個兒你看。」好大聖,把金箍棒揝一揝,萬道彩雲生。那馬看見拿棒,恐怕打來,慌得四隻蹄疾如飛電,颼的跑將去了。那師父手軟勒不住,盡他劣性,奔上山崖……。你說這孫悟空,剛剛還理智深奧的不得了,怎麼這一轉眼就像個淘氣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樣胡鬧了呢?悟空的表現,顯得很精神分裂。
哎呀,這個你可不要怪猴哥、也不要怪八戒,這個事情由不得他不胡鬧,因為,因為你知道,菩薩們在前面等著呢,他們這一行拖拖拉拉的,耽誤時間,人家菩薩計算好的地點,他們在人家預定的時間沒有到,菩薩們想:趕快過來,不然考場要關門了。
所以說,人說春秋筆法厲害,因為孔子作春秋,述而不作,其中的春秋大義,全憑觀者自悟。而這個西遊記,更厲害,熱熱鬧鬧的故事中,能暗含了很多你不琢磨根本就看不見春秋筆,你不琢磨吧,一樣看得心花怒放,故事表面情節的精彩和有趣、老少皆宜,已經讓中國人津津樂道了五百年了。可是你定下心來,剛一定住心神,忽然間一幅幅隱含的景象,就從文字中無聲的浮現出來,讓你目瞪口呆、驚喜莫名。就比如我看到有朋友說「我們普通人,要怎麼能分辨得出呢?」不分是不是普通人,心神定住,自然很多事情就一眼看透了。以前小時候,我琢磨什麼的時候,就算天塌地陷的動靜也聽不到、不知了。這不是長大了才知道,那時候是入迷了進去了。可是進去之後,真的是看到、感覺到許多許多別人無法感知的事物。
孔夫子的春秋筆,用人倫正統去比照,就會浮現出來。西遊記的春秋筆,用每一層世界的天理去比照,也就出來。怎麼去比照,我的方法說來也簡單的很,從小說中每個人物應該具備的眼界,去評判他們自身各自的言行,就象拿著尺子量一樣,尺子放過去,長短一量就出來了。每個人都有一把尺子,每個人都可以度量度量,內量自己,外量天地。
馬上這重大的考驗,就要開始了。準備好沒?

 

微信: https://t.co/kSFJAy6cj9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1 17: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