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二十二回(6) 流沙河的位置

作者:裴殷裴殷  於 2020-4-12 18: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西遊漫注連播|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第二十二回(6) 流沙河的位置

 

 

(6)流沙河的位置

你看我,把沙悟凈的前世給描繪的如此英明神武,怎麼他是三個徒弟中最不濟的一個呢?這個就跟他被貶下界、遇到觀音菩薩勸善之後的行為有關係了。
你肯定看見了,他看見唐三藏師徒時候的生猛表現:師徒們正看碑文,只聽得那浪涌如山,波翻若嶺,河當中滑辣的鑽出一個妖精,十分凶丑……那怪一個旋風,奔上岸來,徑搶唐僧,……搶唐僧幹什麼?當然意圖很露骨:吃唄!
當第二次豬八戒跑到水中找打索打,他交代到最後自己流落流沙河的日子,就是來來往往吃人多。並且今兒個遇到了你這兇巴巴的潑豬頭,肥肥胖胖,正好符合我填肚皮的需求。老大我不嫌棄你一身糙肉,就拿來拔了毛剁碎了做豬肉醬也好。說來說去,他的關鍵詞還是一個事情:吃人。
怪物吃人,在西遊記中很稀罕嗎?當然不稀罕,簡直是所有人都認為妖怪吃人是很理所當然的,要不怎麼它們是妖怪、是怪物呢。可是,你還記得,當年觀音菩薩解脫了他的罪愆之後,菩薩方與他摩頂受戒,指沙為姓,就姓了沙;起個法名,叫做個沙悟凈。當時入了沙門,送菩薩過了河,他洗心滌慮,再不傷生,專等取經人。也就是說,他早就承諾不再吃人、甚至吃素了。
小說中沒有一個字提到了他違約了已經,可是通過前後的文字對比,你看他的行為,是不是根本就沒把對菩薩的承諾堅持下來?小說中也沒有把他跟豬八戒對比,可是你再把他的行為,跟豬八戒對比一下。人家豬八戒本來也是吃人度日的妖怪一個,可是自從皈依,真的就再也沒有吃人、而且真的堅持吃素了。在漫長和痛苦的流放生涯中,孫悟空是真的反思自己了,真的知道自己錯了;豬八戒雖然沒有這反思,但是菩薩指出他吃人犯罪,他確實是明白了自己在犯罪,並且當即表示希望能有機會走回正路。到得他沙悟凈,則只有一句話:「我願皈正果。」
再說說他被流放的地域流沙河。當時在赤腳大仙的力保之下,他沒有被投入三界輪迴,但是被貶到了這流沙河,這流沙河,卻不是他一個人獨佔的,只是划給他流沙河的一側給他作為私家地盤。小說中說得很清楚,他的地盤是流沙河東岸。「飽時困卧此山中,餓去翻波尋食餉。」那就是說,流沙河東岸附近的地區,也是屬於他的地盤,並且,他一般並不在流沙河裡面休息,而是在河東岸附近的山上。那麼,剛才他突然從河裡面蹦出來搶唐僧,應該是餓了之後到河裡找吃的去了,正在餓著肚皮,而且應該是半天了還沒找到合自己胃口的東西吃,看來,什麼魚呀蝦呀蟹呀這些上好的河鮮,都不符合他的口味,或許說早就吃膩了吧。正在飢餓中,又不喜歡那些糟糠河鮮什麼的,所以,他一看見岸邊來了人,而且是肥肥白白的唐三藏,當時就眼睛都綠了。
從小說中描述,這河裡不但盛產河鮮,而且品種齊全豐富:鯾、鮊、鯉、鱖、龜、鱉、黿、鼉、紅蝦、紫蟹等等,這麼豐富看得我都有點想撈來嘗嘗了。你看這個沙悟凈,不但不肯吃素,連一般的河鮮不肯吃,甚至是,那他平日棲息的山上,飛禽走獸適合下肚的野味應該也不少吧!可是他呢偏偏也不喜歡,只肯泡到水裡躲著打埋伏,跟北京的交警一樣專門喜歡捕獲自投陷阱來的過客。也就是說,他最鐘意的,依然是吃人。可怕不可怕?
前前後後這些事情,說明了這沙悟凈,先天的缺乏悲憫之心,頂多是能做到救度自己,沒有悲憫他人救度眾生的心懷。所以么,小說作者讓他最終成就羅漢果位,是最恰當的安排,羅漢就是這種自覺自利的神。
且慢,前面小說中說的很清楚,這沙悟凈吃什麼人呢?「樵子逢吾命不存,漁翁見我身皆喪。」他吃的人基本上是在流沙河周邊謀生的人,主要包括:樵夫、漁夫,還有來來往往的過客,當然也有偶爾路過的僧人。「來來往往吃人多,翻翻複復傷生瘴。」
不是說這流沙河,連羽毛、蘆花都漂浮不得,哪裡來的漁夫能架舟泛楫?
並且,這河水裡的水族魚鱉蝦蟹,能在這弱水中生息,它們都是什麼樣的生物族群?
來來往往吃人多,那就是說,應該包含一種可能:河東岸有人試圖渡河到河西岸,河西岸有人試圖渡河到河東岸了?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有人沿著河東岸來來往往的走唄!但是沿著河邊走的人,應該是少數派吧。這些過客又都是什麼人?而且天界特意把這一塊地方劃歸他,肯定是知道他下界之後會不斷的傷生吃人,雖然安排了七日一次的飛劍穿胸之巨大懲罰,還是無法阻止他吃人的惡念。
這些疑問,隱隱的在心中也變得清晰起來,裡面的確有不能說的秘密。話題先進一步深入吧,來說說這流沙河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說也說得明白了呀,上下三千里,左右八百寬。可是你要知道,過得了這流沙河,是多麼巨大的飛躍嗎?下一回中已經交了底:過了這河,就到了西牛賀洲的地界了!婦人道:「此間乃西牛賀洲之地。……」要知道,這四大部洲之間,本是有巨大的海洋相隔的呀。記得當年孫悟空如何從南贍部洲到西牛賀洲的么?在大洋上順著季風飄蕩了不知道多遠,才到了西牛賀洲的地界。現在,怎麼,怎麼度過了這流沙河,就到了西牛賀洲哩?
你說說,你說說,這到底是怎麼個事兒?當然了,這是一部修行故事,必須修行的路途都親自走一遍,才會真的知道,小說寫的並非虛言。唐三藏必經的這流沙河,是上下結構。孫悟空筏渡的大海,是平行結構的。唐三藏必經的流沙河,是他身體之內的世界結構,他從下而上、從人到聖必須構造融通的一層間隔。從流沙河的西岸、從西牛賀洲眾生的眼中,看到這南贍部洲與所有眾生,都是沙一樣流動的。

https://m.xymz-mp3.net/youtube/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1: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