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5)
關於心經關於修行
(5)關於心經關於修行
關於西遊記,好像一直有高人從陰陽、五行、易經等等角度解讀。這些角度,依鄙人的愚見,應該說都是很有根據很有道理的。只是呢,都不是根本的。根本是什麼呢?依鄙人的愚見,仍然是修行人的修道之心。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宇宙的結構就是那樣子的,陰陽五行層層推演升華,他的結構和運作機理就是那樣的,不管你懂和不懂,信和不信,他都在那裡。只要你的心思動了,你的心思就驅動了三界的機制,那三界之層層機制,就隨著你的心思運動而運轉不息,那就是陰陽、五行的變化和推演。
這陰陽五行的變化推演,高人能看得明白,所以看到了覺得觸目驚心、精妙不可言說。可是不管你是否能看到,他就是那樣運作著,永恆的在運作。尤其是關於修行人的心所驅動的物質結構的層層的演化、創世,那場景讓高高在上的神仙看見了,都覺得驚心動魄、激動人心。當然了,這個過程,對於修道人本人來說,可能根本就不知道,甚至是壓根兒就不相信。只是不管他知與不知,信和不信,一切都在精妙的、精密的發生著。對於這個過程,孫悟空是盡在眼底的,八戒沙僧是一知半解的,三藏則是全然不知的。而整個過程的操作者,就是觀世音菩薩。
對於這個過程,過去的西遊記研究人員,不管是不是修道人,頂多是從道理上能推理一下。因為呢,這是天機,所以是不讓人世間的人知道的。可是這個西遊記的作者太厲害了,什麼都給寫出來了。他的厲害不光是能寫出來,更厲害的是,寫出來了你也看不到,就厲害到這種地步。
還有更更厲害的。佛教中流傳的心經、西遊記中的多心經,其實並不是佛教專有的修心之法。
基督教典籍中記載,有一天耶穌和門徒上了船,對門徒說: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他們就開了船。行船的過程中,耶穌睡著了。湖上忽然起了暴風,風浪滔天,船將滿了水,危險極矣。門徒驚恐的叫醒了耶穌,說:師父,我們要死了啊!耶穌被喊醒了,斥那狂風大浪。風浪就止了。看到門徒的不悟,耶穌很痛心,對他們說:你們的信心在哪裡呢?!要是你們對我的信有針尖那麼大,風浪也就停息了。通過這個故事,你看看,不正是心經之要義: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猶太教舊約全書,記述了耶和華利用撒旦考驗約伯。約伯是耶和華忠實的信徒,過著非常優越的生活。有一天耶和華和撒旦聊天,耶和華看著下界對撒旦說,不知你觀察過沒有,地上再沒人象約伯那樣完美正直且忠實於我的人了。撒旦說,那當然了,你賜福於他,讓他應有盡有,豈可不敬畏你?如果你讓他一無所有,他肯定會背棄你。耶和華對撒旦說,好吧,你可以去毀掉他的一切,但不可取其命,看最後如何。果然約伯立刻遭受了嚴酷的打擊,災難從天而降,在同一個時間不同人報告家產、牲畜、七個兒子,三個女兒全毀。約伯知道后,立刻剃了頭伏在地上下拜,說耶和華啊,這一切都是你恩賜的,收取也由你。我來時一身光,回去時也是一身光,主啊,我要永遠稱頌你。撒旦見約伯毫不動搖,便用了更進一步的打擊,讓約伯全身長滿毒瘡,生不如死。約伯的老婆動搖了。對他說你仍然守著你的純正嗎?你棄掉神,死了吧!約伯說:「你說話象愚頑的婦人一樣。噯,難道我們只從神手裡得福,不受一點禍?」所以聖經里說,在這一切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緊接著,約伯的朋友聽說到這一切災禍降臨他身上,便去看他。坐在約伯身旁(那時其癢難忍,只能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七天七夜。最後那三個朋友也熬不住了,就一齊和約伯進行了冗長的辯論,因為朋友們也開始了恥笑他。幾天幾夜,約伯為其堅定的信念辯論,告訴他的朋友們:我的嘴決不說不義之言,我的舌也不說詭詐之語。我斷不以你們為是,我至死不以自己為不正!不敬虔的人,雖然得利,神奪取其命的時候,還有什麼指望呢?災難降到他,神豈能聽他的呼求……最後耶和華在風中顯現,回應了約伯的堅定、忠誠。並賜給了他真正的幸福,約伯也因此而獲永生。通過這個故事,你看看,不同樣正是心經之要義: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後漢書中有一個修道故事,東漢時,河南汝南城中來了一位賣葯的老人。他的葯可治百病,藥到病除。他租了間屋子作為藥房,一個葫蘆懸挂在他的座位上方。人們都來找他買葯,所以收入頗豐,但是老人每天只給自己留下很少的一點點錢,剩下的都隨手施捨給了街頭的窮人。最奇怪的是,每當日落之後老人就不見了,只看到空蕩蕩的屋子裡掛著那個葫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費長房是當地的小官吏,他發現了老人的秘密:原來每當日落之後,老人就縱身跳進葫蘆里去了。他知道老人不是一般人,每天勤勤懇懇地為老人掃地送飯,老人也毫不客氣地受用。時間久了,有一天,老人告訴費長房說:「天黑后沒人的時候,你悄悄地來我這裡。」晚上他去見老人,老人對他說:「你看到我跳到葫蘆中去了,你也跟著跳,就可以跟著我進去了。」老人縱身一躍就不見了。費長房心想:你讓我跳,肯定能跳進去!他縱身一躍,果然不知不覺中進了葫蘆口。進了葫蘆,才發現原來葫蘆里竟然是一個廣闊的世界,裡面五彩輝煌的重重樓台亭閣,曲折的迴廊。幾十名侍者隨侍在老人左右。於是他就拜了老人為師開始修道。通過這個故事,你看看,不同樣正是心經之要義。
這三藏,從道理上明白了多心經應該去除多心,也去掉了一些。只是呢,這個多心,可不是只有一層,那些人心,有些是只有一層、兩層,而有些,則是很多層很多層,甚至是層層疊疊、無窮匱矣。這每一次,都對映了他的一層身體。這些道理呢,三藏哥哥,是全然不明白的。所以當他對心經有所體悟,還喜滋滋的做了一首偈子的時候,他不知道,他已經起了自滿的心,可能以為修行就這些了。
可是修行的腳步是不止息的,也是每前行一層,以往的經驗可能會都全然失效的。他不但起了自滿的心,開始嫌棄孫行者、豬八戒兩個醜徒弟,他深一層的怕心,也開始迅速浮現。終於,當一陣陰風吹過,他忽然起了全身的雞皮疙瘩、渾身發抖,怕心瀰漫了他的整個身心。於是就栽了。
三藏的修行,磕磕絆絆中,漸漸的明白了自己的心態跟徒弟們、跟妖魔干擾的關係。只是,這個明白的過程太長了。
(第二十回完)
《西遊漫注》文本下載(1-67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