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2) 老豬的簡歷
(2)老豬的簡歷
第一次孫大聖從高老莊趕走了老豬,就跟隨老豬跑到了他家福陵山雲棧洞。老豬跑到洞里取了自己的九齒釘鈀,擺開架勢就要跟大聖開干。大聖打了個手勢,說,慢,一你到底什麼來歷,二你為啥知道咱家大號,這兩個問題你能說清楚了就不宰你。於是老豬就開始了一番詳細的自我介紹。
老豬前世呢,是人類,他小時候就是個笨孩子,笨就笨吧,勤能補拙,可是他又很貪閑愛懶,幾乎從來都是能坐著就不站著,能躺著就不坐著,腦細胞呢,幾乎從來都是閑置狀態,什麼修身養性、修佛修道,從來都是一聽就哈哈大笑,覺得那種人真是傻極了。從表面上來看,這傢伙簡直就是一個大傻。但是有一天他正躺在自己院子里低頭數螞蟻,忽然就數出來一雙破草鞋。再往上抬頭,原來還有腳丫子,再往上抬頭還有腿,最後慢慢的等把腦袋都抬起來了,才發現是一個道人。道人風塵僕僕的臉上,一雙殷切的、充滿憐憫的大眼睛,正在盯著自己。
然後人家就辛辛苦苦的勸誡他跟著自己修道,為了打動小豬,不惜讓他看到這樣墮落下去的可怕後果。為啥這道人要辛辛苦苦的度小豬這麼一個超級大懶蛋呢?因為小豬當時雖然後天惰性太大,他先天根基還是特別好,所以人家就看上他了,非要度他不可。唉,道家修行,這從來都是師父找徒弟,因為人家看徒弟看真正的根基,一看一個準兒,從來沒有走眼的時候。而且呢,這道人教小豬學的,還真的不是特別苦的那種修行辦法,是九轉大還丹,九轉丹內煉就是打坐、走脈、開穴、合五行、逆陰陽,外煉,咳咳,就是太極拳,當然我說的不是現在人們練的那種太極拳,那種太極拳沒有心法,他們每一個動作,都不知道跟五行生逆的對應關係,練的再好也是強身健體的體育活動,不是修鍊。
但是你看小豬,他勤勤懇懇的修道,卻只肯整日打坐,完全不肯外在的煉,不肯吃那個苦。結果呢?結果就是忽然有一天就開悟了、功行圓滿了。三花聚頂得歸根,五氣朝元通透徹。
咦?你看我說的,小豬偷懶還偷對了,人家不辛苦照樣得道嘛。錯了。這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意思就是他甚至沒有超脫三界輪迴就修行結束了、修到頂了。唉!你說說,這叫什麼事兒。他一來沒有超脫三界,二來下界的情慾執著沒有去、肉身沒有徹底升華上去。但是他也只能這樣了,於是沒有果位的小豬,就跑到三界最高一層天,跑到玉皇大帝那兒做仙人去了。
玉皇大帝就封他主管三界的物質演化工作,這天河之水,一層層奔流不息的,乃三界內每一層天的本源之水的總源。按道理說,小豬每天統領億萬水兵,每天看著三界內滔滔的輪迴和物質升降浮沉,應該知道,自己的修行,離真正的到底還差很遠呢。
後面他醉酒之後調戲嫦娥,被投了豬胎的光輝事迹,就無人不知了。但是呢,按道理他在天上犯戒是應該砍頭之後墮入下界輪迴的。又是太白金星,出面保了他的小命,放生了他,不昧一性之靈的到下界呆著,連法器都讓他帶下去了。太白金星這是為了什麼?是可惜他的好根基,還有修行上來的可能。至於重新修的機會,那就看天意吧。
大聖跟豬頭一打照面,就看出來了這豬頭不能說是邪的東西,大聖一眼就看到了他的性靈尚存。
後面老豬跟了三藏修行,他們來到浮屠山的烏巢禪師那裡的時候,老豬自說,烏巢禪師曾經試圖收八戒為徒。八戒道:「沒事。這山喚做浮屠山,山中有一個烏巢禪師,在此修行。老豬也曾會他。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這禪師傳三藏心經,知過去未來,甚至能說出來三藏一路上修行的關難來,說明他起碼是佛果位的神仙了。要知道,佛門修行很嚴格的,怎麼可能隨便接受其他法門的經呢?但是這烏巢禪師傳了三藏最關鍵的心法、定心收心的大法,說明這禪師傳法於三藏,應該佛祖、菩薩他們一起協商合作的事情。曾經烏巢禪師試圖收八戒為徒,說明八戒還是很有修佛的大材料的,禪師看中他這塊好料子。只是後面可惜的是,八戒自己不爭氣。
因為按照菩薩的吩咐、老豬不吃五葷三厭,你看那三藏給他取八戒的別名,就是戒嘴巴上的貪慾。五葷就是佛經中說的五辛,五辛就是五種帶有辛味的蔬菜,即大蒜、蔥、薤、韭菜、興渠。興渠者,佛教中訛傳的葷腥的來歷,應該本意是葷興,只是中國沒興渠這種東西,就成了葷腥。佛經中據說有這麼一段相關解釋:「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致意思是人體內固有的靈體、修出來的靈體、護法神靈等等,一概厭惡那種刺激的味道。三厭總指各種肉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都不吃。
老豬下界之後,吃了很多葷厭,更可怕的是他吃了很多人。結果是什麼呢?就是一方面造成他越來越傻、愚昧,一方面神通功能大減。你看他出場的時候。
行者卻弄神通,搖身一變,變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獨自個坐在房裡等那妖精。不多時,一陣風來,真箇是走石飛砂。好風:「起初時微微蕩蕩,向後來渺渺茫茫。微微蕩蕩乾坤大,渺渺茫茫無阻礙。雕花折柳勝揌麻,倒樹摧林如拔菜。翻江攪海鬼神愁,裂石崩山天地怪。銜花麋鹿失來蹤,摘果猿猴迷在外。七層鐵塔侵佛頭,八面幢幡傷寶蓋。金梁玉柱起根搖,房上瓦飛如燕塊。舉棹梢公許願心,開船忙把豬羊賽。當坊土地棄祠堂,四海龍王朝上拜。海邊撞損夜叉船,長城颳倒半邊塞。」那陣狂風過處,只見半空里來了一個妖精,果然生得醜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
你看出來沒有?八戒這行走起來,飛沙走石的,對周圍的環境頗有傷害性,基本上是只要他走動,就攪和得天昏地暗、雞犬不寧。這說明什麼?說明他心性不定、收不住、穩不住,對自己的能量控制力很差、有傷害性。
對比一下大聖,人家走動下,從來都是駕雲、彩霧燦燦,速度迅疾、而且很有美感。其實當初小豬剛剛修成的時候,也是這麼優雅的啦「朗然足下彩雲生,身輕體健朝金闕。」
而大徹大悟的菩薩呢?走動起來可從來都是雲霧都不怎麼要的,都是祥光、紅光「祥光靄靄凝金像,萬道繽紛實可誇。」菩薩行動起來、能量巨大、可是又無聲無息,豈止是漂亮,簡直是讓人覺得跟著都要一起飄起來。

《西遊記》《西遊漫注》圖文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