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跳火坑誰跳火坑?

眾女神設關卡考驗三藏師徒。孫悟空因為心無色念,女神們根本就沒有打算考驗他,所以就讓他一眼就看到了那半空中慶雲籠罩、瑞靄遮盈,讓他知道了這是佛仙所化。然後這考驗呢,眾所周知、唐三藏和沙悟凈都坦然過關,尤其沙悟凈,這一關過得比唐三藏還乾淨利索。唐三藏是肉眼凡胎,識不得變化,也看不出機要,全憑自己許多年平日里一念一行的積累。而沙悟凈呢,他雖然被貶下界,但是在塵世外徘徊,也未嘗沾染色慾。然後就只剩下這豬八戒一人,被烤得青煙直冒。
其實,小說中點到了,黎山老母和菩薩們演化的這個山莊,考驗前處處都留給了豬八戒識破迷局的機關來。你看那村舍宅邸,「牛羊不見無雞犬」,你不覺得這個很奇怪嗎?有什麼奇怪了,小說中不是馬上就澄清了這「想是秋收農事閑。」秋收完畢,那牛羊更應該在村子里,尤其是阿雞阿狗,應該跟農忙與否無關。而且農閑的時候,狗狗們才更喜歡跟著主人家在村子里遊盪嘛。看到「牛羊不見無雞犬」,是誰想當然的認為「想是秋收農事閑」呢?這種附會的荒謬的理由,似乎只有老豬才想得出來。但是,其實這個反常現象,本來目的是喚醒他的。
並且那婦人自稱姓假,三個女兒分別叫做莫真、莫愛、莫憐。這麼扎眼的姓和名,以豬八戒平日里正常的悟性來說,應該一聽到就覺得不對勁兒了。可是他完全被色慾之心籠罩,師父唐三藏跟這婦人那麼嚴肅的應對,他都充耳不聞。那還用說啥,豬八戒就毫不猶豫的中招了。作為實質上的師父,觀世音菩薩顯然是殷切希望豬八戒能過了這一關其實說起來不大的考驗,可是豬八戒沒有。所以後面總是有色的考驗在等著他。
修道人看色念等相關物什,為什麼那麼看重,現代社會真的是從來沒有人搞清楚。就是因為不清楚,加上被有人誤導,用現代墮落的觀念去看待修道人這方面的事情,造成了長久的誤解。
色慾之念,不是正常的人都曾有的嗎?為什麼修道人避之如虎?為什麼中國傳統文化一向也強調要剋制呢?這裡說的,跟正常的婚姻家庭是兩回事。實際上,色慾、驚恐、狂喜等,屬於一類需要避諱和剋制的慾念,它們共同的特點是什麼?就是控制著人體進入一種極端消耗的狀態,就好象油箱上戳破個窟窿在嘩嘩的漏油一樣。
……
其它的人心慾念,屬於耗油型意識。色慾、驚恐、狂喜,則是屬於漏油型意識。修道人追求的,是杜絕漏油、減少耗油,人體的「儲油量」顯然是有限的。
上面的道理,是對於古之人來說。對於當代的人,就又有了另外一種變局,出現了偷油的油耗子,就是現代人的色慾,現代人這種色慾,你不知道,跟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的色慾,都不是一樣的了,是一個新出現的變異品種,就好比受了核輻射變成豬一樣大的老鼠。現代人的色慾,被這種油耗子給控制和利用著,你的筋脈一張開,它們就瘋狂的抽你的油,同時把你的皮給撐開,讓你覺得自己意氣風發、膨脹膨脹的。就這樣。它給你插幾根抽油管兒,一次一層的抽你的油,一反正你的身體也是一層一層的,一次兩次也是抽不幹的。
有機會你可以仔細的觀察觀察身邊好色之徒的眼神、面容和動作,就細細的觀察那些細微的變化,然後跟正常人比一下,你就知道那東西是怎麼撐著他的皮在搗鼓了。如果您有能力,能知道他的身體是什麼感受、他的腦海里都在翻騰著什麼就更好了。跟你自己本身的感受細細的比較比較、跟自己的意識比較比較,看看差異在哪裡。比較之後,自然就知道為什麼好可怕了。
……
話說這富貴逼人的賈夫人,以富貴再三逼人,先是請求唐三藏師徒入贅,后就是命令他們入贅。你看那唐長老如何應對過關。
賈夫人先是淺淺的試探、軟軟的哀怨,敲打三藏的憐憫之心:「小婦人娘家姓賈,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與丈夫守承祖業。有家資萬貫,良田千頃。夫妻們命里無子,止生了三個女孩兒。前年大不幸,又喪了丈夫。小婦居孀,今歲服滿。空遺下田產家業,再無個眷族親人,只是我娘女們承領。欲嫁他人,又難捨家業。適承長老下降,想是師徒四眾。小婦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
三藏聞言,推聾妝啞,瞑目寧心,寂然不答。也就是他平日最泛濫如滔滔江水的糊塗的憐憫、面子人情,這時候居然風不生、水不起,過了這一波情的試煉大水。
賈夫人馬上強化攻勢,以巨大的資產誘惑,召喚唐三藏的利益之心:「舍下有水田三百餘頃,旱田三百餘頃,山場果木三百餘頃;黃水牛有一千餘只,騾馬成群,豬羊無數;東南西北,庄堡草場,共有六七十處;家下有八九年用不著的米穀,十來年穿不著的綾羅;一生有使不著的金銀;勝強似那錦帳藏春,說甚麼金釵兩行;你師徒們若肯回心轉意,招贅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榮華,卻不強如往西勞碌?」
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無言。說真的,我也不知道這三藏到底是真的沒有利益之心,還是他這輩子根本就不知道錢財是多有用的東西,他出身官宦、又一輩子都是遠離俗世,反正是人家的話說了那麼多,他是因為很茫然不清楚人家說的是啥東西。
見三藏都順利的避開了錯誤選項,賈夫人或許心中也暗暗的讚歎,開始半帶點化的說話了,並且擺出了考試的最關鍵考題,就是要他們師徒放棄修行:「我是丁亥年三月初三日酉時生。故夫比我年大三歲,我今年四十五歲。大女兒名真真,今年二十歲;次女名愛愛,今年十八歲;三小女名憐憐,今年十六歲;俱不曾許配人家。雖是小婦人醜陋,卻幸小女俱有幾分顏色,女工針指,無所不會。因是先夫無子,即把他們當兒子看養。小時也曾教他讀些儒書,也都曉得些吟詩作對。雖然居住山莊,也不是那十分粗俗之類,料想也配得過列位長老,若肯放開懷抱,長發留頭,與舍下做個家長,穿綾著錦,勝強如那瓦缽緇衣,雪鞋雲笠!」
這一半帶暗示的點化,那唐三藏聽了還不下一大跳!雖然他不能察覺神仙的變化,但是他完全精神起來了。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驚的孩子,雨淋的蝦蟆;只是獃獃掙掙,翻白眼兒打仰。估計他這時候嚇出了一身冷汗呢。
賈夫人看見前面唐三藏考題回答還挺靠譜,但是這豬八戒卻由於終於忍受不了考驗的誘惑,我不跳火坑誰跳火坑,搶著跳了進去。那八戒聞得這般富貴,這般美色,他卻心癢難撓,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針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師父一把道:「師父!這娘子告誦你話,你怎麼佯佯不睬?好道也做個理會是。」
八戒這話,讓本來已經心驚肉跳的唐三藏更加驚駭,他看見八戒馬上就要被這誘惑給毀了,所以就急不擇言的咄的一聲,喝退了八戒道:「你這個孽畜!我們是個出家人,豈以富貴動心、美色留意,成得個甚麼道理!」
看見三藏如此的堅決中露出短項:以人情冷酷看待修行,那賈夫人馬上咄咄逼人的單刀直入的貼身近攻,冷笑道:「可憐!可憐!出家人有何好處?」賈夫人以人情撬人情,看你唐三藏如何拆招。
一向軟弱的三藏,在這個緊急關頭,居然罕見的強硬起來,你看他,忽地站了起來,反問道:「女菩薩,你在家人,卻有何好處?」
賈夫人看他激動起來,道:「長老請坐,等我把在家人好處,說與你聽。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春裁方勝著新羅,夏換輕紗賞綠荷;
秋有新蒭香糯酒,冬來暖閣醉顏酡。
四時受用般般有,八節珍羞件件多;
襯錦鋪綾花燭夜,強如行腳禮彌陀。」
你看這詩,怎麼說來說去,都是圍繞著衣服、飲食、人倫夫妻之樂呢?哎呀,這出家行腳僧,可是分文無有的、空無財物、最窘迫的就是財政問題,並且這佛門出家人,自從釋迦牟尼時代就定下規矩,出家人不置田產、不受資財供奉、每日只可用缽討飯吃,而且還每頓只能吃一小缽,甚至往往是每天也就那麼一小缽食物,就算餓上個幾天討不到飯也是家常便飯,按照一個常人來說,他是每日都面臨著生命危機的。這修腳僧,過得真的不是人的苦日子。
所以這賈夫人的話,可夠頂心頂肺的、攻勢凌厲、寒光四射。考試么,當然就是沖著最可能刺激你的情緒來的。不刺激到你的心靈和執著,那還叫啥考試嘛。要是換作你我,估計當時這委屈的熱淚就滾滾而下了;這被人戳到麻骨的意志,當時就癱在那裡了。
作為世間人,這賈夫人描述的,正是他們的人生目標和孜孜以求的幸福人生。可是這修行人,是要走出世間、走向更高境界的。所以唐三藏從修行人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三藏也作了一首詩,這首詩,是他一生修行的總結。詩曰:
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從前恩愛堂。
外物不生閑口舌,身中自有好陰陽。
功完行滿朝金闕,見性明心返故鄉。
勝似在家貪血食,老來墜落臭皮囊。
出家立志本非常,這開頭第一句,就是直接回答了賈夫人的質問,意思就是說,我們出家人的志向,本來就不追求常人間的榮華富貴、不追求常人追求的一切,我們的追求,是跟常人的追求完全不同的,不是你作為世間常人能理解的。
然後後面的話,全是對色的慾望的考題的回答:推倒從前恩愛堂。外物不生閑口舌,身中自有好陰陽。功完行滿朝金闕,見性明心返故鄉。勝似在家貪血食,老來墜落臭皮囊。唐三藏這段回答,很有水平,代表了天底下所有修行人的認識,並且,還遠超出了佛教中對修行的認識。
外物不生閑口舌,表現的是不受外物干擾、不受誘惑,還有修口。身中自有好陰陽,對應的是推倒從前恩愛堂,是對賈夫人提出來的人間夫妻恩愛等誘惑考試的直接回答。
夫妻恩愛,對人來說,是屬於對的、好的。夫妻是同命鳥,命運關聯在一起了。有句俗話說:「夫妻本是同命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句話,本來是譴責那些大難臨頭不顧配偶的人的,並非是肯定這種背叛誓約的人的。為什麼夫妻命運被關聯在一起了,就是這走向夫妻關係,是以命相許的誓為前提的,就算是沒有發過誓,走向這種形式就是默認接受這個誓為約。有人說我根本就不當回事,沒辦法,你投胎之前絕對發過誓。沒有?沒有就不可能投胎做人,早就像八戒哥哥那樣去了。
在佛道很多修行中,也有法門不出世俗而修的,但是絕大多數法門不如此,要求你必須出離世間,為什麼?不為什麼,因為你不這樣修,時間根本就不夠用,你一輩子一輩子的修,要不間斷的修,不喘口氣的修,也要修個八九輩子的!你以為修道很容易嗎?難死了!密勒日巴那麼絕高的根基,一輩子吃了別人十輩子都吃不下的苦和罪,修得一世成佛,也沒敢回到常人狀態片刻喘息。他的上師馬爾巴是有家室,可人家是烏斯藏界千年一出的,一生可以承受掉你我百生百世也忍受不了的苦呀。
身中自有好陰陽,這句話,對於現在佛門,真的是太奇怪了,不能理解,一般都認為陰陽學說是道家體系講的嘛。功完行滿朝金闕,這句話,可能有人也有誤解。功,對應著一層天一層天的彌補、修理完善、往上走。行,對應著關的順利走過,經受住了考驗,經受住了每一層的考驗,過不去、沒過好,則反反覆復的過,直到能坦然過去才算數。這種修行的行,跟做多少好事一點關係沒有,跟給佛菩薩磕多少頭也沒關係,跟一切有為的事兒都沒關係。
見性明心返故鄉。說到底,這個性、這個心,也不是一次就完事了,也同樣是一層一層的,每一層你都要找到真正的自己、擦亮那一層你已經蒙塵黯淡的你的本性和真我。「你」是一層一層的,所有的層都綜合起來,才是完整的你,那是你的身體呦。當所有的你、本來已經被層層剝蝕、銷毀的你,都恢復了,加上你的本尊,你的一切才恢復原樣,哦!這時候你才發現,層層的你和層層天地間的萬物生靈,都是你的故人、你的曾經的家園,你原以為離開、消失了、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三藏的話,表面看起來文縐縐有氣無力,在我看來是驚心動魄、句句真機。聽聞他這一番重如泰山的言辭,這賈夫人心中歡喜,但是並未結束,仍是繼續抓住他的其餘漏洞繼續不放、以及轉移考試對象,她大怒道:「這潑和尚無禮!我若不看你東土遠來,就該叱出。我倒是個真心實意,要把家緣招贅汝等,你倒反將言語傷我。你就是受了戒,發了願,永不還俗,好道你手下人,我家也招得一個。你怎麼這般執法?」一石四鳥,誰也別想漏考。
她抓的是三藏軟弱和被動的漏洞,這一抓,果然奏效,三藏就幾乎毫無應對的能力了,他作為師父,不但不替三個徒弟擔當,面子所迫,也顧不上為三個徒弟的修行負責了……
這賈夫人發怒,唐三藏中招,唯唯諾諾嘟嘟囔囔的要拉徒弟們墊背。他叫道:「悟空,你在這裡罷?」行者一聽就覺得這師父不厚道,也不清醒,心想,你們這考驗關我啥事嘛,就推脫道:「我從小兒不曉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這裡罷。」悟空把皮球踢給了早就想接球的八戒。
八戒一看悟空哥哥這麼默契,心中狂喜,卻又想要體面,就言不由衷的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從長計較。」
三藏偏偏看不破八戒這赤裸裸的小扭捏,竟然真的把機會丟給了沙悟凈,道:「你兩個不肯,便教悟凈在這裡罷?」沙僧看見唐師父如此莫名其妙、不成體統、沒有尊嚴,就很堅決的拒絕說:「你看師父說的話。弟子蒙菩薩勸化,受了戒行,等候師父;自蒙師父收了我,又承教誨;跟著師父還不上兩月,更不曾進得半分功果,怎敢圖此富貴!寧死也要往西天去,決不幹此欺心之事。」
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其他人都無此心,八戒心中有這個期待、而且還要求多多益善,這考驗當然就打包加量的送給了他。故事把那好色之徒那愚昧的狡詐、弱智的聰明,一併勾畫的入骨傳神。
(選自挪威龍王《西遊漫注》繪圖 陳惠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