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式愛情,也稱為精神戀愛,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精神愛情,追求心靈溝通,排斥肉慾,理性的精神上的純潔愛情。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作為蘇格拉底式愛情的同義詞,用來指代蘇格拉底和他學生之間的愛慕關係。
柏拉圖式愛情根植於古希臘的理性主義傳統和同性戀愛風尚。哲學界對愛情的定義是理性的,所以它包容了如:道德、責任、義務等等這些充滿人類理性光芒的社會化的衍生物。
柏拉圖認為:「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這時才是最好的。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當人類沒有對肉慾的強烈需求時,心境是平和的,肉慾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是每個生物體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謂的高等動物,是因為人的本性中,人性強於獸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但實際上按照會飲篇的理論而言,柏拉圖式的愛情主要是指一個同性之間的愛情,而這個也和當時希臘風氣相關。
希臘學者認為同性之間的愛情才是真正屬天的愛情,而異性的婚姻制度不過是為了社會的建構。而現今柏拉圖式愛情已經扭曲成精神愛情,基本上是斷章取義只是形容男女之間的愛戀(柏拉圖式愛情在現代經常來表達男女之間的愛情,通常出現在言情小說中),而這個正是因為現代社會對於同性戀的排斥。
在今天的人們看來,柏拉圖的愛情觀讓人不可思議。美國東西部社會學會主席、《美國家庭體制》一書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經研究后認為,柏拉圖推崇的精神戀愛,實際上指的是同性之間的一種愛。古希臘人認為,同性戀的過程更多地是靈交、神交,而非性交。這就是柏拉圖偏重同性之間的愛情的原因。柏拉圖堅信「真正」的愛情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情感,而惟有時間才是愛情的試金石,惟有超凡脫俗的愛,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柏拉圖在對話錄《會飲篇》中提到最崇高的愛情是精神之愛,是愛的雙方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而這種共同追求僅限於同性之間。「柏拉圖之愛」的真正意義就是同性之間的同性愛,只有這種愛才是高尚而珍貴的。在雅典,同性愛被法律賦予了最大限度的保護和支持,甚至被認為是對無節制生育的一種控制方法而加以提倡,同性戀是當時的雅典的驕傲之一。
更詳細資料: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0207/18345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