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又譯德蘭修女),1910-1997,出生於阿爾巴尼亞,她一生追隨基督,扶貧濟困,先後在印度和其他國家創辦了50餘所學校、醫院、濟貧所、青年中心和孤兒院;她把一切都獻給了窮人、病人、孤兒、孤獨者、無家可歸者;曾獲得印度尼赫魯獎金、美國約瑟夫.肯尼迪基金會獎金和羅馬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和平獎金,並於1979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特蕾莎修女說過,那種比貧窮更可怕的「孤獨與被拋棄的感覺」,仍然鉗制著相當多的人。她活著的時候,被世人稱為人世間的天使,當她離去,依然成為一種力量:溫暖,堅定,和平,綿延不絕。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假裝看不到這些窮人,也可以選擇走到他們中間去。特蕾莎修女作出了「以窮人的名義」的選擇,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在諾獎頒獎典禮上,她說:「我是幫窮苦的人代領這個獎。我很高興貧窮的人,受到應有的注意。」她把獎金全部用在貧窮苦難者身上。當她得知頒獎后的國宴需花費7100美元時,她流淚了,向主管方發出真誠、柔弱但又難以拒絕的請求:能否把這次國宴的錢連同諾貝爾獎金一起贈給我。一頓豪華國宴只能供100多人享用而已,卻可以讓15000名印度窮人一天吃飽飯。她離世時,擁有4億多美元的資產,而她的個人財產僅有一張耶穌受難像,一雙涼鞋和三件粗布紗麗:一件穿在身上,一件待洗,一件已經破損……她使加爾各答數以十萬計的身處苦難的人們得到關懷,她的仁愛與慈悲至今清音未絕,並將傳諸久遠。而除此之外,她告訴了這個世界什麼是真愛,如何去愛。
諾獎評委會在給她的獲獎理由中寫道:「那些最孤獨的人、處境最悲慘的人,得到了她真誠的關懷和照料。這種情操發自她對人的尊重,完全沒有居高施捨的姿態。」而且,「她以尊重人類尊嚴的觀念在兩者之間建設了一座橋樑。」以有尊嚴的方式對待窮人,這一點是這麼重要,然而我們今天的很多人卻未必能夠真正了解。我們生活中已經習焉不察的對低保戶的「示眾」做法,讓受資助的貧困學生接受鏡頭捕捉的情景,如何改變這種做法,這都需要在基督精神支撐下的特蕾莎修女身上尋求解答。特蕾莎修女表現出來的生命品質就是一個很好的基督精神的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