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再好的東西一旦成了套路,基本上就失去了靈魂。這種東西只有研究價值,沒有學習價值。尤其是中國企業需要的高級管理人才,不管是大企業,或者是小企業,主要是企業家式人才。傻瓜化的學習方式,只能造就傻瓜化的企業。
【正文】
一個哥們,本來是某大學商學院院長。在一次商學院主辦的高規格會議上,校長禮貌出席。他在介紹校長時,先說其是「著名的數學家」;大約是怕別人聽不懂吧,他又鬼使神差地追加了一句:「是算數的」。在方言俗語中,「算數」等同於「算術」,也就是加減乘除算個數而已。三個月後,職務被免。
如果說數學家是「算數的」,那麼,攝影家就是拍照的,企業家就是管人理事的。
以前,在請人幫助拍照之前,先問的話是:「對不起,您會拍照嗎」?得到肯定回答之後,再求助:「麻煩您幫我們拍下照好嗎」?
而現在,如果你敢問別人是否會照相,那不是求助,而分明是在找茬惹事。
所以如此,並不是現在的人都忽然具備了拍照天賦,而是照相機傻瓜化了——照相不再是個技術活,僅僅是個力氣活(專業攝影除外)。
現在流行「快餐」:三分鐘學會五筆;五天掌握英語;——一篇文章、一堂講座就敢讓你學會營銷。
據說現在考研輔導機構生意十分紅火,我真不知道這到底是應考者的悲哀,還是招生者的悲哀,但我知道,這是中國高等教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