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化的烙印(三)

作者:越吃越蒙山人  於 2017-9-8 05: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9評論

不久前,多倫多市府廣場舉辦露天藝術展,這是我喜歡參加的一類活動,於是就早早過去挨個看了個遍,然後坐到噴水池邊的石台上曬太陽。這時有一對亞裔老年夫妻晃晃悠悠地走過來,老太太腿腳不利落,柱了手杖,老頭手裡提著一個印有國內知名廠商牌子的袋子。從外形風貌上看,估計這是咱們國內來的長輩。兩位老人走到我坐的石台的另一端,彎腰把策展方印製的宣傳冊頁鋪展開來,放到石台上,然後坐了下來。這下我看明白了,這種特愛乾淨的方式習慣基本上是我族人士特有的,因為在我們的祖居大陸,到哪都是黃塵一片,而其他地方的人就不一定能理解這種舉動的必要性了。比如說,多倫多這地方經常下雨,露天的石凳石台都是乾乾淨淨沒有灰塵,過往行人如果走累了想休息一下,就會隨性地坐下,極少有這麼在意講究的。過了一會,老倆口開始剝桔子吃,不知是吐核還是習慣性吐痰,那老男人隔一會就會撲地一聲仰頭向噴水池吐點什麼。弄得我心裡有點毛刺刺很不舒服。後來,一位估計是二老女兒的婦人走過來,操一口內地方言叫倆人上路。這二老慢慢起身離去,石台上留下橫七豎八幾張坐皺的廢紙,地上扔著幾塊桔子皮。

 

如果說上了年紀的人,習俗深忘性大,本意並不是要給他人帶來不便或不適,這也將就說得過去,可他們的那位正值中年的女兒腦子裡那根筋也不往別處轉,對眼前的一塌糊塗毫無反應。這種事我以前也經歷過,去年我在義大利佛羅倫薩火車站就見到這麼一位。佛羅倫薩是個非常繁忙的旅遊城市,可它的火車站候車室卻不是很大,統共座椅也就三四十張。在這等車離去的,大都是過往幾天玩得盡興身體疲憊,想找個地方坐下歇會的,但基本人人都很自律,在自己得到方便的同時也盡量給別人留有方便。候車室里人來人往,很是擁擠,大體上還是歐裔白人居多,偶爾幾個亞洲面孔,就很顯眼。我當時遠遠看到前面有排座椅最邊的三個座位上邊沒有人頭,可能是空著的。於是就拖著箱子走了過去,等到了跟前,才發現有個穿戴講究的中年亞裔婦人正橫躺在這裡,臉對著椅背在看手機上的中文微信。我抬頭看了一下周圍的人,倒是都沒有鄙夷之色,大家個個若無其事各有專註,有幾個雙手抱懷站在附近的外人,偶爾用眼角瞥一下這邊,然後相互間挑一下眉毛以示默契。

 

還有一次,我和幾個朋友帶家人一起去郊野划船漂流。一行人中有兩個十五六歲的半大男孩子,一個是在美國出生加國長大,行為舉止成熟穩健,另一個是在中國上完初中過來加國,長得高大俊朗,多才多藝。這一路下來,我們發現,那國外長大的男孩很會照顧團隊,當我們路遇淺灘時,他總會跳入水中幫助把所有的船都推動前行,到了岸邊他也會跑前跑后把所有的划艇固定歸位。 而那個高大俊朗的男孩卻從不下水推船,遇事總是需要大人提醒照顧。這次經歷讓我事後感觸頗深,關心他人的潛質好像不完全是先天的智商或情商帶動的,這裡很大的程度是來自成長環境和所處文化的熏陶塑造。老一代的人,思想上行為上總是讓人能看到固有習俗的影子,那其實就是一種民族文化的胎記,很難擺脫,很難去根兒。順應習慣,使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做事的方式都是天經地義,根本意識不到這裡可能存在的思維偏差甚至是人格缺陷。但是孩子們不同,尤其是受過另一種文化哺育的孩子們不同,我真的欣賞他們的純真正義和開放。

 

仔細想一下,我們都能明白,任何生物存活於世的最終目標都是要把自身的基因傳續下去。為了奪得自然選擇的惠顧而不被淘汰,這一過程自始至終都是排他的。人類當然也不例外。這恐怕就是我們天性自私的根本原因。自私其實就是一種自我保護,一種本能防範。也許,只有當我們需要在自身的本體存亡和自身的基因延續兩者之間做出選擇的時候,人性中的善和愛才能激發出奪目的光輝。這樣感人的事情,我們以前聽到過許多,比如有母親為了保護孩子,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掩護,擋住墜落的磚石;還有父親為了搶救患病的子女,不惜獻出自己的內臟器官,等等。但是,如果要延續要救贖的,不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不是自身的需要傳續的基因,我們還能有那樣的理念和智慧去為他人承擔那樣的道義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的列寧格勒戰役,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慘烈的殺戮事件。在那場時間跨度為28個月的戰鬥里,不算雙方投入的軍事人員,僅僅是在那座城市裡死亡的平民,總數已超過一百萬人。而這其中,有相當大的比例是死於德軍包圍造成的食物短缺。在戰爭開始的1941年秋,以當時蘇方面臨的惡劣條件,每個非戰鬥人員每天只能領到300克口糧,而這樣的配給額度依照庫存只能持續一個多月。當時,就在被幾十萬德軍鐵桶一般圍困住的列寧格勒市區里,在一幢大樓內,有一個隸屬於列寧農學院的種子庫。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種子基地,裡面儲藏了將近四十萬粒各種各樣農作物的種子、根屬食物以及風乾的蔬果。這些都是系主任尼古拉..瓦維洛夫(Nicolai Vavilov)帶領他的團隊,經過十多年的辛苦和努力從世界各地採集回來的成果。就在戰爭最為艱難的時候,這個團隊的每一個成員都在拖著虛弱的身體,輪班保衛倉庫裡面的種子。在後來的日子裡,他們中的不少人一個個在飢餓中死去,其中一位成員在臨死前留下的一封信中是這樣寫的:當全世界沉淪於戰火之中時,我們守護這些收集來的食物的種子,留給未來的人們。。。

 

由於反對斯大林認可的學術權威,尼古拉.瓦維洛夫被當局逮捕,1943年餓死在離他的同事不遠的一所監獄里。後來,為了紀念這位為人類文明作出過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世界上有許多種子基地就是以瓦維洛夫命名的。而現在對於我來說,每當有人提起人性,讚譽人性的光輝,就會讓我想起瓦維洛夫,想起列寧格勒曾經有過的那些飢餓難捱的日子。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7-9-8 06:12
不敢以背後強大的後盾自豪!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7-9-8 07:05
      
回復 舌尖上的世界 2017-9-8 07:36
我寫過一篇《告子的人性觀》。告子說:「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你這裡提到的,正是告子講到的'義'的部分,外也,非內也。'義'由後天得來,大概更像是一個'烙印'吧?'民族烙印',想要除掉不容易,也會很疼。 但是只要有決心還是可以除掉它。我看牧人兄就沒有什麼烙印了。怕的是有的人還覺得自己屁股上那個烙鐵印兒還挺美觀,不但自己欣賞著還要亮出來求圍觀,就像我的故事裡孟子到了美國還想用他那個中國的'義'來說服人。
回復 白色百合 2017-9-8 07:58
感覺說得挺實在的,並沒有誇大。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9-8 08:28
民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的是一個一個人。山人兄談到的那些國人,也就是今天生活在中國的十四億人,他們「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這些人身上的「胎記」,是六十餘年來共產黨給印上去的。共產黨之反傳統人盡皆知,不是習包子今天裝模作樣地捧捧傳統就可以掩蓋過去的。因此民族胎記何以形成,我們當深思。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7-9-8 10:25
fanlaifuqu: 不敢以背後強大的後盾自豪!
五味雜陳都有。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7-9-8 10:30
舌尖上的世界: 我寫過一篇《告子的人性觀》。告子說:「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你這裡提到的,正是告子講到的'義'的部分,外也,非內也。'義'由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你和徐福兄都提到胎記未必準確,我也是這樣想,主要是為了標題黨,這樣出來招人興趣。其實我這幾篇里說的幾件事,都是針對北美這邊的情況有感而發,又不想太直接,只能點到為止了,你懂的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7-9-8 10:31
白色百合: 感覺說得挺實在的,並沒有誇大。
都是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例。(除了二戰那個)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7-9-8 10:34
徐福男兒: 民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具體的是一個一個人。山人兄談到的那些國人,也就是今天生活在中國的十四億人,他們「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這些人身上的「胎記」,
徐福兄明鑒。
不過稍有不同的是,傳統中也有好的有負面的,這是我的一點體會,未必全面,謝謝留言點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4: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