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營的東口正對著的就是雍和宮, 這是一座藏傳黃教喇嘛廟。以前聽說那是年少的皇帝大婚前,去看歡喜佛接受性教育的地方。而提起歡喜佛,應該容易讓人聯想到密宗雙修這種玄妙的外域心法,不過說起來那與普通民眾對福祉的簡單期盼不能直接對應,所以印象里這兒並不是常人朝拜的熱門場所。沒想到近些年這裡香火漸旺,平日里前來祈福瞻仰的人流就絡繹不絕,到了逢年過節這四下里更是水泄不通。
信仰的井噴帶動了經濟的繁榮。雍和宮大街上的佛事法物商店一家挨著一家,櫥窗里擺放的物件大多粗俗低劣,放射出來的金光和異彩雖然虛假但也喜慶。穿插在這些熱鬧商戶之間的,還有不少門臉窄敝的命相館,裡面悠閑坐著得道的高人。看上去,他們的神情和裝束好像帶有時光穿越的痕迹,惺忪的睡眼向門外的行人投遞著詭秘笑意。真的搞不清楚信徒們的信仰邏輯。雖然佛爺們的心懷以大慈大悲的居多,但他們真的稀罕得到這種廉價紙糊的元寶貢品嗎?不知道是信不過住持的喇嘛還是信不過自己,誠心恭拜后,出了廟門還非得要找相師除疑解惑一番,要不燒了香回去心裡也不踏實。
往前走不遠,來到國子監街路口。從寫有成賢街的彩繪牌坊下走入,路兩邊小店的主題還是以拜佛求福居多,這不得不讓人感嘆釋迦牟尼在中國大眾文化中的影響力和生命力,即便如儒術國學腹地之國子監周邊者,尚難擺脫此消彼長之勢也。快到孔廟時,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觀。這裡的衚衕顯得寬闊端莊,整條街都庇護在濃密的國槐樹蔭下,給人以先人有德文風雋永的感覺。這時我見路旁有一石碑,上書官員人等到此下馬一類的字樣。剛要舉起相機立個存照,就聽身後一聲急促尖銳的鳴笛,一輛加長版黑色奧迪A6轎車從旁邊絕塵而過。看樣子還是有不少有來頭的人喜歡與聖人互為鄰里的。
我對孔聖人的第一印象來自小時候看到的批林批孔宣傳材料。我那時候是小學校里的多面手,在出黑板報時,就也學著把孔子畫成一個有漫畫上劉少奇那樣的酒糟鼻子,穿著件邋裡邋遢肥大袍子的破落戶形象。這落魄的老頭子用破竹竿挑了個大印,下面有幾節竹簡搭成的台階通向大印。竹簡上歪歪斜斜地寫有學而優則仕幾個大字。成年以後,斷斷續續粗讀了一下《論語》,覺得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諸強並列時期,孔子的思想還是相當先進的。這個性情溫和的老夫子,鼓勵仁愛,提倡自律,講求誠信;一生奔波不已地試圖在剛剛脫離蠻昧的社會建立文明的秩序、得體的禮節和高尚的道德。你當然不能用現在的標準逐條衡量論語內容的對錯,但老先生那份克己奉公的精神還是著實令人讚佩的。把孔子的思想搞僵化的其實是孟子以降的諸代腐儒。就像王小波說的,這孟軻身上有股子邪火,容不得別家理論,經他手而續下來的儒學再經過董仲舒朱熹等人的調理,真就成了禁錮文明發展的枷鎖。所以五四時期提出的打倒孔家店口號,矛頭所指恐怕是有失偏頗。
回想起來,那時候偉大領袖把林彪犯上叛離的深層文化原因歸結為儒家思想的流毒,進而遷怒於孔子,當然是有他的道理的。這是因為如果對照孔子對君子美德的規範,就會發現毛主席的所作所為很多都是與之背道而馳的。首先,按照孔子理論,毛主席根本就不是一個仁者,也就是說不是好人。君子去仁惡乎成名?仁者要懷德要愛人,要以和為貴,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但毛澤東篤信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他認為共產黨的哲學就是鬥爭的哲學,與人斗其樂無窮。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使君以忠。毛澤東是肯定會要求大家表忠心的,但他不會對手下人使禮,至少在文化大革命以後從來沒有過。他可以輕易地用一個小手指頭把國家主席打倒在地;他可以隨時敲打當朝總理讓他感到如履薄冰;他可以大發無產階級震怒,迫使元老們噤若寒蟬痛哭流涕。。。孔子還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憑心而論,這點主席他老人家好像做的不錯,他自己不願意做國家主席,就勸林彪也別做。但林副主席不明就裡,最終毀了自己。政治啊。
如果對當下西方發達國家主流社會所表現出來的文明素養進行一下比較分析,就會發現他們所推崇的那些高貴品德有許多就是孔子曾經教誨過的。比如仁慈博愛,自尊自律,誠信守道。。等等,等等。也許是他們引進了,也許是我們丟棄了。不管怎麼說,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學院的興辦和推廣沒準真是大有必要,只不過側重點不應該是在國外反而應該是在國內。
我緩緩地轉身,將朱漆的大門留在了身後。這時從那黃瓦蓋頂的院落里傳出一陣古鐘的低鳴,這讓我突然想起了馬勒。是的,孔子是愛樂的。而對這位萬世師表的聖人來說,只有馬勒第二交響曲的第五樂章最能般配。那壯麗的鐘鳴,那渾厚的合聲以及那浩蕩的樂章。。。。
這樣的院落在國子監,說它市值US10M不為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