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少時的命運

作者:越吃越蒙山人  於 2014-1-20 23: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冷眼向洋|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4評論

關鍵詞:命運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是一首公認的傑出作品,尤其是那宏厚深沉的起始旋律,能一下子讓人把注意力凝聚起來從而隨著樂曲的展開全情投入。但我卻對這段著名的曲調內心存留一種敬而遠之的心態。究其原因是三十多年前上大學時的基礎英語課,用的聽力教材是來自英國的《新概念英語》,那是由九十幾個小故事組成的教程。每個故事開講前用貝多芬的這段命運在敲門作為序曲。經過幾個學期反反覆復的聽音折磨,當我也能把那幾十個英語小故事不打磕巴地念出來聽進去后,內心對這段音樂也就有了一種習以為常的感覺,弄到後來甚至有了一種條件反射的糾結。這種難言的心態一直延續到今天,如果某張名曲唱片集中有這段曲子,我會按快進鍵將它跳過。不然當我聽到它開始時那幾聲莊重的弦樂齊奏時,我的耳部肌肉還是會莫名奇妙地緊張,手好像也會不由自主地做持筆狀,似乎是要隨時為命運的考題選擇答案。其實貝多芬的音樂是寬厚優美的,再怎麼樣也不至於讓我反感抵觸。而不少我們從小以處子之身接受到的那些讓人眼神發直舌根打結的顛撲不破的真理和頌揚之詞,後來回想起來真是常常使我心裡添堵,感覺膩歪。

60年代初是我們出生的時代。後來我們慢慢知道,那真是艱難的年代。在那樣的日子裡,由於沒有東西吃,很多人要扶牆才能支撐住身子站在屋外曬太陽。那時許多適齡婦女根本就是喪失了生育能力的。而我們能在那麼困難的時期受孕於母體之中,最終降生於人世,真是應該感謝命運的安排。當然我們小的時候被灌輸的是要感謝黨和毛主席,說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的一切。要按當下新興人類說法,這種無論在邏輯上還是生理上都是荒謬可笑的論調肯定是會被歸入腦殘一類的,但當時大家還是不厭其煩地天天頌揚毛主席的偉大和共產黨的恩情,生怕說晚了說少了,不能顯示出自己的積極不說,弄不好馬上就要有好瞧的了。我不記得看過多少篇歌頌文章讚美毛主席與人民同甘共苦,說是在三年災害開始后他老人家就堅決不吃豬肉了。呵呵,偉人能從這等小事做起樹立風範,真令人敬佩呀。但後來又看到一出自主席身邊工作部門的資料顯示,根據蘇聯專家為主席做的全面健康檢查后的報告建議,毛主席他老人家不應再多吃肉類食物。所以根據那份專家建議,60年後的主席食譜刪掉了老人家以前偏愛的大肉菜肴而增加了不少海味選項。我記得的叫得出名的海鮮類菜品有:紅燒對蝦,燴海雜拌,干燒黃花魚等等。難怪紅光滿面的老人家那時候在北戴河海邊勝似閑庭信步地吟誦出: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

另外一個讓我看后嘆羨不已的史實報道是,就在對飢荒嚴重的地區進行武裝封鎖以防階級敵人外逃要飯給社會主義祖國臉上摸黑的同時期,中南海最受歡迎的娛樂活動是晚間舞會。當時各兵種文工團中的年輕舞蹈演員被引見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面前,這時大家彼此間摒除地位隔閡,相擁起舞盡享歡樂。據說主席的舞姿以嫻熟而不拘泥節奏著稱。而日後在很長時間都能輕易出入中南海進入主席內居、被偉大領袖詼諧地稱為孟夫子的空政歌舞團的那位長相可人的女戰士,就是在這種場合得以和偉人結成忘年之交的。在恩情浩蕩的鼎盛期,連堂堂我人民解放軍空軍總司令和政委有時都不得不放下身段,通過小孟了解最高統帥的近期動態,可見颯爽英姿的女兵能敵上將軍不是虛言。主席的風趣幽默也是他身邊那些心智簡樸的人們樂於稱道的,我所見到過的老人家跳舞的照片,所表現出來的無一不是周邊所有的人都在咧嘴歡笑,這足以說明偉大領袖的人格魅力。據一知情者回憶,一次舞會中間,老人家舞到興處,全然沒有察覺腳底下的鞋墊從後跟向上滑出半截,那白色的薄布墊隨著音樂節拍在黑皮鞋的反襯下一跳一跳地特別滑稽扎眼。隨從們可都不敢笑, 也不敢上前打擾興頭上的偉人。待曲終退場時,才有人上前提醒。主席見狀哈哈大笑道:你把人家踩在腳下,他不造反才怪。直到這時周邊的人們才附和著把肚子里的笑聲放了出來。

常言道富貴思淫慾,家貧出孝子。在那些粗通文墨的開國將軍們,遵循毛主席的指示,躲在被窩裡與年輕的愛人手捧《金瓶梅》,一起批判地研究這部封建主義的反面教材的時候,生活在一窮二白的中國大地上的革命青年們卻在根據最高指示,把火紅的青春獻給了黨。很難說大夥當時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反正我們耳濡目染的都是無限熱愛的誓言。到了文革時期,這種被忽悠的痴情發展到了極致,而真正的男女間的情愛卻被斥作腐朽庸俗。時隔30多年,現在我也不知道對那時的童真是該懊悔呢還是慶幸,不管怎樣,命運之神很晚才來敲愛情之門並不是件值得自豪的事,可你我不也沒轍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3

支持
5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4-1-21 00:08
老兄文字功夫了得,當然也來自於豐富的素材!
回復 總裁判 2014-1-21 00:27
當年滿懷理想,躊躇滿志,具有遠大抱負者,「第五」是百聽不厭的。
最早那個時候,首先聽百代公司的78轉膠木唱片,後來晚上悄悄把工會台式錄音機偷回家,約幾個朋友通宵達旦,次日悄悄放回去。「第五」少不了的。
回復 xqw63 2014-1-21 01:44
同時代的人,接受的教育也相同,樓主說的東東,咱感覺就象昨天發生的一樣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4-1-21 04:22
fanlaifuqu: 老兄文字功夫了得,當然也來自於豐富的素材!
謝謝高抬。願意交流可以上wxc找同名博客,那東西多點。我也是剛開博,不知道哪好。現在看『WXC好像讀者的水平參差不齊,但那裡編輯倒對我每篇都推薦,這裡的編輯口味不同,所以再發一兩篇,不行就還是堅守WXC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23 02: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