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常懺悔解惡念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6-10-2 13: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白話佛法|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觀音堂
佛經說,這種感覺「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露水,早上太陽還沒有出來的時候,你看見很多的露水在樹梢上,等到太陽一出來,那些露水就沒了,所以過去形容夫妻叫露水夫妻,講的就是兩個人的感情很快就沒了,儘管曾經有過一段情。應作如是觀,就是要把一切都看成是很自然的東西,就是實實在在地去看這個世界,不要把它看成過於美好,想一想猶如我們的旅遊很快就要結束了,結束之後,我們要回到自己的家去。就像看煙花的人一樣,看煙花的時候特別開心,看完煙花之後躲在人群中慢慢地回到你自己的家,所有的這些都如夢幻泡影。懂這些,我們的心才會學正理,正理是什麼?就是正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因為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不是我們的,這個世界過幾年就是年輕人的。我們年輕的時候這個世界是我們的,但是我們現在老了,這個世界又屬於年輕人的。你們現在電腦玩得過年輕人嗎?年輕人的手快得不得了,而我們年老的手是顫抖著打鍵盤。
要明白,正教正等正覺是什麼意思?學的是正的東西,一點都不偏差,看這個世界是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師父問你們,你們以為現在這個世界是怎麼樣的呢?這個世界現在是病魔纏身,你們說哪個人沒有病啊?現在人的思維邪念叢生,哪個人腦子裡想的是正的?動的都是小腦筋,想占人家便宜。所以,要正就是不能去賺別人的便宜,佛教導我們,以無我和無為來發菩提心,這就是正。如果你今天腦子裡想的都是別人,沒有自己,你就是無我。無為是什麼?就是我沒有做什麼,就像師父今天開始跟你們講的,都是因緣,我沒救什麼人,我也沒有什麼功德,我沒有什麼作為,我沒有自己,有了這個概念之後,我們的菩提心才會出來。腦子裡整天想著別人的人就是菩薩,你腦子裡一點都不能想自己,如果你今天想著自己,你就不是菩薩,因為菩薩是大無畏的,菩薩是一個有智慧的、只想著眾生而沒有自己的人,所以要發菩提心,有這樣的緣你才能救度眾生,才是屬於無我的菩提心。無我的菩提心就是沒有自己,心中只有別人。希望你們學佛人心中要永遠沒有自己,如果天天想著自己,那叫自私,因為有了自私心,很快就會有了自利心,自利心就是整天為自己的利益盤算著、想著,那就是自私自利。
救度眾生就是緣起的無我的精神,你今天腦子裡想著要救別人,你已經緣起了。緣起是什麼?就是你已經在心中緣分開啟了,緣分開啟了什麼呢?就是無我的精神,就是不想自己,開始想別人了。你們今天學佛,回到家就會想,我要想別人啊,別人多痛苦啊,別人多難過啊,某某同修真的很可憐。師父覺得有些佛友真的是無我,就是想著別人,他們打進電話來,不問自己的事情,就幫很多同修問問題,這些佛友就具有無我的精神,這些佛友就具有菩提心。而有些人,你們都聽得見的,電話打進來就說,台長啊,幫我看看我老公,看看我孩子,看看我家誰誰誰的。無我的人,一切煩惱化吉祥,因為你有無我精神,你就沒有煩惱。
要斷盡一切成無性。你如果把自己的雜念全部斷完了,你才會變成無礙的心。就是說,如果你把人間一切自私自利的心全部去除了,你才會擁有沒有阻礙的心在人間活著。用無礙的心,才能換取無有雜念的本性。師父跟你們講,斷盡一切四個字多難啊,想斷盡一切多不容易啊,實際上這就是成就的實相。想成功的人,要塵緣再起啊,過去我們有很多的惡緣,我們把它化掉了之後,我們現在學佛修心沒有自己,只有別人,這個成就了你的一個善緣,你心中都是佛緣、都是善緣,你重新開啟了你的心靈、靈魂,這樣你就會擁有成就的實相,這裡說的成就的意思就是成佛。很多人說,我要成佛,那你怎麼樣成佛啊?做點好事啊?成佛就要忘我,把自己徹底地忘記,就沒有自私自利了,那樣學佛你腦子裡想的才都是別人,如果塵緣再起,你們現在做什麼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我怎麼辦?我划不來了,所有的一切以我為重,還談得上做好事情嗎。
學佛人要能自主生死,就是說自己來做主自己能生能死。很多人婚姻失敗了,人是活的,但是心死了,這就是他已經死了,凡是心死了的人,就是已經死了。很多人就是活死人啊,活得像個死人一樣。很多人死了,卻像活著一樣。菩薩涅槃之後,我們這多人在祭拜他,對不對?菩薩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雷鋒過世了,但是他做了這麼多的好事,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而那些偷搶殺盜姦淫的人,關在監獄里,什麼都沒有,跟活死人一樣。所以,人要懂得自主生死,就是千萬不要讓自己毀滅自己的良心和本性。我們中國人經常講一句話「你憑良心講講看」,就是讓你用你的本性來講講這個事情,你應該不應該這麼做。
修戒律常懺悔就會解疑惑,你天天修戒律,而且經常懺悔自己做錯的事情,慢慢地你就會什麼都明白。不明白是因為你沒有戒,不明白是因為你沒有懺悔,所以你的疑惑就一直在心中。舉個簡單例子,媽媽跟你講,吃飯要大家一起吃啊,你就沒聽,自己一個人先吃,大家用鄙視的眼光看著你,那你不就是迷惑了嗎?如果你聽媽媽的話,大家一起吃,這是戒律,否則的話,人家會看不起你,說你沒有教養,你守戒了,那你的疑慮就被打消了。
積累功德很重要,要用正確的心態去待人處世。什麼叫正確的心態、什麼叫不正確的心態呢?正確的心態就是我沒有占你的便宜,我沒有想在你身上貪什麼。你們去度人,有的人看見這個人長得好看就去度他,有的人看見這個人有錢,就去度他,有的人看到他在某一個單位里當領導,以後想在那兒去工作,就去度他,這些都已經是不正確的心態了。正確的心態就是要懂得積累功德,然後常思佛恩,就是要經常地感恩菩薩。感恩觀世音菩薩,給我的生命注入了青春活力,因為有觀世音菩薩,我們才會有今天。如果沒有觀世音菩薩,可能我們到現在還稀里糊塗地活著。師父經常跟大家講,要常思佛的恩情,就像我們在人間要常思父母的養育之恩一樣。你今天能夠有這個身體,不就是爸爸媽媽從小對你好嗎?自己不捨得吃,給你吃。今天你還懂一點禮貌,是因為爸爸媽媽懂禮貌影響著你。
要常思佛恩,要常念佛法,要常思己過。經常想著,佛法說的不能這樣,佛法說的不能那樣,經常想想自己做錯了什麼,我過去都做錯了,天天想我已經做錯過的事情,你以後就不會做錯了。你天天想自己沒有做錯,你很快就會做錯了。要常存善念,好的念頭要放在心裡,放在腦子裡,才能正氣浩然。當一個人的心中全部都是好的念頭,他的正氣就足;如果他的心中全部都是不好的念頭,他很快就沒有正念了。沒有正念的人,他就會有邪念;有邪念的人,他很快就會有惡念。所以,想要沒有惡念的人,必須先要控制好自己沒有邪念。師父舉個例子給大家聽,一個男的如果看上一個女的,先是有邪念,邪到後來得不到手,就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這個時候他就變成惡念,他的毛病是在於先有邪念,然後轉換成惡念。所以做人要先有幫助人家的心,叫善念,然後慢慢地來經常幫助人家,覺得人家可憐,要慈悲他,那麼才能成為善念。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心靈法門倡導者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08: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