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紛擾紅塵悟得禪心 污泥不染佛性長存(上)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6-5-14 13: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白話佛法|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2016年5月11日盧軍宏台長比利時玄藝綜述大型解答會開示摘要
佛光普照遍法界,天涯共修若比鄰,敢問佛光何處有,普照宇宙遍心靈。
感恩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感恩龍天護法,感恩各位嘉賓和來自世界各地的佛友、義工們,大家好。
比利時文化悠久,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旅遊景點遍布全國,首都有聞名世界的滑鐵盧古戰場,人民真誠重感情,處事謹慎講道義。今天能夠到美麗的比利時來弘揚佛法、傳承佛學精髓、發揚中華傳統文化,感到無比殊勝,法喜充滿。
改變現實人們思維上的障礙最為重要。當今世界,家庭的煩惱、社會的爭鬥,每個人都活在一種思維緊張、恐懼、憂鬱、自閉的行為和思維當中。地震、水災、飛機失事、恐怖襲擊,造成了人們的心靈傷害。佛教呼籲和平,包容和諧,圓融,讓人類的心靈安寧,恢復人類基本的道德觀,通過佛學的哲理人生去解脫人的精神壓力,消除恐怖,正如《心經》中講的無恐怖故。從比利時2015年核電站爆炸引發的火災,到今年恐怖襲擊造成的死傷人數為兩百多人,全世界憂鬱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有三億五千萬人,每年因憂鬱症死亡的人數是一百萬人,心理疾病已經成為人類的第二殺手。佛陀讓我們認清這個世界的真諦,就是苦空無常。佛說,因為人在這個世界的一輩子都是辛苦,到最後還是一個苦;離開人間一切帶不走,家人、孩子、財產,稱為空;在人間沒有一件事情是永遠的,連我們身體上的牙齒、頭髮,所有人間的一切都不能長久,所以婚姻、工作、身體,通通稱為無常。懂佛法就能把人間看穿,放下思維當中的包袱,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人之所以痛苦就是用有限的生命想獲得無限的慾望,就是人們得不到所承受的痛苦。孔老夫子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就是說,人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人最擔心的是能夠讓自己了解自己。學佛就必須要知道,我今天在人間做什麼,學了什麼,我今天貪了沒有,恨別人沒有,做傻事沒有。不貪就是平安,不恨就是感恩,不愚痴就擁有了智慧。(掌聲)
人生有五個特別迷惑的事情:人的痛苦就是一直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得不到的東西就是沒緣分,得不到卻一定要得到它,就增加了痛苦;人最大的罪過就是自欺欺人,很多人一輩子的痛苦就是因為不斷欺騙自己,說「這個事情沒有關係,可能他會認識的,可能他會知道理解我的……」或者用認為別人和他一樣的觀念和心態來處理解決問題;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當一個人在感情上、錢財上痴迷的時候,很難說通,就像父母勸孩子「婚姻非兒戲,要看看準」,孩子說「我就要嫁給他,我覺得他很好」,所有的一切都是痴迷,當一個人迷了,就會做出很多痴的事情,很多人玩賭博遊戲,最後輸盡家產,他就是不能自拔;人最煩惱的事情是爭名奪利。我昨天在佛友見面會上講,很多過去的偉人都以為自己在人間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情,但是要記住,這個世界很多事情隨著時間過去了,不要去爭不要去搶;人生最大的破產是絕望,一個人能夠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希望,當一個人看不到希望的時候,就是絕望。學佛人要有境界,要懂得這個世界永遠存在希望,希望大家不爭名不爭利,好好的隨緣,好好的修心,為這個人類人間和世界的和平作出更大的貢獻,為每個人和藹的家庭、和睦的社會,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掌聲)
學會人生最幸福的兩件禮物:學會寬恕別人,你就會得到幸福的源泉;學習掌握人一生最大的財富,就是健康。33歲的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子,他金庫滿地,要什麼有什麼,還有皇位等著他,最後他失去了生命,而我們今天沒有過多的要求,我們擁有了人生最寶貴的生命。生命是你唯一的財富,很多人用唯一財富換來了無常的物質、錢財、和名譽,最後一切都歸空了。能夠想通想明白的人,就會快樂,就會擁有健康。學佛的人才能想得通,想得通的人就是佛法講的開悟。(掌聲)
人騎自行車,兩腳使勁踩,一小時只能10公里;人開汽車,一踩油門,1小時能跑100公里;人坐高速鐵路,閉上眼睛,1小時跑300公里;人乘飛機,吃著美味,1小時能跑1000公里。學佛也是一樣,你同樣在努力,不一樣的平台、載體或法門,結果會得到不一樣的效果。學正法,讓自己脫離煩惱痛苦,能改變自己的人就是一個解脫之人。(掌聲)
在一條很古老的街上,有一位老鐵匠,過去是打鐵的,由於早已沒人需要那種定製的鐵器,而改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和傳統,他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也不吆喝,也不還價,晚上也不關門。你無論什麼時候從這兒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手裡一個收音機,身旁是一把紫砂壺。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好夠他吃飯和喝茶。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心裡非常滿足。有一天,一個古董商從老街經過,偶然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因為那把壺古樸雅緻,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沖著裡面一看,果然,壺內有一個印章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有捏泥成金的美譽,據說他的作品現在僅存3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里;一件在中國台灣地區某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裡,是1993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16萬美元的拍賣價買下的。商人端著那把壺,非常開心,想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然後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的時候都喝這把壺裡的水。壺雖沒賣,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邊上,現在他過一會兒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他怕別人偷走拿走,這讓他自己心裡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后,蜂擁而至,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的人晚上來敲他的門,把他的生活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當那位商人帶著20萬元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把左鄰右舍全部找過來,當場把茶壺放在桌子中,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後來,老鐵匠一直賣鐵鍋、斧頭和拴小狗的鏈子,據說他活過了百歲。就這樣,老鐵匠打破了名利對心的束縛,重獲寧靜。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有時候貪了就會不安。想一想,我們在人間多少事情不就是我們貪了嗎?如果我們今天不貪,我們知足,我們很快樂;但是我們今天不寧靜了,心不安了,才生出很多煩惱。
一個母親生了一個孩子很開心,生了兩個孩子很快樂,生了三個孩子都是女兒,她一定要生個兒子,第四個終於生出個兒子,但是是唐氏綜合症,從兒子出生之後,家裡就變成雜亂無章、痛苦不堪。人不貪就是幸福,人學的寧靜一點,可以沉澱出生活中雜亂的浮躁,過濾出你的膚淺和草率。人性的劣根性必須避免,佛家的清凈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人活在世界上要心安理得,心安理得的人比氣急敗壞暴跳如雷的人更具有涵養和理智。我們要參悟佛陀的智慧,不要輕而易舉的起心動念,這樣才能達到「心靜則萬物莫不自得」的境界。其實人生何必貪瞋痴,明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隨青山綠水而舞,隨人間紅塵之緣,視人間名利為塵土,此心常在靜處,榮辱得失盡在一笑的開悟之中。(掌聲)人生常在靜中,紛擾紅塵,悟得禪心,人生常在開悟當中,污泥不染,佛性長存。(掌聲)
有一個鉅賈,非常有錢,但是在動蕩年代,為躲避動蕩,把所有的家財置換成金銀票,他特製了一把油紙傘,將金銀票小心地藏進傘柄之內,然後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帶上雨傘準備歸隱鄉野老家。不料途中出了意外,他因為太累,在商店邊上打了一個盹,醒來之後雨傘不見了,這把雨傘就是他全部的身家性命。鉅賈畢竟經商數年,很有智慧,他不露聲色地仔細觀察,發現隨身攜帶的包裹完好無損,斷定拿雨傘之人肯定不是專業盜賊,估計是過路人順手牽羊拿走了雨傘,此人就應該住在附近。鉅賈於是就在此地住了下來,購置了修傘工具,干起了修傘的行業。春去秋來,一晃兩年過去了,他也沒有等到自己的傘。但是鉅賈在修傘的過程中,了解到,有些人的雨傘壞得不值得一修的時候,就會扔了買新的雨傘。鉅賈於是又改行「舊傘換新傘」,並且換傘不加錢,一時間前來換傘的人絡繹不絕。不久,有一個中年人夾著一把破舊的油紙雨傘匆匆趕來,鉅賈接過一看,正是自己身家性命都在裡面的那把雨傘,他看見傘柄處完好無損,鉅賈不動聲色給了那人一把新傘,最後得回自己所有的金銀券。這個故事告訴大家,人要有耐心等待,我們很多事情是在等待中得到更好的結果。
學佛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當你種因的時候,果在後面才會給你回報,當你得到果的時候,新的因又種下去。人要懂得安靜,要懂得乾淨,安靜的人有恆心,堅持的人有力量。想一想,哪一個人的成功不是靠堅持和努力?今天我們學佛念經,就是為了將來修出六道,成全大我,今天能夠幫助別人就是廣結善緣。有人問我:「盧台長,為什麼有的人有人緣,而我沒有人緣?」人緣,就是因為你廣度眾生,才能結成善緣,這些善緣就是你以後的人緣。克服自己的浮躁,因為浮躁會給自己增加煩惱;忘記已經失去的痛苦,去找回自己本性的善良,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未來的還沒有到來,今天的也會被無常奪去,所以金剛經說「過去不可得,未來不可得,現在不可得」。(掌聲)
學會放下是人生的必修課,是人生各個階段必須面對的挑戰,這也是我們在社會中應該掌握生存的藝術。很多人為了得到某一個位置,不惜花出所有的精力,最後得不到,他變得憂鬱症,有的甚至自殺了,這就是他放不下。快樂與否實際上在於心裡放下和不放下的平衡之間。我們做人要正直,學佛至少要有寬廣的胸懷,處世要懂得放下、厚道。如果在心中放不下這個世界的名和利,就是在心中播下了不幸的種子,因為我們放不下慾望,我們人胡亂地猜忌、煩惱、嫉妒,放不下這些,就是無端的讓我們折磨自己的心理,尋找煩惱,傷己的同時經常還會傷害別人,而讓自己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可憐和最可恨的人。學佛人要放下自我,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有一個賣花瓶的挑夫挑著扁擔急匆匆的往前走,突然一個花瓶滾下來砸個粉碎,挑夫看也不看繼續往前走,別人在邊上說:「你花瓶打碎了,你花瓶打碎了……」他說:「想一想花瓶打碎有什麼用,不會再合起來了,好好保護好現在的花瓶吧。」學佛人的心態就是修佛學佛成功的基礎,擁有慈悲的心態,你能在這個世界中永無敵人,能夠戰勝自己的人就是戰勝了自己的心魔。(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心靈法門倡導者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5: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