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菩薩甘霖普降獅城 學佛成就光明之道(下)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6-5-7 13: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白話佛法|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1評論

關鍵詞:光明

——2016年4月23日盧軍宏台長新加坡法會開示摘要
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在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追求、不給自己煩惱,沒有人會逼著你煩惱,別人永遠不會給你煩惱,煩惱來自於你內心的放不下。中國傳統文化講「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就是說,如果你不去跟別人爭、跟別人斗,天下沒有人會與你爭鬥,實際上不爭就是一種佛的境界。(掌聲)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在一個飯店裡,在衛生間兩個人碰上了,為了爭一個衛生間的位置,一個年輕人一拳就將一個老人家打死了。現代人火氣大,沒有修養,視生命為兒戲。佛法講,無爭的世界是我們真實心靈的世界,無欲無求才能無事。仇恨永遠不可能化解仇恨,只有慈悲才能化解惡緣,一切惡緣本屬虛妄,人知道這一點,就要學會原諒別人。能夠原諒別人就是原諒自己,你傷害別人,第一個傷害的就是你自己,創造我們各種的情緒。負面情緒並不一定是外面的環境,而是我們的心。好好管控好你們的心。現代大學這麼多學科,從來沒有聽過心靈管理。這個世界上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把它認為是一種常態,很正常,只要在人間就會有這種事情,你就想得通了,想得通,心裡就會明白,這樣你的心才不會變態。希望每個學佛人都要想得通。經常有人問台長「什麼叫開悟」,告訴你們,想得通放得下的人就叫開悟。(掌聲)
佛法講,「知足之法就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也是一個法門,一個人,學佛也好,不學佛也好,能夠知足的人就能夠富有安樂;「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在天堂,亦不稱意」,知足的人睡在地板上也很滿足,不知足的人就算到了天堂也不會心滿意足;「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想一想,阿拉伯王子33歲離開這個世界,他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擁有黃金、美女、王位,他什麼都有,但就是沒有命,我們今天不能像他一樣富有,但我們今天還活著,就是最富有的人。(掌聲)
傳說八仙當中的呂洞賓喜歡到人間走走,有一天他下凡,發心救度有緣眾生。他看見一個少年淚流滿面,於是上前問道:「小朋友,你為什麼要哭啊?」少年嘆了一口氣說:「我母親卧病在床,家裡沒錢請大夫,我想出去做工,可是母親沒人照顧!」呂洞賓一聽,心裡竊喜,心想難得世間還有這麼孝順的孩子。為了資助這個少年,呂洞賓使用法術,將自己的手指變成金色,然後指著一塊很大的石頭,「變」,將石頭瞬間變成了黃金,並交給了少年。沒想到,少年卻搖搖手,表示不要這塊黃金。呂洞賓心裡更是歡喜,這少年竟是一個不貪戀黃金的君子。呂洞賓問:「你為什麼不要黃金?這足夠讓你們母子幾年不愁衣食住行。」少年一臉貪相地說:「你給我的黃金,總有用完的一天,我要你的金手指,以後只要我需要錢,手指隨意一指,遍地就是黃金。」呂洞賓聽了,嘆息一聲,飄然而去。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就是這樣,越是擁有多,越想索求更多;擁有越多,就越墮落。人有慾望,但不能貪心。學會知足,才能得到人間真正的幸福快樂。(掌聲)
人有時候活在這個世界上看不到光明,一旦看到光明又不能走對自己的路,就像蒼蠅趴在玻璃上一樣,能夠看到光明卻找不到出路飛出去。我們人也是這樣,有時候知道我們的未來會非常好,但是找不到一條讓自己離苦得樂的道路。所以一定要學佛、要開智慧,學會放下,知足常樂,不要像無頭蒼蠅一樣在人間東撞西碰,讓自己墜毀在五欲六塵之中,找准自己的路好好走下去,那就是你的光明之道。(掌聲)
碰到事情不要因為心中的浮躁而搞砸很多事情。想一想,我們心是不是被某一件事情捆住、綁住?為小事情生氣的人,一定是沒有智慧的;因為別人一句話、一個表情,而傷害自己幾天、一個禮拜的人,實際上就是被外境所染;放不過自己的人,就是被別人牽住感情的人。要放下,要用智慧的慈悲處理問題。我們人不會想不通,我們心能夠自在因為我們放下。不管在任何情況,心要平靜,海納百川,能放下別人對自己的任何意見,就是慈悲;心裡能夠放下自己,就是智慧。(掌聲)
人間的煩惱有時候就是僅僅從別人的一句話,人家無心說了一句話,你卻有意地接受,而傷害自己。別人傷害你一次,你回到家不停地生氣,就是傷害自己一百次。人間的煩惱就像毒蛇一樣,緊緊地在心中纏繞著,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心一動,就觸動了它,毒蛇就會咬傷你的心。一個人修心就要修正自己不好的念頭,修行就要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什麼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就是每一天要反省自己做錯了什麼。學佛的智慧是讓你擁有理智,一個人做人要有理智,才不會不講道理,沒有智慧的人,沒有理智,才會擁有業障,所以佛法講少智才會少理。學佛就是讓你變得更加理智、更加智慧,這就是人成即佛成。(掌聲)
在康熙年間,貴州巡撫劉蔭樞告老回鄉后,想用一生的積蓄為家鄉建一座橋,但是子女卻反對他,說:「父親,您當了一輩子高官,我們沒沾到一點光,好不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卻如此不顧我們。」劉蔭樞很傷心,他覺得自己雖然一身清白,但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於是,他用盡一生的積蓄,歷時五年,造了一座大橋,取名「毓秀橋」。橋修好后,他對子女說:「我之所以用全部積蓄修橋,就是要告訴你們,自己的路自己走,不要靠父親的錢,自己的生活由自己去創造,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為了徹底消除孩子們依賴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兩白銀的價錢把橋賣給了官府。劉蔭樞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後都成了國家的棟樑之材。
學佛人要學會定,任何事情一定要先定下來,定才能生出智慧,遇到急事先沉下心好好考慮,不管家裡發生什麼事情,孩子多麼頑皮,先定下來,好好想一想,把事情說清楚,會給別人留下穩重的感覺。如果你不衝動的話,會給別人增加你的信任度;如果跟別人講話又快又急又說不清楚,會讓別人對你失去信心。定能開慧,智慧是生命的源泉。學會理解別人,碰到人間不如意的小事,不激動,幽默的把這些事情說完。有一個小學老師很幽默,頑皮的小孩子每天寫作業都把字寫到方格外面,老師和同學們說:「小朋友們,現在我講講小劉同學,小劉同學的字如果以後能夠減減肥的話會更漂亮。」我們做一些善意的提醒,用幽默的話說出來,就不會造成對方的尷尬,還會增加彼此的親密感。要好好地學習做人,人真的是很難做,三個字顛來倒去都說明人生的艱難,人難做、難做人、做人難。(掌聲)
台長給大家講一個小笑話,在一個盛大的招待會上,一個服務生給嘉賓倒酒,不慎灑在邊上一位嘉賓頭上,這個嘉賓謝頂,頭髮很少。服務生當時嚇得不知所措,在場人也目瞪口呆,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有一場罵戰開始。沒想到作這位嘉賓笑呵呵地說:「兄弟,你以為用這種方法就能治療我的禿頂嗎?」全場鬨笑,尷尬局面被打破了,藉助自嘲,這位嘉賓展現了大度的胸懷,維護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在家裡太太和先生爭吵,如果哪一方先退讓,哪一方就是大度加上情操。學會退讓就是你的高尚。(掌聲)
在人生當中要交四種朋友:第一種,是很慈悲你的朋友,在你窮困潦倒的時候鼓勵你、幫助你;第二種朋友,一身正氣,有正能量,在你難過傷心的時候陪伴你、開解你,讓你想通、想明白;第三種,為你領路的朋友,他願意無私地把過去的經驗告訴你,走過泥濘和坎坷,同甘共苦;第四種好朋友,是會批評你的朋友,時刻提醒你、監督你,不希望你的人生走偏走歪、走得艱難曲折。有這樣的朋友,你的人生將充滿希望,這些朋友不在很遠的地方,就是我們的佛友。漫漫人生路,交到何種朋友,就能改變你的生活態度,和你的前途和命運。在你有困難的時候,我們的佛友就會伸手慈悲的手幫助你。我們老了,靠得住孩子,靠得住自己的父母親嗎?我們靠的是誰?靠的是全世界的佛友,他們都是我們的親人。我們有難的時候,他們八方支援,這就是無私的奉獻。佛法能夠轉變你的人生,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好好的珍惜人生,才能在人間重獲新生。(掌聲)
感恩觀世音菩薩讓我看到了希望,你們就是傳承佛法的希望,這個世界有了你們,台長放心,觀世音菩薩和你們都會放心。好好提升自己的境界,讓佛法在這個世界上弘揚,讓蓮花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開放。(掌聲)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心靈法門倡導者)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mzou 2016-5-8 13:22
大智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1: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