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5-5-1 07: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教故事|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文章來源:中國佛教故事網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每當佛陀講解佛法時,舍利弗都隨侍在佛陀的身邊。

  舍利弗又叫舍利弗多羅。他母親的名字叫做舍利,而弗多羅是兒子的意思,舍利弗多羅就是舍利之子。

  舍利弗原來信奉別的教派,手下有一百名弟子。修行了一陣子之後,他忽然覺得茫然 無所皈依,找不到人生的真義。正在傍徨苦悶的時候,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說示比丘,阿說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他有莊嚴的態度,威儀的行止,舍利弗一 見,心中非常驚奇,並向阿說示比丘請法。

  舍利弗從阿說示的口中,聽到佛陀及其教法,像天崩地裂一般,心中對宇宙人生積聚的疑雲,也一掃而空,並且和阿說示比丘約定,一定要去拜訪佛陀。

  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處,又把阿說示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轉述給好朋友目犍連,不單是講話的舍利弗自己邊說邊感動,就連聽話的目犍連,都不禁感動得涔然淚下!

  第二天,舍利弗和目犍連帶領二百弟子,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他們覺得自己遇到了真正的老師。

  《阿含經》中說:『智慧無窮,訣了諸疑,所謂舍利弗比丘是。』舍利弗在所有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美譽。

  《大智度論》則是把舍利弗比擬成『世世心堅不可動』的一條毒蛇。據佛陀說,以前 有一個國王被毒蛇咬到了,生命垂危,四處求醫診治。醫生認為要想解毒,只有讓這條毒蛇親自為國王的傷口吸毒,於是在地上設了一個火盆,裡頭燒著熊熊烈火, 然後把這條蛇捉來,叫它吸吭國王的傷口,否則就把它投入火中燒成灰燼。不過毒蛇堅決不肯吸吮傷口,寧願跳入火中燒死。舍利弗對於自己認定的事絕不反悔,哪 怕烈火焚身也絲毫不動搖心志,的確是個意志堅定的人。

  關於舍利弗,在經典上還有一則很有名的故事:

  舍利弗,本來是一位小乘的阿羅漢,後來,他認為小乘屬於自利,發出離心,只求自 己了生脫死;而行菩薩道,救人救世,可以解除別人的痛苦。因此他發了大心,要修學菩薩行,利益眾生,如果眾生有什麼苦難和需求,他一定要滿足人家的要求。 正如佛經說的:『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他要實踐菩薩的這種利他的精神。

  舍利弗發了這個大願,感動了天神。天神是有他心通的,於是他盤算一番,暗中道:『好!舍利弗要做菩薩,我得去試一試他。』

  於是這天人就從天上下來,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孝子,在路旁嚎啕大哭。

  舍利弗看見他哭得這麼傷心,不禁生起了悲憫心,說:『年輕人,你為什麼這樣悲傷呢?我是個修學菩薩道的人,你有什麼困難,不妨跟我說,我一定儘力幫助你。』

  『不必說了,你沒有辦法做到的!』孝子說道。

  『你不妨講一講嘛!我能夠做得到的,一定幫你的忙。』

  這年輕人聽到舍利弗說得如此誠懇,心中又是一陣抽痛,最後才說:『唉!我媽媽得 了絕症,看過了醫生,但這醫生問的藥方好奇怪,什麼藥引子他不好放,卻說需要人的眼睛,而且又是修行人的眼睛,我想:誰不愛惜自己的眼睛?誰願意施捨給我 呢?這件事怎麼辦得到呢?我只有眼睜睜地看著媽媽死掉,怎不叫我感到傷心痛苦呢?』

  『你可以想辦法啊!這件事情雖然很困難,但是世尊說講過:「我們要成佛,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要能夠捨棄我們的頭目髓腦。」你既然需要一隻眼睛,我就布施給你吧!』

  說著,舍利弗下了決心,馬上把自己的左眼挖下,送上去說:『年輕的朋友,這眼睛給你,帶回去給你母親治病吧!』

  『別急啊!我話還沒有講清楚哩!醫生說我媽媽需要的是右眼,不是左邊的那一隻,你搞錯了!』

  啊!聽了這話,舍利弗的心頓時冷了半截,但隨著念頭一轉,我既然發了菩薩心,要行菩薩道,好吧!救人救到底,索性把右邊的眼睛再挖下來給他。

  為了要做菩薩,舍利弗就忍痛再犧牲右眼,送給年輕人,自己卻成為瞎子。

  這年輕人接過眼睛,馬上用鼻子嗅了一嗅,說:『哎呀!這眼睛怎麼腥味這樣重呀!』

  又說道:『人家說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他的眼睛一定是很香的,我聞到你的眼睛,真是腥得要命,我媽媽怎麼可以吃呢?』

  於是,他把眼睛往地上一摔,按著又用腳把它踩碎。

  舍利弗雖然已經是個瞎子,看不到他的動作,卻可以聽得到他的舉動,心也被他踏碎了,非常感嘆地說:『眾生真是難度啊!要做菩薩,可沒有那麼簡單,我的兩隻眼睛都施捨丁,他居然還嫌棄,說是腥味重。啊!我不當菩薩了,還是做小乘人,自己了生脫死算啦!』

  這時候,天人現出原形,說:『啊!舍利弗尊者,你真是太偉大了!你真正是為了救眾生啊。你有這一份慈悲心,佛菩薩和龍天護法,會保佑你的,你的眼睛一定可以復明。』

  就這樣,舍利弗的雙眼頓時就復明了,又繼續地發大心,行菩薩道。

  在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弗有著「智慧第一』的美譽,因為舍利弗在理解佛法教義的 深度與廣度,以及在教導解脫道的能力上,僅次於佛陀。雖然在佛教經典中並沒有關於舍利弗的完整傳記,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分散在各經典和論與中,所提到的有關 舍利弗的種種事迹,而對舍利弗有所了解。因為舍利弗的生活與佛陀及教團的生活密切關聯,他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此外,在許多場合里,舍利弗就是扮演著領導 的角色,他是位能循循善誘的教師和優良的楷范,也是位仁慈與體貼他人的朋友,是僧團的守護者,更是佛陀教誨的忠實保存者,這些特性為他贏得『佛法護衛』 (Dhamma-Senapati)的頭銜。

  舍利弗,有著深選的智慧與高貴的本性,是佛陀的真實弟子。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6: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