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後趙石勒與佛圖澄的故事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5-3-18 06: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教故事|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故事

文章來源:中國佛教故事網

西晉晚期的中國大亂,一代叱吒風雲的羯族領袖石勒逐鹿中原,為了打敗群雄稱霸,石勒專用殺戮來壯大聲威。中原大地腥風血雨,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年已八旬的西域佛教沙門佛圖澄來到中原,看到這處處慘不忍睹的情景,決定發揮佛的人性化威力作用,感化上層統治者,拯救廣大民眾,以此弘傳佛法。

  佛圖澄通過石勒的大將軍郭黑略與他相見,用佛法「以和為尚」的理念感化了他,阻止了殘殺無辜的行為,而積極為石勒出謀劃策,幫助石勒取得了北朝政權,統一了中國的北方,隨後在安陽鄴城建立後趙國都。

  為了感謝佛圖澄,後趙皇帝石勒拜佛圖澄為師,稱之為大和尚,稱僧人為和尚。為了籠絡安定民心,以鞏固其統治,藉助於傳播佛教,達到「助王政之禁律」的目的,後趙皇帝石勒號令廣大中州各族人民奉佛。一時全國到處建設寺廟,人們紛紛出家學習佛教。《高僧傳》記載:佛圖澄「前後門徒幾且一萬,所歷州郡,興立佛寺八百九十三所。」佛圖澄本人嚴守戒律,深解佛典,且通曉世論,追隨他受業的弟子常有數百。佛圖澄於公元348年終於安陽,葬於漳河北岸,今107國道東,年壽116歲。

  繼佛圖澄之後,他的大弟子道安成為全國佛教中心人物。公元365年,冉魏皇帝冉閔興起滅佛運動。為了避免戰亂,道安和他的弟子法汰、慧遠等500餘人從安陽匆忙南逃過長江,在襄陽、揚州、荊州、廬山、川蜀等南方和西南方各地宣講佛法,並組織佛典的傳譯。從此,佛教在全國更為興盛起來。

  繼道安之後,在安陽宣講佛法,並組織佛典活動的全國佛教界知名人士有慧光、稠禪、法上、道憑、靈裕、慧休等。

  慧光法師13歲隨父親到少林寺出家,拜佛跋陀為師,慧光是佛跋陀收的第一個正式徒弟。慧光在佛學上卓有建樹,是「地論宗」的開創者,為「華嚴宗」、「四分律宗」大師,是大乘教法的象徵和最高權威。北魏皇帝任命他為國之僧統,即中央最高僧官。公元538年,慧光因病卒於安陽大覺寺,終年70歲,葬於漳河南岸1000多米西門豹祠之西南,今日安陽縣安豐鄉。

  慧光之後即由法上接替全國僧統。法上於580年7月18日卒於安陽之西北山區的(磊口鄉)修定寺,終年86歲。法上擔任全國僧統40年,功勞卓著,統一了全國和尚的服裝以及寺廟的制度,一直延續到今。

  在北魏、東魏、北齊時代,與全國僧統慧光一樣有名望的還有安陽人武僧稠禪。公元512年,時33歲的僧稠禪在佛教界享有盛名,應邀從安陽來到少林寺,拜少林寺創始人佛跋陀為師,成為少林寺最早的武僧,與慧光為師兄弟。他擔任少林寺的第二任住持,為了強身健體,在他的號令下,少林寺和尚習武成為必修之課,並逐漸形成了精湛而豐富的少林武功。

  北齊時期,佛教活動成了全民行為。全國2000多萬人,出家的僧尼達200多萬人,僅北齊的國都安陽一帶大小寺院達4000多所,出家僧尼達8萬多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2: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