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法師(1886--1967),四川綿竹縣人。俗姓龔,名緝熙。父母早逝,依姐為生,就讀私塾,穎慧異常,飽讀儒書。清末國家多故,立志從戎,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考入陸軍學校速成班,與劉湘、劉文輝等同學。1907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旋以營長調雲南講武堂任教官,時川籍朱德、楊森皆列門牆。五十年代,法師出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住錫北京廣濟寺,朱德委員長嘗過從存問,暢談往事,待以師禮,並贈衣致慰。講武堂結束,法師回川任團長兼川北清鄉司令。1914年調北京將軍府供職,閑居無事,開始涉歷佛書。
后東渡日本,考察政治及實業,見彼邦佛教盛行,因而對佛教產生興趣。聞川人張克誠教授在北京大學講授佛教哲學,闡發極為精闢。試往旁聽,大為嘆服。所居相距約二十餘華里,每日早往晚歸,聞法心切,不覺疲乏。遂與張教授深相結識,張亦常到法師居處,詳為解說。法師認真研讀釋典,如獲至寶,始驚嘆宇宙人生之奧秘,竟然全在佛法中。從此決心獻身佛教事業,以弘法度生為己任。
1914年法師與劉洙源(成都大學教授),謝子厚諸居士,發起創設成都佛經流通處,及少城佛學社,社址在少城公園(現成都市人民公園),常延請法師、居士在此講經說法。法師既參加聽講,有時亦為聽眾說法。「俱舍」二字,可講七天。足見其所學淵博,並深有解悟。此時法師寄居成都文殊院,嘗語人曰:「早晚每聞鐘聲,輒動出家之念!」因商之於姐,姐堅持必待有後方許出家,師不敢違命。1924年,法師39歲,生一子,剛滿月,乃毅然割愛離家,禮天寶寺住持佛源老法師為剃度師,出家為僧,法名能海,字闊初,旋從新都寶光寺方丈貫一老和尚受具足戒。后其兩位夫人亦在成都愛道堂出家。
法師從此深入經藏,探索奧義。聞藏密經典甚富,內地鮮有傳譯,決心赴藏求法。先後兩次入藏,時間長達七年,備極艱苦,毫不退縮。雖在藏地生活,仍然堅持茹素,不沾葷腥。戒行之精嚴,世所罕見。法師在西藏禮康薩仁波卿為根本上師,深受器重。於顯教主要學《現證莊嚴論》,於密法主要學大威德生圓次第,盡得其傳。后康薩上師將其弘法所用衣缽授予法師,以示付予密法傳承。
法師學成返回內地,發願將藏語系佛教在漢地廣為弘傳。其畢生精力均傾注在兩項弘法事業上:一是建立道場,廣傳西藏格魯派(黃教)密法。在四川先後創建近慈寺、吉祥寺、雲悟寺、慈聖庵,和重慶金剛道場,上海金剛道場,並命弟子清定法師主持其事,對藏密在內地的傳播,影響甚大。一是從事譯述。兩次由西藏運回大量藏傳佛教典籍,多屬漢地所無者。法師在近慈寺創建譯經院,「此院宗旨,原系培養精通藏文及各國文字之佛教人才。將漢藏雙方互缺之經論,互譯刊印;並擬將漢藏之主要典籍,譯成各國文字,公諸世界;復將各國有關佛教之論著,譯出參考,進行國際學術交流。以期達到'通聖言而遍寰宇;導世界以趣大同『(此系法師當年親撰譯經院門聯)之宏偉目標。」由法師及其弟子先後譯出藏文經典五十餘部,刻印顯密經論八十餘部。
1940年,美國總統羅斯福命美駐華使館成都新聞編譯處處長Christtion與編輯主任e11ist,持其親筆簽署函,赴成都南郊近慈寺,拜會法師,邀請赴美講學。原函有「敬請駕臨我國,弘揚佛法,以濟國人道德之貧乏……」等語。法師以法務在身,辭謝。並謂今後有人去。
法師顯密圓通,參證確鑿。嘗謂:「顯是密之顯,密是顯之密。有則雙存,無則並遣。若不知顯,則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則不知顯之作用。」並認為密法若離開顯教之基礎,即無異於外道。故學人必須有堅實之顯教基礎,方堪學密。有謂學密者,可不必拘泥於別解脫戒,法師力斥其謬。以密法講即身成就,速度快,要求高。戒律有虧,直墮地獄。如飛機少一螺釘,危險極大,不比普通車輛故也。
法師當日雖德望甚隆,然對各宗大德,禮敬有加。往見虛雲和尚時,先在門外三拜,然後入室互禮。見印光法師,亦恭敬讚歎,談論佛法。至於入藏學密,依止崇薩大師時,恭敬承事,一步一趨,每日親自背水供養,三次禮拜,數年如一日。
法師曾邀請貫一老和尚於1934年同往朝禮五台,成都居土隨行者多人。由重慶乘船經漢口抵太原,次日住宿南台,深夜一點鐘左右,法師呼貫一老和尚起床,在南台山腳下虔誠禮拜,約一小時,忽見山腳光明四起,白色光明遍照全山,光觸人體,全身有舒適之感。此為貫一老和尚事後對聖培法師所說,並謂:「我是老比丘,決不打妄語。」此事川中佛教人士亦多知者。
法師生平律己至嚴,常自書座右銘日:厚福受享,道德墮落;名譽光榮,我執加等,養生優厚,病難更多;枉道求合,般若無緣。經常教導弟子們必須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吃苦在先,享樂在後,方不愧佛教徒稱號。若悠悠泛泛,私字當頭,為人所輕,即是以身謗法!
1966年夏,十年浩劫開始。法師住錫五台山善財洞,被紅衛兵圍攻批鬥,劃為黑幫首領,備受種種凌辱折磨。法師始終不怨不憂,坦然置之。觀眾生業力現前,深表悲憫!今雖惱我,消我宿業,與我有緣,是我善知識,當令發菩提心。是年底紅衛兵宣布:解散全山寺廟,僧人一律遣返原籍。法師認為世緣已盡,曾問左右,是否當走?均默然。至12月31日晚,照常參加政治學習,身體並無不適。至半夜,起床小解,遇成宗師說:「明日代我請假,就說我不好了。」次日為1967年元旦,深德師起床,見法師搭衣擁被,跏趺坐。呼之進早齋,不應,探視,早巳寂然坐脫。世壽81歲,戒臘13歲。說走就走,生死自在,非功夫鄉純熟,曷克臻此。
1978年葬法師遺骨於五台山善財洞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題塔銘,文曰:
承文殊教,振錫清涼。顯密雙弘,遙遵法王。律履冰潔,智刃金剛。作和平使,為釋宗光。五嶺巍巍,三峨蒼蒼。閟塔崇岳,德音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