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佛教故事網 作者:陳曉東
滌華師父一出生就食素,俗家是做生意的,因此家境殷實,條件很不錯。但幼年10歲左右因為鄰居替小女叫魂,他自己應答了一聲「來了」,本是一句戲言,自心起了疑惑,失掉魂魄,得了病,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精神錯亂。後來越鬧越厲害。當時有媒婆來說親,師父大鬧不止,說無婚能做上仙。三年之內日夜不安。後來師父自己叫著要去做和尚。父母不得已把他送到寺廟中作了小沙彌。因其家庭條件好,當時還有個工友培養他入寺照顧他。他的病也開始好轉。
一直等到他15歲詐稱二十歲去寶華山慧居寺受戒后病情痊癒。17歲因其祖父過壽,他回來祝壽,因此貪戀世俗,后又還俗娶了太太過了世俗生活。師父從小沒讀書,不會寫字。後來和他太太一起學習認字3000多個。他自己也不會管理生意,其中因戰亂,其家業開始衰敗,後來師父學會了箍桶,曾經有一次在大街上看到地攤上有佛像和佛經,他就買了些回來。從此又開始轉凡情念聖意。合家常齋並念觀世音菩薩,多年如一日。後來又一字一拜抄寫妙法蓮花經,多年如一日。並常常春節期間閉關念阿彌托佛,在閉關期內,不箍桶、不出門、不開口說話、不寫經、不理會一切事。在某日他閉關后與太太同睡的晚上,他做了夢,從此以後淫慾之心逐漸絕滅。於1956年29日閉關圓滿日早上他太太給他送飯時,雙方失手飯碗跌碎。由此而發心出家。那時候他四時八歲。
他安排好家裡之後,就去雲居山真如寺,拜高僧虛雲老和尚(這是近代非常德高望重的禪師)。虛老對他說:「當不忘舊,仍依故師」。師父從此就在那裡學習參修,師嚴謹守戒律多年如一日。
後來師父去古山補戒。併發心持一餐(每日只吃一頓),持坐(不卧),並自己提字:「一餐救母難,不卧報佛恩」。師登壇得戒身披三衣,雙目淚雨而痛哭。哭者,復得其衣而生感也。得戒后,在鼓山閉半關、持坐、持語、持一餐,三年如一日。圓滿后,即開口講話。沒多時,復又持語。有某當家師,勒令開口,師而被迫說話,即離山到某處。至某處至文化大革命時,被迫至俗家。
師父來到俗家兒子處,他兒子給他另僻一個小房間,沒有窗戶,一人清修。師父以賣草紙為生,上午賣草紙,下午、晚上參禪、參學、跏趺與閱經。在多年內,猶於一日。在此期間,師父某日在夢中至某處,參濟顛師,師問大德:「何為最上乘?」濟顛禪師說:「超出三乘以上者,亦名為佛乘也。佛乘者,無生亦無滅也,即與佛為一體者,姑且名為最上乘之發也。」師父又問:「以何法門能乘此乘耶?」濟顛禪師說:「常閱《金剛經》,日久即能見也。」師父於是常閱《金剛經》。從此向後,常乘大輪船到某處上學。學位是二十七號,常如是,非一、二、三、四、五次,問見甚麽?答:「烏金板上放光而已,別無所見,何者夢也。」
後來次子拆屋重建,師父在某日夢中到一寶所,見正殿當中,端坐釋迦牟尼如來,別無其他弟子等。師下拜,起身抬頭觀佛時,見韋陀尊者立於如來之前。師言老韋,余不拜汝,余拜的是釋迦如來。是時尊者起身舉步,繞於佛后,一時師見如來起身離坐,舉步下階。師跟從佛后,到殿外階下,如來順手拔草一莖給師,師執草而醒,即明金剛之義,而能開筆。師父說,其義若偽,當犯大妄語戒。學者當思之。
師父即時離開俗家,到處雲遊參訪,嘗盡各種窘迫。其中一次無奈之中他留在於某道場,某日跟隨大眾上殿念誦至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心感其意而潸然淚下。后馬上離開寺院繼續雲遊。
師於文革後期,國家落實宗教政策后,又回到了鼓山湧泉寺,在那裡掃地幾年,看鐵樹幾年,后因師父查出肺洞晚期,被寺院安排至專門安置亡僧靈骨的海會塔等死。那裡少有人來往,甚為清凈,師父的病不治而愈。師父就在那裡照看塔。有時去寺廟領一些柴米,有時候就撿一些別人扔掉的菜根來吃。在看塔的過程中,發心注金剛經,度一切相,三年完成。那時是1989年,師父81歲的時候。後來告退住祖堂。82歲寫正訂本,本注一部。
遇種種困難后,金剛經註解出現世間。然而師父生死大事終未究竟。經法子真如、真照聯繫,承蒙鎮江金山寺養廉長老慈悲推焉,幸得方丈慈舟大和尚慧眼識珠,允以一席之地閉生死關。師父於此關中再補訂《金剛經註解》和新寫《關房般若覺》。出關後繼續與諸弟子更進最上乘。
師父寂於1996年農曆四月,壽臘八十八。師父去世后一個多月,一直置放於江南的暖濕空氣中,身上毫無異味,肢體柔軟如生。遺體在火化爐中焚化時,圍觀者清晰看到,火光中依次顯現他本人坐像、釋迦牟尼佛頭像、彌勒菩薩像、達摩祖師像、六祖大師像、觀世音菩薩像、濟公活佛像...... 骨灰冷卻后,找到許多白色、黑色、紫色的舍利子,顆粒飽滿,質地堅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