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月兔的由來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5-1-22 19: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教故事|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文章來源:中國佛教故事網

釋迦牟尼佛曾有一世於寂靜地變為一隻山兔,並且教有幾名弟子:水獺、狼、猴子等。山兔恆以慈悲關照其它眾生,令大家都能和睦安住於此地。天人不久也聽聞山兔與眾生快樂生活之美名。

  於每月十五日,山兔師徒都要守持八關齋戒。一次師徒商議說;「如有意外客人突然到來,我們可用各自所有之食物招待,以維持來者生命。」山兔則在一旁心中暗想:它們都有各種方法招待來客,我卻無有什麼特殊之物。若用牙齒咬碎之草芽布施也不合理,不如乾脆用我身體當成食物。如是思維之時,天人已將山兔想法了知無遺,於是便將山兔此種品性到處宣揚開來。

  帝釋天知道后,就以婆羅門形象現身此地,他裝作飢餓且又迷失方向之人來到山兔面前。當時天氣炎熱,婆羅門就以非常痛苦之樣貌一路哭泣不已。

  山兔見之後為安慰婆羅門,便立即邀請他來此寂靜地做客。水獺於第一日中盡東道之誼,它從水中捕到七條魚屍用以宴賓;狼則在第二日用雪蛙屍體,再加一罐別人丟棄之酸奶款待來客;第三日,猴子就採摘芒果樹上已成熟之果實以作招待。而山兔根本不欲以其它眾生血肉布施與婆羅門,它便準備用自身骨肉奉獻與他。

  帝釋天立即幻化出一火坑,山兔無有絲毫猶豫就舉身跳入,其喜悅神態真如天鵝入於蓮花海嬉戲一般。帝釋天則讚嘆不已地現出天身,又急忙用手撈出山兔身體,並將之於三十三天天人面前展示一番,所有天人皆讚不絕口。

  從此之後,三十三天尊勝宮、善法堂,及月輪之上便都開始留有山兔畫像,直至今日,包括月兔在內之影像依然留存於世。

《白蓮花論 釋迦牟尼佛廣傳》麥彭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