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宏亮的聲音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4-8-5 11: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教故事|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轉載自:菩提心網站

人家歡歡喜喜做了功德,我們雖然沒做,但只要隨著發歡喜心,一樣的會有功德的。相反地,如果你不隨喜,而生憎噁心,出口嘲笑譏諷,那以後的苦報,是不能避免的。

釋迦牟尼佛在說法的時候,有一位比丘起來問佛陀道:

「佛陀!我們的世尊!善和比丘,以什麼因緣,會長得那麼醜陋?可是,他的聲音卻是那麼清脆和雅?而且,在同道中,很快就獲證羅漢果,請佛陀指示!」

無論什麼問題,佛陀都能為大眾解說。佛陀說道:

「你們要知道,善和比丘,在很久很久以前,當人的壽命有四萬歲的時候,也就是拘留孫佛在世度完有緣的眾生而進入涅槃后,當時的國王,得到佛陀的舍利,就招來很多土木工人,要建造一座巍峨的七層寶塔。這時,有一個工人,對同伴說:

「僅僅幾粒舍利,國王為什麼要建築這麼大的寶塔來供奉?這樣,不是既浪費金錢,又浪費人工。」

同伴們聽了這些話,很不以為然,並勸他別多嘴。因為建塔是好事情,不要出口破壞。當寶塔快完成時,那工人又再生起輕慢心,但沒有人理睬他。七層寶塔終於完成了,很多來觀光的人,都異口稱讚,生歡喜心。這時,那個造塔的工人,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不該對莊嚴的寶塔,起輕慢心。為了懺悔前罪,他辦齋供眾,多結善緣,並且在塔尖上,行大布施,懸挂一個金鈴。

弟子們!當時起輕慢心的,就是現在的善和比丘。由於他的輕慢佛塔,所以有醜陋之身的果報。後來他能夠悔改,並奉獻金鈴,所以今生他有和雅的聲音,使聽到的人都能覺得心情舒暢,感到歡欣。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中,有「隨喜功德」一個大願。學佛的人,應該深深思考,學習菩薩的大願,切實去做到。

                         (摘自《佛教故事選集》第八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0: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