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給孤獨夫婦

作者:有緣人白雲  於 2014-8-4 14: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佛教故事|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轉載自:菩提心網站


須達多長者,是位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他喜歡救濟貧窮的人。常常布施他們衣食物品,在舍衛城的全境內,不分男女老幼。只要是困苦的沒依投的,一旦去求他,他一定會很樂意的幫助他們,因此,大家又稱他「給孤獨長者。」
有一次,須達長者為他最小的兒子,到王舍城首羅長者的家中議親,在無意間,拜見到佛陀,並聆聽到佛陀的法音,心中非常高興。當時就發心建築精舍,要請佛陀和比丘們到舍衛城去施行教化。佛陀很喜歡須達長者的發心,就答應他,等精舍完成後,一定前去。
須達長者返抵舍衛城,馬上開始四處探訪一塊合用的地點,在探訪許多地方之中,他看中了祇陀太子所擁有的一座園林,這座園林的面積非常廣闊,園中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真所謂山明水秀,林茂花香,是一個清凈幽美的好地方。如果用這地方來建築精舍,供養佛陀講經說法,及比丘們的安住,那是再好也沒有了。可是須達長者又想到這座園林是祇陀太子所最喜愛的,要用什麼方法才能使太子肯把這座園林讓出來呢?須達長者思索不出好辦法。但是他還是要去見祇陀太子,要求太子把園林賣給自己。祇陀太子無論如何也不肯答應,須達長者再三地請求,祇陀太子覺得不好過分拒絕人家,因為須達長者是國中很負有聲望的人。他想說出個最大的數目,使長者買不起,斷了這個念頭,於是說道:
「本來我是不願讓的,既然你這樣的需要,好吧,只要你能用黃金把園地都鋪滿,以那鋪滿的黃金為代價,我就可以讓給您。」好不容易,太子才說出了這個數目,須達長者高興萬分,立刻回家叫家人用車輛把黃金一車車地拉到園中來鋪地。祇陀太子起先本想難倒須達長者,叫他買不起,現在目睹此狀,也很受感動,就對長者說:
「地算是你長者的了,但園中的花草樹木,我並沒賣給你,佛陀究竟是什麼人?您肯這樣為他熱心?現在,請你允許我把這些樹木供養佛陀好嗎?」須達長者聽太子如此一說,就把佛陀怎樣偉大詳說了一遍。太子深受感動,萬分欣慰。
精舍建成,須達長者馬上迎請佛陀和僧眾們到來,因為是給孤獨長者布施的園,祇陀太子布施的樹,所以佛陀就用他倆人的名字,把這精捨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此事為須達長者生平布施金錢最多的一次,也是促成他赤貧原因的一次。
須達長者因樂善好施,而致赤貧,差點就給餓死。他已經到了庫空如洗,手無一錢的地步,後來,在垃圾堆中撿得一個木斗,木斗的質料是無價之寶的栴檀木,但因為不潔凈,市上很少有人收買,勉勉強強才換得白米四升回來。
須達長者的太太,量了一升米,才煮熟,門口站著舍利弗,來托缽乞食。她高興地把一升米煮成的熟飯,都供養給舍利弗。她又再拿了一升米去煮,正當煮熟的時候,目犍連又立在門口,於是她又把飯供養給目鍵連。第三次的熟飯又供養給大迦葉。現在只剩下最後的一升米了,正將煮熟,佛陀到了,她想:「剛剩下這升米,才煮熟,佛陀就到了,莫非是應受的苦報已畢,新福將要現前?」於是把鍋里所僅余的飯,悉數供養佛陀。佛陀親口為他們一家祝願說:
「罪滅福生,從今日起,永恆富饒,更無睏乏。」
剎那頃,家人來報喜訊道:
「家裡的金銀錢財,珍珠寶貝,和倉庫中的米穀布帛,不知什麼原因,堆得滿如山丘,比前富有的時候還要多。」
須達長者心中明白,這是佛陀憐念所致,於是大設齋供,供佛及僧,虔誠地求佛陀說法,使大家都受到很大的法樂。
把自己的所有,布施給人,看是窮了,但種子埋在土地里,遲早總會收穫的!
                        (摘自《佛教故事選集》第八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6: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