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獲悉:毛澤東等中共要員1948-1949年初 在西柏坡,與斯大林派來的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進行過多次談話,主題是如何建國.管理民眾.改造知識分子等,也談到組建「聯合政府」的人選問題。以下是所讀資料介紹的:
毛澤東對中國知識分子的看法完全表現在1949年2月5日同米高揚的談話中。這天,毛澤東和米高揚討論的是如何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保持黨的一致。米高揚說,「毛澤東講的黨內實行民主集中制,證明黨的力量恰恰就在這裡。活躍的民主集中制是考驗布爾什維克的基礎。這一點斯大林多次指示過」。
這樣做的目的,是團結全黨對付社會上的非無產階級思想對黨的侵蝕,米高揚說,因為「各式各樣的小資產階級分子從外部向黨施壓,如果以應有的高水準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就能保證黨的隊伍的純潔。一旦黨在哪裡脫離群眾,哪裡黨的隊伍就面臨瓦解的威脅」。
在這一點上毛澤東不僅表示完全同意,而且補充說「由於近期人民解放軍已經佔領許多城市,反動派積極活動,企圖壓制共產黨。他強調說,現在黨的任務紛繁複雜,因為黨的活動範圍不再單是農村,而且到了城市」。(CKO,第5卷,下冊,第74頁)
城市工作特別是在知識分子中工作的複雜性,緊迫地提到了中共面前。對這樣一個群體的認識決定了中共的政策。中共的認識是什麼呢?毛澤東向米高揚闡述的看法是:
「外國資本使中國知識分子變壞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許多代表人物留學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他們不由自主地成了這些國家影響的傳播者。」(CKO,第5卷,下冊,第73頁)
如
毛澤東所說,人民解放軍基本上是農民軍隊,而且共產黨沒有城市工作的經驗。但中共畢竟還是做了許多統一戰線的工作。聽了米高揚關於種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從外
部向黨施加壓力的觀點后,毛澤東得到啟示,這就是無論在黨內還是黨外都要堅持蘇式共產主義關於階級鬥爭的理論,認為這是抵制知識分子在中國傳播資本主義國
家影響的良方。在實踐中、在政策上,他進一步明確,不能使用「非自己人」的知識分子。
邵力子和宋慶齡是兩個極好的例證。
邵力子1949年再次為國共關係奔走。奔走歸奔走,在毛澤東心目中,邵力子親美,雖然邵擔任過中國駐蘇聯大使,他並不親蘇。所以1949年1月12日,在規劃未來政府建設時,張治中、邵力子等奔走於兩黨之間的人物,被置於半冷凍狀態。毛澤東曾致電斯大林說:
「我
們認為,如果現在與張治中、邵力子及類似人士談判,並與這些人一道成立聯合政府,則恰恰是美國政府樂見的。」他指出邵力子一類人進入政府會產生嚴重後果,
「就會在中國人民、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部隊,甚至在中共內部引起很大的混亂,會損傷我們百分之百正義的立場。」(CKO,第5卷,下冊,第19頁)
毛澤東在挑選時除了考察被選者是親蘇還是親美,還有另外一個標準:要看階級成分——是無產階級還是資產階級。蘇、美的冷戰氣氛擴散到了中國,直接或間接反映到中共的統一戰線工作中。這一切明顯勾勒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知識分子中進行思想改造的前因。
由於宋慶齡的特殊身份,中共組建政府時為她的安排而感到十分棘手。1949年2月6日,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與米高揚一起商談未來政府的組成。提到宋慶齡時,同樣把她列入非「自己人」之中,因她只是「靠攏共產黨」。米高揚向斯大林彙報:
「參
加會談的任弼時說,依他之見,毛澤東最好任主席團[國家]主席,周恩來也支持他,說孫中山遺孀仍然讓他們不放心,雖然她靠攏共產黨,從來也沒有透露過共產
黨給她的秘密情報,尤其是當年共產國際的錢是由她轉給中共的。周恩來說,如果毛澤東不當主席團主席,人民就會想不通。還有,對孫中山遺孀已安排了嚴密監
控,擔心國民黨把她拉走。周恩來最後說,如果孫中山遺孀出任主席團主席,那麼毛澤東就應出任總理。」(CKO,第5卷,下冊,第85頁)宋慶齡後來當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她受到尊重,但「嚴密監控」持續了到何時,尚未見大陸公開的檔案材料可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