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生命教育,家長們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說是「熱愛生命」,有的說是「珍惜時間」,還有的說是「學會保護自己」、「認識到生命無常」……
近幾年,青少年自殺率逐步提高,「生命教育」這個話題才逐漸走進了公眾的視線。但是生命教育並不是死亡教育,也不僅僅是要教育孩子安全第一、不要自殺,而是更要有意義、有價值地活著。為此,家長可以做、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尊重並珍愛生命——關於生命的開始
尊重生命是每個孩子成長中的必修課,這是品德的根本。但在科技發達鋼筋水泥橫行的時代里,人們很容易產生「所有事物都是為了人類而存在」的錯覺,對自己以外的生命缺乏尊重。比如那些校園欺凌的的施暴者,並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覺得他人的生命是和自己的生命平等而存在的。
因此,我們的生命教育的第一堂課不應該只是自己活著不自殺,而是尊重珍愛每一個生命。能尊重所有生命的人,自然會珍惜自己的生命。
那什麼是生命?為了讓孩子理解這個命題,我做了這些事:
1、通過圖書幫助孩子了解人類生命的過程:出生——成長——死亡
2、去醫院探訪新生兒,一起看B超圖和照片里的小寶貝,告訴她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時都是小小的,像植物的種子一樣,都有一個長大的過程。
3、介紹生活中所有的生命:
為她介紹路上遇見的花草樹木小動物,遇到她感興趣的動植物,和她一起去查找它們的名字,並告訴她:它像我們一樣都有生命。
在這個過程中,糰子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它們不會說話?」
我說:「那是因為它們是在用自己語言說話,不能因為你聽不懂就說人家不會說呀,可能人家也覺得你不會說話呢。」
4、帶著孩子種一株植物。
感受植物的生髮,通過自然的循環幫助孩子了解不同的生命會有不同的展現方式。同時,通過照顧植物也會讓孩子對生命更愛惜、更尊重。
我和糰子養了一株風信子,糰子自己給風信子起的名字,叫「粉公主」——起個名字能讓孩子更有責任感。我帶著她去了解風信子的成長過程,就像了解她的成長過程一樣。
與「粉公主」在一起的日子裡,我讓糰子主要了解兩件事——
①了解成長過程的不同。
「糰子,粉公主只用一天的時間就能開花了,而你要一天天的才能長大,你的成長要比粉公主慢一些」。
②了解植物的語言。
「糰子,粉公主說它渴了!」
「媽媽,你怎麼聽見的它說渴了?」
「因為粉公主的葉子有點沒有精神,這就是她的語言呀。」
5、協議約定:
①不要隨意採摘花草。
②在能夠採摘的地方,如果摘下來了就要好好愛護它。因為植物的生命也都有存在的價值,如果為了觀賞,採摘下來就要讓它發揮價值,而不能隨意的丟棄。
注意:在自己不能為動物的負責之前,請不要輕易收養小動物。因為飼養動物比植物的難度更大,同時動物也有更為豐富的情感。它們也是生命,而不只是一個幫助孩子認知生命的實驗品。孩子需要有更大責任心才能餵養動物。
如何解釋「殺動物吃肉」?
有些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時遇到了這樣的難題——如何解釋「殺動物吃肉」?
家長:我們家看到卡車裡裝著豬,我告訴他是要被賣給超市吃肉的,他說:不想讓豬死掉,因為豬媽媽會找不到寶寶。還有路邊殺魚的,他老問我為什麼要殺掉?我家三歲半,有點生命的意識了。
如果孩子已經超過三歲,就不必迴避這件事了——家長大可以大大方方地告訴寶貝:
我們吃的肉的確就是這些豬或魚,因為人如果不吃肉,身體就會不健康。就像狼要吃羊,不吃會餓死,羊要吃草,不吃也會餓死。狼、羊、草、包括我們,都是生命,也是生物鏈里的一環。肉、青菜、米飯,都曾經是生命,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但是這些動物和植物為我們人類的健康付出了生命,我們一定要在吃東西時感謝他們付出的一切。
此外,家長可以為寶貝準備一些生物方面的科普書籍,讓寶貝了解相關知識。

生命的價值——關於生命的過程
剛才我們說的「尊重生命、珍愛生命」,其實就是保證活著。但在保證之後,我們究竟要怎樣活著?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我該教她一些什麼,因為每個人生命的價值都不同,我想我可能幫不上太多的忙,她生命的價值需要她自己去尋找。
那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做些什麼呢?
1、尊重孩子的愛好,即使她與你所希望不符。
糰子只喜歡畫畫,其他的東西不論我怎麼引導,她就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所以我也只能尊重並支持。真正的愛好可以給她的生活帶來快樂,而生活的快樂就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許多家長擔心孩子「偏科」,這在幼兒階段是沒有必要的。因為連成人都有喜歡做的事的和不喜歡做的事。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愛好,不過分要求孩子去接觸他不喜歡的東西,對於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有好處的。
2、幫助孩子尋找夢想,並鼓勵她行動起來。
糰子總是有很多夢想,之前說想要做汽車維修工,覺得他們很厲害,能把我家壞了的汽車修理好。我和她確定了幾次之後,給她買了一輛可以組裝的汽車模型,陪她一起組裝,又買了一些汽車的雜誌陪她一起看。
她這個夢想堅持了半年,後來看了一本故事書,她說等長大了要把沙漠變成森林,為此我又買了如果種植樹木的圖書,給她參考,今年植樹節帶著她一起種了樹,還在花盆裡種了幾粒櫻桃種子,不過至今沒發芽。
雖然這幾天糰子又想去做警察,但能確定的是,糰子的知識面拓寬了不少。
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說做什麼都是隨口說說,所以從來不肯孩子做點什麼,其實就是因為我們不肯為孩子做什麼,才把孩子的夢想都變成了隨口說說,導致很多孩子長大后沒有了夢想。
所以,當孩子說想做醫生時,就為他提供「醫療玩具」;當孩子說想做模特時,就帶孩子去看T台秀;當孩子說想當太空人時,就為他買太空探索的書……其實當孩子最初有一個夢想輪廓時,就是在給我們幫她尋找夢想的機會,帶孩子深入的去了解、行動、實踐,這個夢想才機會成為真正的夢想。
3、全面認識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重要的是能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準確的定位。這是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重要原則。
有一天,糰子從幼兒園回來和我說:「上音樂課時晨晨被老師表揚了,我沒有,大家說我唱的不好聽。」
我說:「你喜歡吃的水果是草莓,媽媽喜歡的是蘋果,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每個人能做的事情也不一樣。你喜歡唱歌嗎?如果喜歡咱倆就想辦法努力去唱的更好,如果你不喜歡,那就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吧。」
聽了我的話,糰子就歡天喜地去擺弄沙畫了,再也沒提過唱歌的事。
在這裡,我建議大家在生活中不要當無所不能的父母,不能只表現自己的長處,同時也需要刻意的把我們的短處表現出來,並坦然面對。因為許多孩子都是覺得父母很完美,自己卻不完美,才會自卑、怕輸、抗挫能力差。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接受全部的自己。

生命的逝去——關於生命的結束
在中國絕大多數人是避諱談論死亡的,如果不是遇到這類問題,這個話題沒有人會主動提出。所以一旦出現問題,家長往往無從下手。
然而,小到寵物的死亡,大到親人的離去,如果家長過分迴避孩子的問題,對孩子的悲傷情緒沒有進行正確疏導,就會讓孩子產生對死亡的不正確理解,甚至引起恐慌。
建議:
1、告訴孩子(親友、寵物、植物等)真正的死亡原因。(3歲之後)
2、帶孩子參加告別儀式。
3、引導孩子發泄心裡的悲傷,並接納孩子的悲傷,不要排斥孩子的哭泣。
4、一起回憶美好的過往。
5、給孩子留下用來想念的物品。
6、相信孩子能夠理解和面對。
最重要的是:當大人真正放下時,孩子才會放下。
因此,不要對這件事情避而不談。當大人在看待這件事時,不帶著恐懼、悲傷時,孩子也就不會這樣去看待。
說一下安全教育
很多家長認為生命教育等於安全教育,但其實安全教育只是生命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家長(可能老人佔多數)在進行安全教育的時候會加油添醋,總覺得讓孩子感到恐懼孩子就會觸碰了。如:不能摸電會被電到,到時候就見不到媽媽了/死了(這兩者沒有太大的區別,在孩子的世界里,媽媽是世界的全部,見不到媽媽就等同於死了。)
建議家長:做安全教育的時候,把危險事物的雙面性說到。
如:這個是榨汁機,把水果放進去,蓋上蓋子,按開關,好喝的果汁就可以流出來了……但榨汁機裡面有刀片,碰了後會划傷你的手。如果你想用榨汁機,一定要先告訴媽媽,媽媽可以讓你來按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