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若你懂得,內向的孩子就是天使!

作者:西雅圖夜未眠  於 2016-4-6 10: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娛樂八卦

關鍵詞:天使

「結巴安娜」的故事

  安娜出生於一個富裕的大家族,她的曾曾祖父是英國一個有爵位的貴族,後來舉家遷入美國開發新的財富。這個家族在美國的發展也繁榮昌盛,家族裡出了三位州長,兩位市長,甚至還包括幾個著名的電影明星。安娜的母親是紐約上流社會著名的名媛,父親是一位富商的後代,安娜的父母都是社交場上的高手。在安娜童年的記憶中,家裡時常舉辦奢華的晚宴,家裡與她同輩的孩子都要給大家表演鋼琴、舞蹈、或者詩朗誦。

  然而這所有的一切安娜都不喜歡。

  她喜歡躲進自己的卧室里看書或者畫畫,她甚至不太喜歡和別的孩子玩耍。安娜最喜歡的人是外公,這個慈善的老人雖然兒孫滿堂,但是他最喜歡安娜,因為安靜的安娜非常像年輕時的自己,若不是要繼承家業,這位老人寧願自己的職業是一位昆蟲研究員。每當假期的時候,外公總會找一段時間帶著安娜去一些小島尋找美麗的昆蟲。

  安娜很討厭每次聚會母親就要她念詩給大家聽,因為母親發現自己這個女兒似乎比別的孩子在「識字」方面更有優勢,但是安娜只要在眾人面前講話就會結巴。以至於後來家族裡有些孩子給她起了個外號——結巴安娜。

  在安娜13歲那年,外公去世了。外公的去世給安娜非常大的打擊,她很傷心,但是卻不願讓別人知道,此後她變得鬱鬱寡歡,越發孤僻。只要和外人講話她就嚴重結巴,她在學校里漸漸變成了一個「怪咖」,最後母親不得不讓她退學。

  退學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她就在家裡閱讀外公留下來的書籍,製作昆蟲標本,繪製昆蟲圖畫。這期間,除了父母和親兄妹,她幾乎不再和任何人交流。奇迹的是,這期間安娜的結巴漸漸好了,她的心情也恢復得很好,她把家裡一個幾乎廢棄的地下室變成了自己的昆蟲標本室。可她任然拒絕參加家庭聚會,如果母親強迫她參加,她就會出現嚴重的痙攣癥狀。

  某一天,安娜突然對母親提出,希望能夠讀大學。因為她想實現外公的遺憾——成為一個昆蟲研究員。

  現在安娜的生活已經完全恢復了正常,她結了婚,丈夫是一位昆蟲學教授,他們有一兒一女,一家人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窩在溫暖的小屋裡讀書。很少有人知道安娜家族顯赫的背景,她也很少和家裡的親戚們互動,她過上了自己喜歡的生活——結交了幾個密友,偶爾聚會;她有很多學生,喜歡和他們舉辦一些小型茶會,談論生活和學術。她自己也有一個Instagram,分享自己的繪畫。

  

  內向是一種力量

  安娜有什麼問題嗎?

  其實根本沒有。安娜代表了這個世界上一類人——內向型的人。如果安娜的父母可以在她小時候就意識到自己的女兒是一個內向型的人,並且按照她的規律去培養,安娜的童年根本不會如此不幸。

  然而遺憾的是,我們這個世界褒獎「外向」的性格,不讚賞「內向」的性格。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信念——外向的人天生善於交際,長袖善舞,更容易引起別人的關注,在團隊中表現更加活躍,所以他們更容易獲得成功,也更討人喜歡。而內向型的人卻不容易得到重視、關注,甚至快樂。

  有些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內向的人,他們會覺得有點遺憾,甚至難過。還有一些會嘗試改變孩子這種性格特點,更有甚者,會認為孩子有心理障礙。

  然而內向型人格真的是一種不太好的人格特質嗎?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叫做《安靜,內向性格的競爭力》,作者蘇珊.凱恩列舉了許多內向的成功人士,他們安靜、穩重、深思熟慮,他們默默地帶給了這個世界許多改變。如果他們不幸被強制改變成外向的人,這個世界會少了許多天才,多出許多「病人」。

  如果一個內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被父母糾正其性格,被同伴嘲笑或者排斥,那麼他就會對自己的性格自卑,不僅不會去尋找自己這種性格的優勢,反而還會痛恨自己為何是這樣的人。這種自卑會給他內心造成很多衝突,這些衝突會引發心理障礙,比如會引起社交恐懼症、焦慮症等。在安娜的身上,這種心理衝突變成了她的結巴以及孤僻。

  所以有問題的並非內向的人格特點,而是社會對內向人格特點的偏見。

  

  內向者的思維特點

  下面6幅漫畫,可以告訴你內向型人的思維特點。(插畫來自於插畫師Liz Fosslien和Mollie West)

  1、內向型的人腦神經迴路通常比較長。當他們加工信息的時候同時,內向型的人會認真地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入進去。

  

  2、內向型的人的喚醒水平比外向型的人低,所以內向型的人更容易被過度刺激。

  

  3、內向型人的大腦是節能型大腦,他們可以通過讀書、深度思考、探索內心世界獲得滿足感和能量。

  

  4、內向型人的大腦很少能通過賭博或者冒險行為獲得強烈快感。當他們面對驚喜或者冒險的時候,也沒外向型人那麼興奮。

  

  5、內向型的人會觀察他們周圍的一切事物,並注意到環境中所有引發他們感覺的細節,他們的關注點並不僅僅在某個人身上。

  

  6、內向型人的自我對話其實非常多,他們腦中有很多想法——但是他們不會說出來。

  

  如何培養「內向型」的孩子

  1、父母一定要認識到,內向並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更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並且要理解,內向是一個人的天性,它和血型一樣,根本不需要去改變。

  2、不要給你的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害羞」是一個有點貶義的詞語,孩子聽多的這個詞,會為自己的特質自卑,他將很難再發現這種特質的優勢在哪裡。

  3、如果要把孩子介紹給別人,或者要讓孩子適應一個新環境,一定不要著急——慢慢來。

  4、如果孩子喜歡上了他之前一直害怕參加的活動,對他指出這件事。讓他知道他有能力跨出自己的舒適區,獲得更多的快樂。

  5、幫助你的孩子培養興趣愛好。這樣他才有機會接觸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這會讓他生活更加豐富,更加幸福。

  6、也不要忘記告訴孩子的老師,他是一個內向的孩子。

  7、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與外人的交流不會太多。所以你要仔細傾聽他講話,理解他,回應他,在他迷茫的時候將他拉出自己的世界。你還需要知道,你的孩子即便遇到困難,他們也不太會尋求幫助。

  8、如果你的孩子朋友少,也不必擔心。因為內向的人需要的是深入、穩定的關係,他們的朋友圈不大卻穩定。

  內向和外向只是一種人格特點,如果一個人的發展能夠順應自己的特點,任何一種人格特質都能發揮出自己的潛能。

  如果父母能夠順應內向孩子的特點撫養他們,內向的孩子更可能成為一個體貼的、專註的、有趣的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3: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