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音符社區」里,我看到了這樣的留言:「我,31周歲,單身,遇到過無數渣男。最後總結:現在很多大齡女孩兒都想找有感覺的,其實所謂有感覺的無外乎——有錢、對自己好、看著還順眼。但是現在這種男人本來就少,要麼人家會找年輕漂亮的各方面都好的(現在這樣女孩兒太多了),要麼肯定花心(誘惑太多),此路堵死;要麼放低要求,要麼永遠單身,我選擇了後者!遇到無數渣男后感悟。」
你這段話容我解讀一下——你拖到31還單著,是因為這世道渣男太多,而你認為配得上你的必須是有錢有顏還得是個暖男。可是這樣的男人要麼喜歡年輕漂亮的、要麼就是花心大少,總之,沒什麼靠得住的。而像你這樣沒有顏、沒有錢,又已經不年輕了的女孩子,之所以還單著,那只是因為你既不想將就,又嫌渣男太多,於是結論是——單身不是你的錯!
你……是這個意思嗎?
跟前幾年大家普遍對剩男剩女們抱持的憐憫、同情的態度不同,這一兩年,一種「我單身我驕傲」的清高情緒開始蔓延了,彷彿單身就是對抗這個污濁世界的優雅姿態。
正如同我並不認為結婚就等於幸福,在我看來,單身只是一種生命狀態,但也確實沒什麼好拿來驕傲。我甚至會認為,一個人過了35歲也並不需要急著結婚,但如果過了25歲都還不會建立親密關係,是一件挺害臊挺值得深思的事。
這意味著,你的年齡一天天長大,你卻在成長為大人的路上卡殼了。你不再是個孩子,而你也遲遲沒能成為大人——你難道還不為此而感到臉紅、感到著急嗎?你知道付出嗎?你懂得擔當嗎?你會欣賞嗎?你這些都不會,你只會拿著放大鏡瞧別人,只會拿著尺子量別人,你把別人都看成了「渣」,而你困在自己的小圈子裡不肯出來,請問……你有什麼好驕傲的呢?
在心理學看來,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既是先天的,也是後天的。先天取決於父母之間的關係是否足夠親密,你的原生家庭是否給到你足夠的溫暖接納,而後天,指的就是你自己是否有「學習愛」的悟性。先天的部分我們是不能選擇的,而後天的部分,卻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去努力的。
最後,來看看我在音符社區里發現的一個叫「小小蓮」的姑娘發的帖子:「我和男朋友快四年了,他家裡條件不好。最近他媽媽查出肺癌早期,我倆的錢打一開始交往就一起用,現在他媽媽病了,要拿出我們的積蓄,並且像朋友借了一些錢,才湊夠醫藥。說真的,其實我有時候還覺得自己挺委屈的,因為這些錢都是我們結婚要用的,朋友都說我挺傻的,還沒有結婚就搭進去那麼多,就像個已婚的人一樣。可是想一想錢沒了可以再掙,人沒了,真的就沒有了,不是嗎?」
你看,懂得愛的人,和不懂得愛的人,差別有多大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