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熊玲:精神分析與「我是誰」

作者:西雅圖夜未眠  於 2015-8-19 11: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1 、精神分析是什麼

  傳統精神分析學說:

  精神分析是一門實踐學科,是言語的實踐;

  精神分析是挖掘人潛意識的工具;

  精神分析是捕獲人心理奧秘的獵手;

  精神分析是探尋人心靈迷宮的藝術。

  新精神分析學說:

  精神分析是看人內心的鏡子,猶如心靈CT;

  精神分析是解讀客體關係的學問;

  客體關係學是精神分析的聖經,

  那是否說精神分析是客體關係學的客體?

  非精神分析學派說:

  精神分析是心理分析與心理治療的基礎;

  精神分析不是萬能,是獨狹路;

  精神分析可以是…很多;

  精神分析什麼也不是。

  我說,

  精神分析是知「我是誰」的哲學;

  精神分析是人看人的眼睛;

  精神分析是解剖人格系統的精神外科;

  精神分析是沁入人心黑洞的太陽湖;

  精神分析是心理學者的精神移情;

  精神分析是來訪者的剋星與救星;

  精神分析是所有社會人的精神抵觸與精神需求;

  精神分析可以是…無限?或有限?

  你說,精神分析還可以是什麼?精神分析究竟是什麼?

2、 關於「我是誰」

  「我是誰」是人對自我這一生的生命價值的對話。

  為何,有的人一生有滋有味,有成就有意義?

  為何,有的人稀里糊塗遊戲人生?有的人渾渾噩噩一輩子,不知什麼叫人生?

  為何,有的人一生匆匆來匆匆去了,來不及感受?有的人懷才不遇、憤世嫉俗到死不瞑目?

  又為何,有的人活著卻是死了,有的人死了卻一直活著……人啊,認識你自己。

  自然人的終極目標,是如何成功地成為社會人。

  人終其一身的任務,是在進行人生哲學的對話——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走向何處?

  「我是誰」這個關於自我的概念,是一門研究人——自我的學問。

  人的心理疾病,是因為自己不認識自己,即自己是自我的陌生人。人的生命價值是在於他活出了生命的意義,尋找到了幸福之路。只有充分認識自己和足夠清醒的人,才是能掌控他自己生命意義,感覺幸福的人。

  人類創造了文明,文明為人提供了無限多的形式去認識「我是誰」。

  如哲學說,人是通過理性認識「我-你」是有思想的可朽動物,是靠理性克服人性之墮落,靠理性實現人性之光輝;

  宗教說,人是上帝的臣子,人通過信仰上帝而感覺自己的存在,感覺自己的渺小或偉大;

  佛學說,自我(人)是貪婪的物主。人通過打坐、禪修認識自己。人之痛苦緣起慾望,人通過苦行修鍊達到禁慾而脫離苦海,得以超脫、獲得再生。

  可是,人類為何要創造文化形式去認識我是誰呢?

  精神分析關於「我是誰」的對話,是通過探尋無意識而認識自我。精神分析,就是一個「我-你怎麼認識自己」的精神活動過程。精神分析認為,人的痛苦是因沒有自我,只是他人模型的反應。

  故精神分析因「不知我是誰」或「無意識」而存在。精神分析以使無意識意識化為己任,也始終在為「一個人如何變得像他的那個客體」的客體關係進行分析與評估而努力。

  假如,人沒有把自己當作是自身行為的主體,當作是一個能思考、有感情、有愛情的人,那他作為人成了客體,這個客體正是人自身力量外化的體現。因此,人只能在他所創造的價值標識,或創造的產品中認識自己,只能通過依賴於他的創造物中觸摸到自己。

  每個人都需要回應自己,你在哪裡,你有什麼,你能走向哪裡,你對世界的作用是什麼?

  你如何看「我是誰」?

  精神分析真能引領我們,去認識那個你不知道的自己?

文章來源,成都熊玲心理諮詢機構:熊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5: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