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王的復興:瑪莎拉蒂Ghibli

作者:ccc6  於 2014-12-20 17: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我的車車


瑪莎拉蒂這個品牌在車迷心中頗具魔力,那波塞冬的三叉戟就像一個極具號召力的符號,這就像熱愛衝浪的玩家們,即便知道選擇是冒險,依然固執地衝進它的懷抱。很不幸,我也是被三叉戟毒到的車迷之一,而瑪莎拉蒂在其百年大壽揭幕之際,為我們復活了一款車型——Ghibli,也讓我們感到瑪莎拉蒂彷彿也借著百年之時,欲復興其品牌的輝煌。

其實Ghibli並不是一個瑪莎拉蒂全新的系列,但的確是全新的車型。在瑪莎拉蒂的歷史中,Ghibli曾有兩代車型,分別是19671973年生產的第一代Ghibli車型和1992年至1997年生產的第二代Ghibli車型,而最近的這款Ghibli應該算作是第三代。 

這三代Ghibli車型其實都是斷代的,中間的停產斷層使Ghibli風格迥異。第一代Ghibli(AM115)完全是當時最時髦的雙門跑車,由當時還在Ghia設計工作室的Giorgetto Giugiaro設計——翻燈,短軸距,敞篷或硬頂,長長的車頭,直線設計,透著從內而散發出來的個性腔調。

第一代Ghibli車型前置一台310馬力V8引擎,可選擇搭配5檔手動變速器或3檔自動變速器,百公里加速6.8秒,極速248km/h。敞篷版本比硬頂版本遲兩年(1969)加入產品序列,第一代Ghibli1973年停產,它的繼承者是1974年登場的瑪莎拉蒂Khamsin——該車的設計師是博通設計工作室的設計大師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

1992年,第二代Ghibli(AM336)回歸車壇,除了直線設計被繼承下來以外,其它細節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更傾向於常規車型的第二代Ghibli表皮下,搭載的卻是一款2.0升V6雙增壓引擎和一款2.8升V6雙增壓引擎,6速手動變速器,並且它的競技杯賽版車型更是一個可以合法上路的怪咖,不僅擁有大量碳纖維部件,Brembo剎車系統,連方向盤也採用MOMO競技版的貨色。

  在瘋狂的上世紀90年代,瑪莎拉蒂第二代Ghibli在1994不僅革新的內飾設計,還加入了全段可調的電控減震系統。1996年升級了ABS系統,把輪胎擴大至17寸。第二代Ghibli生命在發布5年後的1997年結束,隨後被瑪莎拉蒂3200GT取代。

瞧瞧今天在我們眼前的是個Ghibli,圓潤代替了直角,其它的……來聽聽瑪莎拉蒂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和中方負責人是怎麼說的——從設計上來說,極具瑪莎拉蒂家族特色的進氣格柵和散熱腮得以繼承到Ghibli身上;氙氣大燈採用貓眼的創意;可以定製的個性化內飾也是瑪莎拉蒂的一貫特色;而三走線的方式更是使內飾的質感得以升華;聲音,這是瑪莎拉蒂的特色,不容改變,經過音響師經過長時間調校的發動機聲浪令人著迷。

  性能上Ghibli也下了大工夫——法拉利生產的V6雙渦輪發動機可產生410匹馬力,8速自動變速箱可以協助Ghibli躋身百公里加速4秒俱樂部,50:50的前後軸承重比例、后驅與全驅變換的驅動方式,加上Brembo的剎車卡鉗,讓Ghibli在性能上具有了先天優勢。

  走過80年代和90年代的瑪莎拉蒂,在新世紀深刻知曉了整車質量的重要性,嚴寒與炎熱的環境測試、賽道車身抗扭測試、隔音測試等等都是Ghibli誕生前的必修課。包含一塊8.4寸大彩屏的全新內飾設計挽救了無數瑪莎車迷的信心,同時,Ghibli的車身在奢華之餘還可承受1.2G的航向G力,這已是在向競技標準看齊。

Ghibli的到來將讓菲亞特集團的投資獲得豐厚的回報嗎?至少我們知道在它的對手面前,瑪莎拉蒂這次底氣十足。百萬元以下的起步價,優良的性能,獨特的品味,手工打造,可定製,這一切看起來都像是個童話。不過,吃定了奧迪A7和賓士CLSGhibli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看好Ghibli銷量的同時,也應當看到瑪莎拉蒂在放下神的身段,化凡入境,為了集團的長久發展無畏地付出。也許這個「副總裁」不能決定什麼,但至少能管實事兒,幫「總裁」解決最實際的問題——盈利。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4: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