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敏的A Class與婀娜的CLA Class已經證明了MFA平台的成功。對梅賽德斯-賓士而言,這一切還只是他們決定在緊湊級豪華車市場大展拳腳的開始,接下來出場的GLA Class同樣會上演一幕好戲。
儘管緊湊級豪華轎車的前途並不明朗(僅就中國市場而言),但由於各個級別的SUV車型的強勁表現,各大廠商似乎必須做出點兒動作,以回應市場的呼聲。既然擁有成熟的車型平台、優秀的動力總成和可靠的四驅系統,為什麼不直接造一輛緊湊級豪華SUV?
因為基於MFA平台的前兩款緊湊級車型在歐洲市場大獲成功,賓士有理由相信他們的新產品必然會獲得追捧。甚至已經有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得到初步證實, 這款緊湊級豪華SUV將於明年春季正式駛下北京賓士的生產線。我們在初春時節前往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正是為了檢驗一下這款入門級的梅賽德斯-賓士SUV 是否足夠出色。沒錯,因為檔期的關係,當你看到這期雜誌時,距離我試駕這款新車已經過去了差不多8個月的時間。分享它所帶來的喜悅——我早就有些迫不及待 了。
鑒於消費群體年輕化的整體趨勢,賓士近年來在新車設計中融入了更多的時尚元素。從入門級的A Class到旗艦車型S Class,你能看到更加多變的車身線條,更為明快的內飾配色,更為多樣性的電子輔助系統,以此才能扣緊時代的脈搏,甚至是引領行業的變革。而MFA平台 的衍生車型原本就是為年輕消費者所打造的,但僅僅可愛和華麗還不夠,這款新車需要更多的力量,至少看上去就得讓你產生那種充滿活力的感覺。相比A Class,除了抬高底盤之外,設計師似乎只是修改了一些小的細節。最顯著的變化在於GLA的發動機艙蓋增加了兩條隆起的稜線,突出了整車的力量感;車身 兩側的雙腰線走勢更為舒緩,以此改善了車身加高之後的平衡感。此外,肩線的走勢由A Class的下滑改為上挑,尾燈的造型也做出了調整,整體顯得更為飽滿。
至於內飾部分,GLA同樣是A Class設計風格的一種延續。除了儀錶盤採用雙炮筒形設計,更為突出運動感之外,中控台設計以及按鈕布局幾乎與A Class沒有什麼區別。如果沒有事先說明,恐怕也沒什麼人會注意到中控台上新增加的與越野相關的功能按鍵。就座椅的乘坐感而言,你也很難找到GLA與A Class之間的差異。不過加高之後的坐姿的確改善了駕駛視野,後排乘客的頭部與腿部空間也足夠令人滿意,至少在這方面,GLA的表現要優於現款的X1車 型。我完全能夠理解一部分人將GLA稱為「長腿A級車」的原因,它的確少了一些SUV應該具備的個性——但它的確是一款SUV。
就駕駛感受而言,你的確不太容易找出它與A Class之間的差異。GLA Class的動力系統同樣取自A Class,除了主打歐洲市場的兩款柴油發動機之外,賓士還為GLA提供兩台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其中1.6升型號提供給GLA 200車型(配備6擋手動變速箱),2.0升型號則提供給GLA 250以及GLA 250 4MATIC車型。鑒於中國市場的習慣,GLA250系列車型將會採用GLA 260的命名方式。
看一下GLA面對的主要競爭對手吧,寶馬X1目前只提供一台N20B20渦輪增壓發動機,通過不同的輸出設定,劃分為三種不同的動力配置版本;奧迪 Q3則提供1.4升和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其中2.0升發動機同樣以不同的動力輸出設定劃分為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切看上去都顯得公平合理,不過賓士發 動機的低轉速扭矩輸出更具優勢,350牛·米的峰值扭矩在發動機達到1200轉/分時即可聽候調遣。這意味著即便是城市路況行駛,變速箱也無需頻繁變換擋 位以確保動力性能,而在高速巡航狀態下,發動機也可以憑藉更低的轉速獲得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通常情況下,GLA表現得都極為紳士,即便是發動機自動啟停系統介入工作,整個過程也沒有什麼不妥。7擋雙離合器變速箱在平順性方面的表現,絲毫不 遜色於7 G-Tronic自動變速箱,即便與寶馬的8擋自動變速箱相比,也仍有可圈可點之處。在山區公路駕駛,變速箱的表現也很得體,儘管它總是傾向於創造更漂亮 的油耗數字,但在需要降擋時,變速箱的響應也很及時。其實你完全可以通過方向盤後面的換擋撥片獲得更多的控制感,至少你會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
我所試駕的是一輛GLA 250 4MATIC頂級配置版本,因為配備了舒適型越野懸架,因此它的前、后懸架高度分別被加高了30毫米和22毫米。不過這並不影響懸架的支撐,除了在路感反 饋上略有缺失之外,它在山路上的感覺與被稱作「小鋼炮」的A Class相差不大。它會因為機械結構的關係,在彎道中表現出一些合理的轉向不足,但很容易應對,不僅動作靈活,反應速度也很快。不過你別指望過分壓榨它 的性能,畢竟這是一輛SUV。或者說,餘下的工作應該由AMG接手。
我們在一個干河床里體驗了GLA的越野性能。其實GLA所使用的四驅系統只是賓士4MATIC系統中的一個分支,它的基礎部分仍來自A Class,前後軸之間通過一組電液控制的多片離合器分配扭矩,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個越野組件選裝包來提升整車的通過性能。而所謂的越野功能組件,除 了升高懸架之外,還額外提供車身的前後護板之類的裝飾件,但核心部分則在於帶有越野控制功能的ABS系統、陡坡緩降裝置和動力輸出經過優化的變速箱越野控 制模式。也許賓士官方會為它們取一個更為文雅的名字,通過中控台上的按鍵就可以激活這些功能,同時COMAND系統也會切換到相應的越野信息顯示界面。就 實際表現而言,只要路線選擇得當,GLA 250 4MATIC的實際表現甚至要優於多數中級SUV,如果你只是想偶爾撒一下野,應該不用太過擔心GLA的通過性能。根據傳聞,國產GLA車型的售價將頗具 競爭力,也許唯一值得擔心的就是這輛緊湊級豪華SUV的設計風格,它的確很時髦,但也的確少了點兒SUV應有的野性。它會是你的青春同路人么?
次日,我們試駕了GLA系列車型目前的終極配置版本,不過這輛車由AMG操刀,區別於常規的GLA 45 AMG,GLA 45 AMG Edition 1增加了更具攻擊力的外觀套件,前進氣口、唇線、裙線都經過了重新設計,另外還增加了尾部擴散器和車尾擾流板。除了獨特的車身拉花之外,細節部分採用紅色 的線條加以點綴。
內飾部分則採用黑、紅雙色配色,烘托出濃烈的運動氣息。一體式桶形賽車座椅可以為車主提供優秀的包裹和支撐性能。
雖然採用4MATIC四 驅系統,不過所有的AMG版本GLA車型都無法提供越野功能組件,這意味著你只能老老實實地待在公路上。考慮到那套價格不菲的235/45 R 19高性能輪胎,適當的取捨顯得非常有必要。
它的動力系統同樣來自A 45 AMG車型,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使用強度更高的翻砂鑄造鋁合金缸體、鍛鋼曲軸和鍛造活塞,大號的雙渦輪增壓器能夠提供1.8巴的增壓值。為了應對高增 壓值帶來的巨大熱量,AMG開發了一套2段式中冷系統,額外增加的冷卻器位於左側輪拱位置。發動機冷卻水迴路和變速箱潤滑油都由一個重型冷卻系統負責散 熱。加強之後的7擋雙離合器變速箱經過了重新調校,它能夠提供高效、運動和手動三種工作模式。除此之外,Edition 1版本車型還具有更為洪亮的聲效,相對略顯保守的 GLA 45 AMG車型,Edition 1更擅長烘托熱烈的駕駛氛圍。
隋立平:雖然對於設計的品評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但我還是堅持認為,這款賓士SUV家族的入門車型,欠缺整個家族硬朗的設計風格。很難說更為時尚、活 力的造 型有何不妥,畢竟這款緊湊級SUV的目標客戶群體是那些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而時代感則是近年來賓士設計師頗為看重的東西。賓士不僅僅希望為用戶提供一 輛優秀的入門級車型,他們更希望通過MFA平台車型的優秀表現,維持並爭取更高的用戶品牌忠誠度,將青春同路人升級為人生伴侶,這才是他們真正想要看到的 結果。
+通過性能,空間感,活力。
-欠缺SUV的野性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