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一個人是不是個熟練的攝影師很容易,有幾個細節是最容易暴露人拍攝水平的:
開始拍攝之前是否檢查機身設置。電池記憶卡容量,iso值白平衡設置,測光方式曝光補償設置,對焦模式對焦點位置等等一系列參數。熟練的攝影師在正式拍攝前一定會執行檢查步驟,沒有養成這個習慣的人絕不會是一個拍攝量很大的人。
攜帶器材的數量。職業攝影師常會攜帶大量器材完成拍攝,不過這些器材通常歸屬於同一器材體系,相同品牌的機身和鏡頭群,輔助拍攝的功能附件等等,器材之間的關聯性很強。如果你看到有人在攝影包里拿出一台Leica相機,之後依次取出Canon5D加白色鏡頭,Sony NEX系列,手裡在拿一個RX100之類的卡片機,最後舉起iPhone拍了一陣,他的攝影水平不會太高。沒有一個機身是他能熟練操作的,器材之間的互補性差,最後拍的最多的一定是最不需要動腦子的那一台。
對於後期的理解。在數碼時代依舊懶得研究後期軟體不習慣使用RAW格式拍攝的人無法成為優秀的攝影師。喜歡對比各類機身直出jpeg效果的人即使使用高級機身,也會輕易被習慣RAW格式使用廉價機身的人超越。為了追求簡單你可以只使用一機一鏡,但有太多人擁有大量器材卻懶於研究一款後期軟體。看到有人使用Leica Monochrom或者黑白數碼後背這樣高級的機身,直接使用未經處理的灰色jpeg圖片時,我更願相信那恰好是他喜歡的效果。
選擇圖片的標準。成熟的攝影師都能接受拍攝失敗,一次拍攝沒有任何收穫是很自然的現象。那些在任意一次拍攝行為後都能挑出五十張以上好片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太低了,雖然享受快樂的頻率高很多,但其攝影能力提高的速度不會很快。選片的高要求顯示了攝影師的欣賞能力,如果你不確定什麼才是好,你怎能確定按下快門的最佳時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