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以歐洲五大經濟體為首的51個國家10月29日在德國柏林簽訂了一項協議,協議要求所有締約方從2017年開始,自動交流稅務信息。該協議被德國財政部長譽為打擊逃稅的鬥爭中的一個里程碑。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30日報道,德國財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在簽約儀式前告訴德國《圖片報》,這個協議將結束數十年來所謂的銀行保密制度。朔伊布勒的這種說法似乎是在向公眾介紹,這一努力可以讓普通人看到,富裕的個人和企業將被迫就範。
簽約儀式在朔伊布勒掌管的德國財政部舉行。空闊的德國財政部本是納粹時期,為赫爾曼·戈林而建的。簽約儀式是一場為期兩天的會議的最後環節。參加會議的官員,來自一個全球論壇的123個成員國中的大部分國家。這個論壇是從德國和英國兩年前為打擊逃稅和稅務欺詐而簽署的一項協議演變而來的。
報道稱,值得注意的是,以銀行系統的保密性而著稱的瑞士,以及傾向於用自己的方式打擊國際逃稅行為的美國,均未在29日出席。
10月29日,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和其他財政官員,都對協議的談判簽署過程相對迅速地表示稱讚。「逃稅是全世界的一大難題,」他說。該協議「將減少逃稅者能隱匿財富的場所」。
報道稱,簽字儀式上發布的一份宣言稱,「在新的全球標準之下,我們將交換有關離岸賬戶的廣泛信息,包括賬戶餘額和受益所有人。」
「逃稅者很快就將無處藏身,」宣言接著說。「逃稅者有兩個選擇——要麼自首,要麼被抓。」
除了主導該行動的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協議的其他簽字方包括,新加坡、列支敦斯登、盧森堡,以及幾個英國屬地,如維京群島、開曼群島和直布羅陀,以及馬恩島、格恩西島和澤西島。
義大利經濟部長皮耶爾·卡洛·帕多安稱,該協議應該可以說明,國際社會有能力打擊不公正的現象。他說,這是「在全球層面對全球危機的積極回應」。
朔伊布勒和其他一些國家的財長稱,預計瑞士將在幾個月內加入51個「先行者」的行列。官員們稱,瑞士是「稅務透明與信息交換全球論壇」的成員。該論壇的成員將從2018年開始推行自動交換納稅人信息的做法。
儘管美國沒有參加這次會議,朔伊布勒等人強調,美國一直是先驅——《海外賬戶納稅法案》就是一個例子——儘管美國國會仍然對國際協議懷有警惕。
各國部長都不願估計,自己期待有多少億美元的稅款會因為這項協議失而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