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中西方教育的很多資料,詢問了很多專家學者,最終得出如下結論。
創造力即創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發散性思維與聚合性思維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種解決未來問題的思維能力。它並不是漫無邊際、天馬行空式的創意發明,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新事物、幫助人類適應不同環境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創造力貫穿於現實生活和未來學習的方方面面,包括未來問題的提出,未來問題的解決,以及我們出行的交通工具、使用的家用電器,智能手機等等都源自於創造力。其美國最新的研究指出,相比智商而言,想像商數更能準確地預知孩子未來的學業是否成功。因此,發現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是父母們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
因為,在成人的世界里,我們都知道,許多問題不是只有一個正確答案。但是,我們的孩子在漸漸長大,他會擁有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嗎?孩子的創造力應該如何培養呢?
美國「創造力之父」保羅。托倫斯在研究中發現,3-5歲是孩子創造性解決問題能力的高速發展時期,而5歲以後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孩子同樣也存在著創造力先上升後下降的現象。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經過了解比較,是家庭和學校兩方面的影響造成了這樣的現象。
孩子在嬰幼兒期、在幼兒園或者家庭中主要的活動是以遊戲為主,家長[微博]和老師對孩子的遊戲活動很少約束,孩子有很多自由的空間,去隨意的玩、想象、發揮。而這時家長和老師也不會對孩子的想法或行為進行過多地干預,孩子不會因為自己的胡思亂想遭到別人的否定和指責。所以,孩子的創造性思維發展的良好。
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就要開始面對學習、新環境適應、同伴交往、自由束縛的壓力,這時的家長和老師就變得「嚴厲」起來,因為他們此時強調的是孩子應該掌握更多的知識,更重視孩子能否正確地思考。他們會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該做什麼,不要做什麼。因為有了統一的標準,孩子的行為又隨時受到成人們的監督和評價,當孩子沒有按照成人教給他的那樣去做,孩子就會受到批評和懲罰。孩子為了迎合成人,漸漸的放棄了自己的「胡思亂想」,乖乖地向著成人們想要的答案思考著、生活著,這樣自己便能得到大人們的讚賞和獎勵。因此,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而在生活成長中的孩子們,童言無忌、自由自在的積累生活經驗,進行社會實踐,才會知道「水有什麼用」?其不僅可以洗手洗臉、洗澡、洗衣服、洗碗等,還可以澆花、灌溉、養魚、水力發電等等;作為父母的我們一定要注意發現保護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並激發孩子的求知慾,鼓勵孩子進行想象,並通過遊戲、體驗生活、參加社會實踐來開闊視野。
因此,我可以肯定的說,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會讓他一生都感到幸福和快樂。
在我了解到我們國家已經連續舉辦了10屆青少年創造力大賽的時候,內心充滿喜悅,想著我兒子將來也能參與這樣的比賽,為他更好的生活體驗和學習實踐積累更好的養分。可是在我具體了解這個比賽項目的時候,內心中充滿了無助和困惑,為什麼呢?為什麼要把青少年的創造力培養與科學上的創造發明聯繫在一起,我想鍾南山獎也一定不是創造發明吧。
雖然說科學上的新發明、新發現、文學藝術上的傑出作品等都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豐碩成果。但事實上,創造性思維並不是少數發明家專有的,凡是思維健全的人和孩子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具體對於更多孩子來說,其包括:擺弄玩具的新玩法,看圖閱讀能力,布置自己的房間,語言表達能力,同伴交往玩樂的趣味,講故事中的想象,遊戲中的奇思妙想,廚房中的美味烹飪……最終,在快樂中提出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我得知美國「創造力之父」保羅。托倫斯「未來問題解決項目」的時候,我不斷的閱讀《翻轉人生的教育》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是影響美國教育30年的經典著作,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未來問題解決能力的實踐讀本。我從中發現美國人在培養孩子創造力方面,研究實踐了60多年,已經形成了相對成熟創造力培養理論和培養項目體系。我的內心不由得再次感嘆,美國人為什麼獲得了那麼多諾貝爾獎項,其奧妙就在於此。也為我國探索青少年創造力培養計劃實踐提供了參照和借鑒。
美國人不僅會鼓勵孩子進行角色扮演,自編自演小品,還會鼓勵孩子做家庭小實驗、搞小製作等,許多孩子都有「家庭工具箱」和「實驗角」,種花、植樹、飼養小動物等,發現76.5%學校都開展了創造力培養的課程。家長們和老師們希望孩子們不花錢自製小禮物送給同伴,放手讓孩子們自辦家庭宴會,邀請小夥伴和同學們來家裡玩,這是真正融於生活、社會實踐的基礎,孩子們不僅學會了交際禮儀和生活技能,還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孩子們的創造力培養,不能再等,也不能再被家長們忽視、打擾、破壞。
我們需要發現保護孩子的創造力,以及改變當下青少年整體創造力水平下降和缺乏未來意識的狀況,我們需要為孩子的想象力加油鼓掌,我們需要放手,我們需要美國「創造力之父」保羅。托倫斯「未來問題解決項目」,通過將創造性問題解決與具有未來意識的問題相結合來培養孩子,使他們能夠創造性地思考問題,同時也能激發其關於未來的意識。讓孩子自己成長,並最終擁有創造性思維和未來問題解決的能力,從而健康快樂的擁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