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南開曬95年前英文筆記被贊:這才是學霸

作者:ccc6  於 2014-10-26 14: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英文分享


這是一本寫於1919年的課堂筆記,這是一本全英文的筆記,這是一本南開大學[微博]首屆學生的筆記,在南開大學學生實物及圖片主題展覽上。白色的封皮上, 南大筆記四個黑字赫然醒目。紙張周邊的微黃,些許模糊的字跡,都提醒著我們這本筆記的久遠與滄桑。翻開筆記,記錄的是有關歐洲近代歷史的內容,而一排排工整的手寫英文字體不禁讓人讚許,大家紛紛開始猜想那段學在南開的時光。

1923628日,南開大學創校首屆畢業生21(文理商科),在八里台新校舍秀山堂大禮堂舉行慶祝第一次畢業典禮。當時25歲的顧訓賢便是12個文科學士之一,也是這本筆記的主人。

  顧訓賢,字鳳孫,江蘇南京人,1898年生於安徽合肥。1902年隨父母遷居北京,1912年全家遷居天津,畢業於天津新學書院。1919年考入南開大學文科,成為南開大學創校首屆文科生。

  1923年畢業后,顧訓賢曾在天津華俄道勝銀行清理處和天津特別三區公署短期工作,1929年任職於河北省政府,曾任河北省平山縣縣長。後轉入銀行界,先後在天津市民銀行、大陸銀行工作。1952年退休。

  顧訓賢精於文史,英語水平較高,粗通德語、日語。興趣愛好比較廣泛,喜歡收藏舊書和散佚文集。晚年喜愛研究碑拓金石文字。遺作有詩三百餘篇、散文數十篇。

  談及這本「95筆記的由來,也有一段佳話流傳——

  1930514日《庸報》載:教育部派赴北平、天津視察學校之戴應觀科長,於返京後向該報記者發表此次北上視察經過,中有關於南開大學的一段評語:南開大學,設備雖受經濟限制,然頗能以一文錢作二文錢用。如數學系近購有十三種曲面及曲線數學標本,為國內其他大學所不經見者。其教授待遇雖不優,而能奮勉從事。有教授在職近十年,他大學雖以重聘邀約,亦不離去者。其學生程度亦甚整齊。余等觀察時,見商科二年級上經濟課,男女生皆以英語筆記,敏捷正確,全班皆然……」

  時隔79年,這份評語又被刊登在《南開大學九十周年校慶特刊》上,恰巧被顧訓賢的兒子顧永康看到。

  顧永康認為,自己手中父親的這份筆記是對這段評語的最好證明,也算是獻給父親母校的一份禮物。

 

 

於是在20091025日,顧永康給南開大學檔案館帶去了一封捐贈信,信中寫到,我藏有我父親顧訓賢在校學習時之學習筆記一件,願捐贈你館,請收藏。至此,顧訓賢,這名南開大學的首屆文科生,在79年後,以另一種方式重返母校。

  據悉,為迎接南開大學95周年校慶,學校檔案館、學工部和歷史學院聯合舉辦了此次學生實物及圖片主題展。展覽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首次採用專題的形式,內容涉及南開體育、南開話劇等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同時也包括了學校標識、校園變遷、公能培養、成長記憶等板塊。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還展出了南開大學不同年代優秀學生的筆記實物。除顧訓賢以外,恢復高考[微博]后的第一屆(1977)南開學子陳志強、90級學生韓寶志以及近兩年畢業學生的筆記都出現在展覽台上。不同的年代,相同的精彩。這些筆記是學生認真學習的體現,相信也會給現在的學生帶來一些啟發。南開大學檔案館的負責人告訴記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英文分享]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4: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