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諾獎煉成人焦慮 羨慕嫉妒恨纏綿

作者:魔尊東來  於 2014-5-27 17: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轉載|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2評論

諾獎煉成人焦慮  羨慕嫉妒恨纏綿

——盧德素·研讀顧曉軍小說之十一

    顧曉軍先生2014-5-23發表的短篇新作,《諾獎是怎樣煉成的--顧曉軍小說·二百一十一(六卷:小說家)》,有些難讀和難懂。我再三推敲,才定下讀後感題目,「諾獎煉成人焦慮  羨慕嫉妒恨纏綿」。

這篇小說寫一個姓顧的小說家——「他」,躺在沙發上,因諾獎而起「羨慕嫉妒恨」,品評牆上掛歷5月頁那幅錯亂光源的水墨江南畫,回想自己艱辛坎坷的文字生涯,思考分析李昂和張愛玲那些盛名難副的小說作品以及小說、文學的真諦,欲與顧粉團交流思想心得。主要內容之外,尚有些瑣事細情,我將不提不論。

這些小說內容,可謂豐富駁雜,作者的表達做法是,把這一切都交給小說主人公「他」的情感、意識之流水,任「他」隨波逐流,隨遇而安,激濁揚清,踏浪前進,而讀者就在排浪迭起、水花四濺中感知這一切。多重排比,多重反覆,聚散游移,迴環往複,成就一篇圓潤、圓熟、豐腴而精神的短篇佳構。如詩之有三美(建築美、音樂美、繪畫美),如散文之有靈活、生動、氣韻。客觀寫實、主觀抒情、現代新感覺,兼而有之也。而我更關心的是這個「小說家」形象。

在文學創作人群中,寫詩的和寫散文的,專有的稱呼是詩人和散文家,而寫小說的除了叫小說家之外又叫作家。換句話說,作家通常指小說家。或曰,寫劇本的又叫什麼?叫劇作家。其實,劇本是供演員使用的小說,而小說最容易改編成劇本,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諾貝爾文學獎設立至今120年,在這期間,甭管是詩人、散文家,還是作家,鮮有不想獲得該獎且為之焦慮的,尤其是自認為文學創作成就已達到或超過諾獎水平者,更是焦慮到「羨慕嫉妒恨」的程度。

且看我們正在說的這篇《諾獎是怎樣煉成的》之主人公,一動念,就是「羨慕、嫉妒、恨!他覺得,諾獎、就應該是他的、屬於他的。那莫言、算個屁!」坦蕩、直率、斬釘截鐵,不單隻道出「他」這個小說家的心聲,而且道出所有文學家的心聲。

轉而思索、探究為何自己就不能獲得諾獎的原因,表層的,深層的,遠在過去的,近在眼前的,自己的,他人的。

近在眼前的是文學藝術成了商品,假冒偽劣廉價貨隨之橫行霸道,奪人耳目和美感。「躺在沙發上,他兩眼直勾勾地望著牆上的掛歷。那掛歷、叫「水墨江南」,是他太太從菜市場上買來的廉價貨。」這副「水墨江南」,違背透視原理,「投影關係錯亂」,卻無礙其招搖過市。見微知著,魚目混珠的世間,誰得諾獎,都有些偶然了,別人的「羨慕嫉妒恨」則是自然了。

再從古國古傳統方面求索,「他」沒有皇親國戚血統,沒有文二代身份和武狀元基因。「他,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他爹不姓顧,他卻姓顧。他出生在南京。他出生時,南京早已成了廢都;秦淮河邊,也早已沒有了槳聲燈影。」連合適的文化環境和成長土壤都沒有,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拚,成才不易,成功更難。

「他」選定了作家道路,而且付出了百倍於常人的努力,「他」對文學的見解和「他的文學成就,都高於師弟莫言,為什麼諾獎花落莫言家?「羨慕、嫉妒、恨!這個世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莫言、獲獎的理由,竟然是「會講故事」。「會講故事」?算個屁!」諾評委的文學眼光落後時代十萬八千里,對佔據現代文學首席地位的小說,還停留在瓦舍勾欄時代之演義評書觀念——會講故事——上,這叫當代小說家們情何以堪?「他」再一次道出了小說家們的心聲。也怪不得「他」忍不住要給窗外的顧粉團上一節文學ABC,以免他的學生們被諾評委誤導、被莫言會講故事之類偽文學理論迷惑。

「這個世界,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他」縱思橫想,在時光中穿梭,在海峽兩岸跑馬。大陸的莫言盛名難副,台灣的李昂也盛名難副。「她」的備受讚揚的《北港香爐人人插》在「他」看來,就是小說次品,就像那幅掛歷上的「水墨江南」一樣拙劣。「什麼名篇?她、根本就不懂小說、也不會寫!」開篇點題「北港香爐人人插」,這個「帽子」遮蓋不了小說正文。『把此「插」暗喻為彼「插」,也可以、是文學。但,作者在「風波」中卻又不承認;且,小說結構太差、幾乎沒有布局。』『小說中的人物,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整個小說、雜亂無章,彷彿就為了一句「北港香爐人人插」。』 「標籤小說、也不是不能寫,但、至少應該構成小說、像小說。是不?」對比真正的小說《腐敗才是第一生產力》、《讓一部分人窮起來》,《北港香爐人人插》之名不副實,顯而易見。

「他」在斷斷續續思考評述李昂小說之盛名難副時,斷斷續續回憶自己在組織單位中的遵命寫作、為他人做嫁衣、與莫言同台競技而被譽為「南拳北腿」、自己不會抓機遇出名求利、最後發覺自己不過是一塊被人利用之後扔掉的舊抹布,如此這般可悲可憐可思之過去,慶幸自己及時醒悟,退下來開始自己的自由寫作,經受住了網路上的風吹雨打,『一不當心,就被網友稱為「中國網路小說的鼻祖」。』又「一不小心」,「名滿天下」。

兩個斷斷續續之間,插入『錯亂!小河上的光源,是由畫里、由遠及近、照過來的;而兩岸的光源,是由畫外、由近及遠、照過去的……哪有一幅畫上的光源,是兩個方向的、相反的呢?依舊躺在沙發上,他對著窗外、對著他的「顧粉團」。』予以調劑,製造間離效果,藕斷絲連上文,為下文比擬李昂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鋪墊搭橋。這樣的文段安排和銜接過渡,可謂「纏綿悱惻」。

小說最後部分側重寫「他」在網路奮戰,寫100-200-300篇小說、寫《公正第一》《大腦革命》等書稿之餘,「守著顧粉團玩」,江南依舊,而「羨慕嫉妒恨」有時卻轉了方向,「他、也依舊沒有很在意。」現在,「他」最痛恨的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比如「最近,他的女弟子貞雲子、在給他的信中談到張愛玲。」而張愛玲和李昂一樣,寫出一些文學價值不高的小說,卻在世俗眼光那裡博得鼎鼎大名。聯想到魯迅的名句「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他」認為,這是玩弄修辭,不等於文學。

小說結尾,照應開頭,釋放新思想:「他依舊躺著、他覺著:不論諾獎給不給他,他都是一流的、頂尖的。如果諾獎永遠不給他,並不能證明他不夠諾獎,而只能證明:諾獎,瞎了眼!諾獎,很垃圾!」

「他」的諾獎就這樣煉成,不焦慮了,羨慕嫉妒恨呢,依舊纏綿!

2014525日星期天中午12:00寫畢於坳背河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白露為霜 2014-5-28 02:22
"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這叫強調。   同「兩顆都是棗樹」,語感是不一樣的。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4-5-28 04:35
文章挺深刻。。。思想很複雜。感受很豐富!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0 06: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