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別滑向未來

作者:haomeili  於 2015-2-26 16: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1987年,34歲的舒爾茨,買下星巴克,並出任總裁兼CEO。他依靠「現磨現煮」的經營模式,在短短5年裡,將星巴克,發展成一個市值超過百億美元的世界級大企業。創造了咖啡行業的奇迹和神話。

1992年6月26日,是舒爾茨職業生涯中,最幸福的日子。這一天,星巴克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總市值是去年全年利潤的60倍。春風得意的舒爾茨,為未來3年-5年星巴克的發展計劃,定下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在本土和海外,各開設15000家分店。

就這樣,星巴克像一個加足馬力的越野車,開始了一路狂奔的擴張。翌年春天,星巴克在美國本土擁有了161家連鎖分店。不久,從紐約到倫敦,星巴克的數目多的驚人,在曼哈頓有近200家,在倫敦有256家,馬德里、迪拜分別有48家,韓國253家……一切看上去是那麼的順利,那麼的欣欣向榮。

於是乎,2000年,舒爾茨在一片讚美聲中,辭去CEO,開始全球巡遊,悠閑地視察他遍布世界各地的「小王國」。然而,舒爾茨越看越擔心,越看越驚心,他發現:密密麻麻的門店,相距不到10分鐘的路程,為了搶顧客、爭盈利,竟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內部的自相殘殺,讓來此享受、放鬆的顧客,望而卻步,導致很多門店,生意清冷。而有些店,卻因人滿為患,將「先磨現煮,人人和諧」的優質、傳統服務,變成了速成的機器攪拌、速溶……

這些隱患,最終在2007年集中爆發。星巴克股價從35美元跌倒18美元,跌幅近半,投資者們紛紛恐慌拋售,他們擔憂這個曾經輝煌的咖啡帝國,會像華爾街的那些銀行一樣,一夜之間,轟然倒塌。面對此情此景,舒爾茨不得不趕緊高調復出,來拯救他一手締造的王國。

雖然,復出半年的舒爾茨,採取了一系列應急措施,陸續關掉了美國的900多家門店,裁員近2萬人。但,冰冷的財務數字並沒有給他一點兒面子。2008年7月,星巴克公布了當年第三季度的財報,凈虧損額達到了670萬美元。他的心裡,開始醞釀帶領星巴克回歸傳統的點子。

可舒爾茨不是一個讓人輕易猜透的人,他一邊關店,另一邊,卻悄悄把觸角伸到了海外。而他此番的舉措,似乎在告訴人們,星巴克要放慢腳步了。從原來的快些再快些,變成了現在的慢點兒,再慢點兒。

經過嚴謹、慎重的調查,舒爾茨發現日本有一家經營下午茶的連鎖店,在很多城市的商業區擁有180家經營場所。舒爾茨心裡琢磨,既然這家公司,如此成功,說明他對日本顧客飲食文化的特點和習慣非常了解。如果跟他合作,那將事半功倍。於是,他放下「王者」的身價,屈尊低就,主動向對方伸出橄欖枝。而對方一呼即應,各佔一半股份,很快組成了一家合資企業。截止到今年3月,這家合資企業已經在日本開設了800多家分店,並成功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20多年,舒爾茨讓星巴克得到了飛速發展。然而,舒爾茨也不得不承認在擴張的同時,失去了很多東西。甚至丟掉了他最為寶貴的質量保證,直接讓星巴克成為一杯燙人的咖啡。
同樣,在中國市場,星巴克放下10年前,那種惟我獨尊、高高在上的驕傲作風。在北京前門大街,精心選址開設了第一家星巴克分店。嚴格要求並遵守「現煮現磨,人人和諧」的傳統經營模式和作風。而在裝修風格上,卻一改星巴克以往統一規範的格調,入鄉隨俗地融入了中國元素和文化,誕生了「風舞祥雲」的星巴克中國特色商標。截止2009年3月,調整經營模式,放慢腳步的星巴克,在美國的營業額從負數增長到1%,而在國際上的營業額,卻增長了13%。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8: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