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錢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
不但要有效率,
還要懂得如何把花錢的成本降到最低。
位於台北市仁愛路上的帝寶,是台灣最重要的豪宅。走進帝寶大門,門前著西裝的保安人員立刻用無線電通知櫃檯,數秒間已經確認訪客身份,隨後又有一位身材壯碩的保安,引領訪客走入三樓的私人貴賓室,而坐在裡面的,正是頂級豪宅的神秘買家—七田真右腦開發集團社長陳秀桂。
「這個帝寶私人招待所的樣貌是第一次在媒體前曝光,未來可能也不會再有機會了。」四十多歲的陳秀桂說起話來很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
一股衝勁買豪宅 十年間財富快速攀升
在短短十年間,陳秀桂財富累積的速度,就像直升機一樣快速上升,坐擁市價25億元的房地產。陳秀桂家族曾經一口氣擁有5戶帝寶,在2009年,先後賣兩戶給食品大亨。2010年年底陳秀桂更把她的信義富邦豪宅,賣給台灣首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三年內出售的豪宅價值就高達十億元。
其實陳秀桂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她會憑藉著房地產致富。當初她做主買的第一戶豪宅,只是單純為了安全問題所做的決定。
那一年,她台北的家被偷,讓她非常擔心,因此希望找個管理好一點的居家環境。到了2002年,她終於看上位於信義區的信義之星,由於先生是建築師,知道這房子建材不錯,地點也很好,因此以每坪(約合3.3平方米)六十多萬元總價約七千多萬元的價格買下一百多坪的豪宅。
當時夫妻倆投資三千萬元左右,貸款高達四千萬元,原本家人還認為:「要借這麼多錢,好嗎?」但陳秀桂認為,銀行利息不高,而且地點很好,就發揮「衝勁」買了,卻也成了她投資豪宅的敲門磚。
相中市場需求 富人換房是趨勢
當時,在買下信義之星后,陳秀桂逐漸發覺台灣以往的十大豪宅大約在七十到八十坪,而且建築漸漸老舊,未來這些富人們一定有換房子的需求;而且新的豪宅多有三成以上的公攤,因此未來百坪以上的豪宅,才是主流。而她也就在這樣的判斷下,在2002到2005年間陸續投資遍及台北市各大豪宅,也因此踏上她的豪宅致富之路。
有了這樣的認知,再加上先生李學忠本來就是業界知名的建築師,公公李重耀更是台灣「國寶級」建築師,讓陳秀桂可清楚分析建築商的房價成本,以及建材好壞,幾乎一買就賺,也導致近十年來資產倍增。
由於投資的關係,陳秀桂也認識不少會計師,這些會計師多擁有土地十幾筆,房地產十來棟,她說,這些會計師普遍認為,未來世界的局勢定是「鈔票會變薄,利率不會漲」。因此他們才會大膽地向銀行貸款也要投資房地產。
學習富人哲學 把花錢變難,賺錢更容易
多數人認為賺錢很困難,卻又把花錢變得很容易,陳秀桂強調,應該倒過來,賺錢容易,花錢難,財富自然增加。至於要如何把賺錢變容易,對她而言,答案當然就是在不景氣時存房子,以便於累積景氣轉換后的能量。
但如何把花錢變難?她說,花錢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不但要有效率,還要懂得如何把花錢的成本降到最低。舉例來說,許多人喜歡去逛五十元商店、十元商店,逛一圈下來,花個幾百塊,表面上花很少,但認真地去檢視,很多商品都是一時衝動買入,其實是不需要的,花了這些錢就是浪費。
反觀有錢人的花費,例如買豪宅、買鑽石、名畫,表面是花了大錢,但這些花費其實都是投資,未來增值后還可以換到更多的錢,這樣的花錢反而賺錢。
二十多年來,她觀察有錢人,房子一定是高雅、簡單、清潔,反觀電視上看到財務出現問題的人,家裡一定凌亂,雜物滿屋。
真正有錢人很少是揮霍無度的,多數人花大錢請客戶吃飯,目的是從客戶那裡賺更多的錢,因此有錢人對投資很大方,但對自己的消費卻很節省。所以一定要學習有錢人的習慣,讓自己賺錢容易,花錢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