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郭霽紅:央視最美女導演的電視青春

作者:haomeili  於 2014-11-21 15: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流水日記

關鍵詞:郭霽紅, 電視, 青春

郭霽紅1988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文藝系編導專業。畢業后,她成為班裡唯一被央視選中的畢業生,被分配到中央電視台做助理導演。但她隨後發現這個助理導演和自己在大學里的夢想並不盡相同。當年與她一起畢業的同學,幾年後在地方台都拿起指揮棒開始自己主持節目,而她坦言自己那時曾有過彷徨,甚至用打雜來形容當年的歲月。「我很多同學剛畢業半年就做起30多萬元的大晚會了,我畢業兩三年了還處於助理導演的打雜狀態,那會兒覺得特沒面子。」
這樣的日子過了四五年,郭霽紅剛畢業時的雄心壯志被打磨得沒了稜角。不過她幸運的是,在那個時候,央視一個老導演的一句話點醒了她。「他對我說,央視從來不缺有才華的人。你有才華,別人也有。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在工作最需要的時候,把你的才華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而不是計較平時的點滴得失。」回想起那位老師的話,郭霽紅坦言:「我一直到今天都特別感謝這位老導演,正是他的話,讓我認真思考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含義,也是他的話,讓我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做了四年的助理導演,學到了很多以後我獨立開展工作時必須掌握的東西。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我能一直把握住很多機會的原因,就是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在頓悟了那位老導演的話后,郭霽紅不再抱怨打雜,而是苦練基本功,從攝像到編輯,再從文字到策劃,她像海綿吸水般學習電視編導技術的各個方面知識。而這些都為她將來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這樣的心態,從導演助理做起的郭霽紅,逐步做到副導演、導演、總導演,並參與籌備導演了許多大型的晚會,甚至一路走到春晚,連續四年擔當春節聯歡晚會的副導演。
對於自己走過的「打雜歲月」,郭霽紅如今用一種更加積極的目光來看待,她認為,越是聰明優秀的女孩子,常常容易好高騖遠,總想馬上獲得出頭的機會,但最終會發現自己其實沒有駕馭機會的能力。社會像個大海綿,剛一進去你會被它吸進去,但你要努力站起來,沒有過硬的腿力是不可能站穩的。年輕的時候需要的是知識和耐力,只有從底層做起,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才可以不斷進步。
不過,郭霽紅在導演路上的成才並不完全得益於苦幹,更得益於一些巧幹。郭霽紅在晚會經費上的善於「當家」,更是她能夠成為一個重要導演並成功的「財經」。
在談到如何把握可能的機會,郭霽紅說道:「有的人會識別機會的大小程度,大機會就會抓緊,小機會可能就不屑一顧,而我的原則是,要努力把小機會變成大機會。」她隨後透露,自己的秘訣,其實是一種「省錢經」。
原來,剛剛得到獨立執行欄目的權利時,郭霽紅拿到台里分配的資金往往都只是夠執行一個小節目的數額。但細心的她並不是馬上就匆忙貿然地把資金投入晚會,而是想辦法動用身邊所有的關係,用這筆只夠做個小節目的資金執行了一個中等程度的項目,把晚會做大。
這樣幾次下來以後,領導意外地發現她的工作能力足夠操作一個中等項目,於是就開始撥給她操作中等項目的資金。而郭霽紅往往又能用這些中等項目資金操作了幾次大型項目。終於,出色的組織、策劃能力和應變機會讓她在眾多同事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央電視台四套節目執行大型直播晚會的主力導演和製片人。
至於說起怎麼省錢,郭霽紅還回憶了一個經歷。央視國際頻道開播5周年之際,台里將《跨越星空》慶祝晚會導演的執導棒交給了她。但她透露:「當時台里只給了80萬元經費,但這頂多就是一台小型晚會的預算。於是我就使勁想,怎麼在藝術上做文章,在各個環節省錢。最後完成了一台具有500萬元效果的晚會。」
郭霽紅導演的《中華情》系列節目,不僅讓休斯敦國際電影節的評審團感到很意外,更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最早,他們並不相信這樣大型的文藝晚會是現場直播,認為至少要錄製兩次才能最後剪接。評審最初看到《江城月·中華情》時,除了得知中國有個中央電視台,更被以黃鶴樓作為背景的舞美所震撼。評委們問郭霽紅,「你們造這樣一個樓,舞美得花多少錢啊?」郭霽紅告訴他們,「這是中國很有名的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黃鶴樓』,中國古代就有,他們做的只是在前面搭了一個水池。」這種全方位、全信息,巧妙利用實景演出的晚會也正是郭霽紅開創的「全息山水景觀晚會」。
在廈門的《海峽月·中華情》中,郭霽紅動用了航拍、水上拍攝、陸地跟拍,甚至在電視畫面的呈現上運用了虛擬技術,搭了一座人們嚮往現實中存在的橋。除了在當時廈門的澎湖島國際會展中心設有遙望台灣的主會場,在鼓浪嶼、台灣101大廈下還設有分會場,甚至還有一個會場直接放到了游輪上。節目開始時,游輪從鼓浪嶼起航,等到晚會快結束時,游輪到達主會場。
郭霽紅說,《中華情》系列晚會的成功得益於中國大量的電視晚會觀眾群體。「這些年,中國電視文藝在世界上是非常尖端的,中國晚會的製作量是全世界最大的,」郭霽紅說,「美國的晚會沒有這麼多,他們有頒獎晚會,還有就是在時代廣場的跨年晚會,但是遠遠不如中國的豪華。」
 
相比之下,美國拉斯維加斯的秀和明星的個人演唱會則是中國望塵莫及的。郭霽紅曾多次專門飛到美國看這些演出,有時候,一個明星的演唱會或者一場秀要看三四遍。她曾在自己的一台元旦晚會中借鑒了麥當娜演唱會的立體大屏幕,並做了進一步的改良,讓當時的觀眾耳目一新。
記者問郭霽紅:「在你導演的所有晚會中,會發現水的因素特別多,即使沒有水的地方也要搭設一個水池,這是出於怎樣的想法呢?」郭霽紅說:「用水有三個原因。第一,晚上的水就像是一面鏡子,它把同樣的燈光舞美量,增加了一倍,這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一個就是水波紋可以動,把本來靜止的畫面變成有動感的畫面,非常有韻律,讓人看著心裡很潤。還有就是,中秋晚會時很重要的是要表現月亮,這樣天上一個月亮,水裡一個月亮,兩個月亮就像朋友一樣,會給人一種內心溫暖的感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2: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