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莊子》四人間世5世齋說【二】2019-12-21-19-點場
視頻講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fmc7nojCg&list=PLIIlVXhpt_DzPLLmH4TA3aNZ22ZKXyjnU&index=61&t=910s
相關文案:
主話題:世齋說【二】
解析:人間世之——
(五)、世齋說——(續)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志向,志願;志氣,意志;稱輕重,量長短、多少;記,文字記錄;記號),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符節:古代用作憑證之東西;代表事物之標記,記號;道士所畫之一種圖形或線條,聲稱能驅使鬼神、給人帶來禍福;符合)。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集合,聚集;集市;集子;古代圖書四部分類法,經史子集之第四類;某些篇幅較長之著作或作品中相對獨立之部分;集合)虛。虛者,心齋也。」
即體面悔悟者說:「我不該想要供奉私禮儀式於牌位,那麼冒昧請教修身之方向與方法。」
子君修身者說:「先從克制自身食慾開始,我願意告訴你怎麼去做!懷有自我本我本心去做人,這很容易嗎?那些輕視人品者,縱然有神品之光環也不適合做人。」
體面悔悟者說:「反省自身齊家不濟、修身不力而自定位於效法僧道,思想上約束自己不喝酒不吃葷已堅持幾個月了。像這樣,按其戒律行事可以算作克制慾望嗎?」
子君修身者說:「那是迷信私禮之祭祀於戒欲,不是出於自我本我本心之克己復禮。」
體面悔悟者說:「冒昧請教克己復禮。」
子君修身者說:「你如果能夠專一於秉以客觀公序之公心去稱輕重及量長短、多少於接人待物和為人處事,不依旁側外力而被動接納那些聽憑縱慾或聽從戒欲之言而是用自我本我本心去判斷和治理其獸畜品性,不是任憑主觀思想或接受被意見、被勸告及被管制於私心而是用人之作風習氣所代表之人品其人格、尊嚴和臉面去判斷及約束自身!聽信什麼說法或理念其聽與不聽會停留在身邊人勸誡或慫恿其旁側外力之被動性上面,而有關公心或私心之評判卻最終僅限於有憑有據之因與實實在在之果。人之作風習氣所代表之人品,乃因其思想觀念而行動於對待周遭人與事物。思想體系乃聚集政治思想、方針、政策等方面道理於公禮、公序、公德之公心。公心,便是出於自我本我本心之克己復禮也。」
人生一世,或被齋於迷信或自齋於覺悟。
——(完)